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38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解决了现有的工件多是采用手动进行去毛刺倒角,操作效率低,还容易受伤的缺陷,包括直柄,直柄的尾端为与数控设备相插接的连接端,直柄的前端设置有轴向的开槽,开槽将直柄前端分为两弹性体,其中一弹性体的外周上设置有径向凸起的倒角部,倒角部沿轴向形成倒角前刃和倒角后刃。直柄前端轴向开槽,使得直柄前端可以收拢,收拢后能穿过金属件上的孔,倒角部的倒角前刃对工件上孔的上端部位进行去毛刺及倒角,穿过孔后,利用倒角后刃对孔的下端部位进行去毛刺及倒角,一次完成孔的两端去毛刺及倒角加工,操作方便,倒角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工作连续性。

A two-way chamfering knife used in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wo-way chamfering cutter using a CNC equipment, solv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ork is the use of manual deburring, chamfering, low operation efficiency, the defect is also vulnerable to injuries, including straight shank, shank end for connecting end is spliced with the CNC equipment, the front straight shank slot is arranged the axial slot, straight shank front end is divided into elastic bodies, with radial convex chamfer set a peripheral elastic body, forming the front edge and the chamfer chamfer chamfer edg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Straight handle axial slots, the straight shank end can be folded, the folded through metal holes on the front edge of the corner chamfer hole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workpiece deburring and chamfering, through the hole, for deburring and chamfering edge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hole chamfering after completion of hole the ends of a deburring and chamfering,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efficiency work with chamfer, good continu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
本技术属于机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械零件,多是金属制件,这些金属制件成为零部件,一般都会经过机加工。机加工包括钻孔,金属件经过钻孔,会在孔的端部位置形成毛刺,为了安全起见,需要将毛刺去除,一般去毛刺都是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用刀件在孔的端部位置转一圈。但是这种方式效率比较低,容易遗漏,甚至还会出现受伤的情况。有些金属件钻孔后需要对孔的端部进行倒角,方便连接,现有的倒角多是采用倒角刀,通过倒角刀对孔的端部切削,去除毛刺后还能形成倒角。但是,现有的倒角刀多只能对孔的一端进行倒角,如果需要对孔的另一端进行倒角,则需要转换工件,或者转换倒角刀,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重新装夹,操作比较麻烦。工作联系性较差。而且有些工件不能翻转,即使翻转后也无法正常倒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工件多是采用手动进行去毛刺倒角,操作效率低,还容易受伤的缺陷,提供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可以在数控设备上使用,提高加工效率,根据设定的程序,不容易遗漏,也不会出现受伤的情况。本技术还解决了现有的工件多是采用倒角刀进行倒角,但是只能对孔的一端进行倒角,需要转换后才能对孔的另一端进行倒角,操作比较麻烦,工作连续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具有双向的倒角功能,一次倒角方向能完成孔两端的倒角,操作方便,倒角效率高,工作连续性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包括直柄,直柄的尾端为与数控设备相插接的连接端,直柄的前端设置有轴向的开槽,开槽将直柄前端分为两弹性体,其中一弹性体的外周上设置有径向凸起的倒角部,倒角部沿轴向形成倒角前刃和倒角后刃。直柄前端轴向开槽,使得直柄前端可以收拢,收拢后能穿过金属件上的孔,倒角部的倒角前刃对工件上孔的上端部位进行去毛刺及倒角,穿过孔后,利用倒角后刃对孔的下端部位进行去毛刺及倒角,从而一次加工方向上完成孔的两端去毛刺及倒角加工,操作方便,倒角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工作连续性;直柄尾端的连接端用于与数控设备相连,便于在数控设备上使用,钻孔后,直接换成倒角刀进行倒角,根据程序设定不会遗漏,也不会造成受伤。进一步,开槽为带锥角的直槽,直槽相对直柄径向开通,直槽在直柄端部位置的宽大最大。进一步,直柄前端弹性体的端部为圆头。进一步,倒角部与所在弹性体端部之间具有一段距离,弹性体在该距离所在的位置形成插入导向部。进一步,倒角部具有梯形状的前刀面,梯形状前刀面的两腰分别为倒角前刃和倒角后刃,并在倒角部前后侧形成前刃后刀面和后刃后刀面。进一步,倒角部的梯形的顶面为周刃,对应周刃的为周刃后刀面,周刃共用同一前刀面。进一步,直柄的连接端设置有平行的夹持面,两夹持面在直柄尾端形成内凹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直柄前端轴向开槽,使得直柄前端可以收拢,收拢后能穿过金属件上的孔,倒角部的倒角前刃对工件上孔的上端部位进行去毛刺及倒角,穿过孔后,利用倒角后刃对孔的下端部位进行去毛刺及倒角,从而一次加工方向上完成孔的两端去毛刺及倒角加工,操作方便,倒角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工作连续性;直柄尾端的连接端用于与数控设备相连,便于在数控设备上使用,钻孔后,直接换成倒角刀进行倒角,根据程序设定不会遗漏,也不会造成受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轴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加工流程示意图;图中:1、连接端,2、直柄,3、直槽,4、后刃后刀面,5、倒角后刃,6、周刃,7、倒角前刃,8、前刃后刀面,9、前刀面,10、工件上端面,11、孔,12、工件下端面,13、上端倒角,14、下端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参见图1图3),包括直柄2,直柄的尾端为与数控设备相插接的连接端1,直柄的连接端设置有平行的夹持面,两夹持面在直柄尾端形成内凹状。直柄的前端设置有轴向的开槽,开槽为带锥角的直槽3,直槽的底部为弧形状,直槽相对直柄径向开通,直槽在直柄端部位置的宽大最大。直槽将直柄前端分为两弹性体,直柄前端弹性体的端部为圆头。其中一弹性体的外周上设置有径向凸起的倒角部,倒角部与所在弹性体端部之间具有一段距离,弹性体在该距离所在的位置形成插入导向部。倒角部具有梯形状的前刀面9,前刀面与直柄的轴线相平行,梯形状前刀面的两腰分别为倒角前刃7和倒角后刃5,并在倒角部前后侧形成前刃后刀面8和后刃后刀面4。倒角部的梯形的顶面为周刃,对应周刃的为周刃后刀面,周刃共用同一前刀面。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柄,直柄的尾端为与数控设备相插接的连接端,直柄的前端设置有轴向的开槽,开槽将直柄前端分为两弹性体,其中一弹性体的外周上设置有径向凸起的倒角部,倒角部沿轴向形成倒角前刃和倒角后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柄,直柄的尾端为与数控设备相插接的连接端,直柄的前端设置有轴向的开槽,开槽将直柄前端分为两弹性体,其中一弹性体的外周上设置有径向凸起的倒角部,倒角部沿轴向形成倒角前刃和倒角后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开槽为带锥角的直槽,直槽相对直柄径向开通,直槽在直柄端部位置的宽大最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其特征在于直柄前端弹性体的端部为圆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设备上使用的双向倒角刀,其特征在于倒角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水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杭刃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