【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发酵前包被益生菌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发酵前包被益生菌制备方法,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微胶囊技术在保护生物活性分子、组织和细胞以对抗不利环境方面具有工人的良好效果。随着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其在包被细胞,尤其是微生物细胞的大批量规模化生产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投入实际生产的发酵前包被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挤压喷雾法和乳化凝胶化法。而挤压喷雾法在用于生产过程中,单个喷头生产效率低下,很难满足规模化的要求。多个喷头,不但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成本和复杂性,而且往往会导致微胶囊的制备过程成膜材料的通路较差,极大影响产品外形(球形度)和得率,且产品粒径不能控制。而且挤压喷雾法在用于包被微生物细胞时,还存在微生物活性损失较大,造成最终产品微生物活性和密度都不高等问题。乳化凝胶化法在某种程度上很好的解决了挤压喷雾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设备复杂,产能低,球型度差,微生物活性损失大等问题,在规模化益生菌发酵前包被领域展露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乳化凝胶化法存在的问题是,微胶囊的粒径很难控制,大小不均一,甚至微胶囊聚团现象严重,导致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发酵前包被益生菌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流控通路及面板发酵罐的装配:在微生物发酵罐中安装微流控通路及面板,微流控通路和面板包括输送泵,流量控制器,可升降主通路,固定分通路等部分;(2)芯材(微生物细胞)和壁材混合液即水相的配制:在微生物发酵系统的补料罐中配制浓度为1.0g/L‑2.0g/L的海藻酸钠溶液,按与所述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1‑1.5的比例称取CaCO3,加入至补料罐中,混合均匀,灭菌,然后冷却至35℃‑38℃,加入对数生长末期的微生物种子液,至微生物密度为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发酵前包被益生菌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流控通路及面板发酵罐的装配:在微生物发酵罐中安装微流控通路及面板,微流控通路和面板包括输送泵,流量控制器,可升降主通路,固定分通路等部分;(2)芯材(微生物细胞)和壁材混合液即水相的配制:在微生物发酵系统的补料罐中配制浓度为1.0g/L-2.0g/L的海藻酸钠溶液,按与所述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1-1.5的比例称取CaCO3,加入至补料罐中,混合均匀,灭菌,然后冷却至35℃-38℃,加入对数生长末期的微生物种子液,至微生物密度为1×106-5×106cfu/ml,充分混匀作为水相;(3)油相混合液的配制:向液体石蜡中加入司盘80,所述司盘80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1%-0.3%,然后按冰醋酸与油相体积比为1∶5000-6000的比例加入冰醋酸作为油相,按照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为1∶3-5的比例将油相挤压通过0.22μm的过滤膜加入到发酵罐中;(4)微胶囊的制备:将主通路降至发酵罐中油相液面以下,通过输送泵将水相经主通路和分通路输送至油相之中,油相维持600~8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