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30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的丝锥外圆磨制的过程上下料均采用人工的方式,设计了一套基于磨床的围绕磨床设置的自动上下料装置,配合自动磨床,使得丝锥外圆磨制的过程变成自动化。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包括:步进式棒料上料装置,输送出口对准棒料传递装置,输送出口中轴线与棒料传递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棒料传递装置,将丝锥棒料输送至贴近磨床处并等待抓取;抓取式上料装置,设置在棒料传递装置上侧机架上,工作端与棒料传递装置输送轴线相同;磨床,正面与棒料传递装置相邻,在磨床磨轮与棒料传递装置之间设置有下料传送装置,背面设置有下料推杆装置,在磨床的两个磨轮之间设置有承台;下料传送装置,设置高度低于棒料传递装置的水平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丝锥加工工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


技术介绍

1、丝锥生产前后约有20余道工序,主要有材料的粗加工,热处理,和精加工三大部分。每一工序都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尤其是精加工的丝锥生产设备是除材料外影响丝锥质量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之一。用于精加工的丝锥生产设备都是磨床,不仅是因为磨削的加工精度高,更主要的原因是经热处理后的工具钢硬度很高,只能用磨床加工。这些丝锥生产设备主要有丝锥方尾磨,丝锥外圆磨,丝锥沟槽磨,和丝锥螺纹磨等。传统的丝锥磨外圆采用人工对无心磨床上料,手动摇动无心磨床的磨轮对合并对丝锥棒料进行加工,这样相对操作危险且效率低,为了增加生产效率,仅仅把无心磨床从手动替换为自动还不行,还需要对无心磨床的上料下料进行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针对现有的丝锥外圆磨制的过程上下料均采用人工的方式,设计了一套基于磨床的围绕磨床设置的自动上下料装置,配合自动磨床,使得丝锥外圆磨制的过程变成自动化。

2、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包括:

3、步进式棒料上料装置,用于将丝锥棒料步进式输送给棒料传递装置,输送出口对准棒料传递装置,输送出口中轴线与棒料传递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

4、棒料传递装置,将丝锥棒料输送至贴近磨床处并等待抓取;

5、抓取式上料装置,设置在棒料传递装置上侧机架上,工作端与棒料传递装置输送轴线相同,用于将棒料传递装置上的丝锥棒料抓取并送入磨床;

6、磨床,正面与棒料传递装置相邻,在磨床磨轮与棒料传递装置之间设置有下料传送装置,背面设置有下料推杆装置,在磨床的两个磨轮之间设置有承台;

7、下料传送装置,设置高度低于棒料传递装置的水平高度,用于将打磨完的丝锥棒料输送并转移。

8、本技术的装置工作流程如下:采用其他装置或者人工往步进式棒料上料装置的静止托台上进行码放丝锥棒料,由伺服电机驱动摆臂使得周转托台的运动轨迹成圆形,且圆形轨迹与静止托台的两个相邻辊槽的圆心重叠,这样当周转托台运转时能够将物料级进。当物料从下料挡板上滑落,会落入喇叭口槽,并在传送带的带动下顺着传送带往前输送,直到撞到阻挡块,此时丝锥棒料等待被抓取。

9、抓取式上料装置工作时首先抓取装置的伸缩气缸驱动夹爪气缸往下位移,然后夹爪气缸驱动抓指上连接的夹爪透过阻挡块上的槽/口,抓取丝锥棒料,接着抓取装置的伸缩气缸复位,同时导轨被驱动往前伸出,到位后,抓取装置的伸缩气缸驱动夹爪气缸往下位移,爪气缸驱动抓指将丝锥棒料放在承台上,整个抓取式上料装置复位。

10、磨床开始工作,直到预设的加工时间完毕,由下料推杆装置的工作杆从后侧往抓取式上料装置所在方向顶动,使加工好的丝锥棒料掉入下料导槽,顺着下料导槽掉入下料传送带完成下料。

11、作为优选,步进式棒料上料装置,包括:

12、静止托台,包括两块顶部等间距设置辊槽的板体,板体与机体固定连接;

13、周转托台,设置在静止托台的两块板体之间,呈u形,顶边等间距设置辊槽,且辊槽间距与静止托台的辊槽间距相同,

14、摆臂,第一端与机架铰接,第二端与周转托台铰接,摆臂驱动周转托台呈圆形运动;

15、伺服电机,与摆臂传动连接,用于为摆臂提供动力;

16、外侧挡板,设置在静止托台外侧,共两块对称设置,顶部为喇叭口,间距与丝锥棒料宽度相匹配;

17、下料挡板,与水平面呈45°角,设置的高度与静止托台匹配,并且与外侧挡板固定,同时下料挡板设置在棒料传递装置上侧,使板料从下料挡板滑落时落入棒料传递装置内。

18、步进式棒料输送装置是一种常见的上料结构,通过摆臂旋转使得周转托台将静止托台的第一格辊槽的板料在第二格辊槽停止,并且在第二轴转时以此类推至第三格,直到最后从下料挡板滑落至棒料传递装置的喇叭口槽内。

19、作为优选,棒料传递装置包括:

20、喇叭口槽,由两块挡板构成,且顶部开口为喇叭口,槽底为传送带的带面,挡板与机架固定连接;

21、传送带,设置在喇叭口槽的底面的机架中,一端转轴连接传送带驱动电机,另一端转轴设置在机架上;

22、传送带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传送带转动,固定在机架上;

23、阻挡块,设置在传送带输送方向的喇叭口槽端部,并且在阻挡块顶面设置有工作槽,工作槽的中轴线与传送带输送方向垂直。

24、喇叭口槽的底部间距与棒料所匹配,单条挡板分为底板和竖板两部分,由一块板料折成,底板和竖板的夹角在30°-50°之间,其中接近步进式棒料上料装置除的夹角度数小,便于接放棒料。

25、作为优选,抓取式上料装置包括:

26、固定在机架上的滑块,滑块上设置有导轨,导轨的第一端设置有抓取装置,且第一端与磨床相邻;

27、导轨的下侧设置有伸缩气缸,气缸的伸缩端与导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28、抓取装置用于从棒料传递装置的出口端抓取丝锥棒料。

29、作为优选,抓取装置包括:伸缩端垂直向下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侧边与导轨第一端固定连接;

30、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上设置有夹爪气缸;

31、夹爪气缸的臂上固定有夹爪,夹爪的工作面上设置有圆弧槽与丝锥棒料配合。

32、作为优选,下料推杆装置,包括:定位板,在定位板上设置有矩形孔,下方固定有伸缩气缸;

33、工作杆,穿过矩形孔插入磨床内,工作杆的宽度小于丝锥棒料直径,设置高度大于承台;

34、下料推杆装置的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上设置有夹块,图3中给出了此气缸的伸缩杆,夹块夹住工作杆,使伸缩气缸驱动工作杆;

35、定位板侧面设置有向下的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夹块配合判断触发情况。

36、其中工作杆的宽度可以是阶梯式的,为了增加整体强度,在后侧的工作杆宽度可以大于丝锥棒料直径,仅在水平位置在磨床磨轮之间的工作杆需要小于丝锥棒料直径,这样能够避免工作杆被打磨或者工作杆卡在磨轮之间。

37、作为优选,下料传送装置,包括:下料导槽和下料传送带;

38、下料传送带的带面使用了网格带面;

39、下料导槽的轴线与棒料传递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与下料传送带的输送方向垂直。

40、网格带面可以有效的在传送的过程中过滤掉棒料上的润滑液,并且增加传送带的整体摩擦力。

41、作为优选,磨床使用的是无心磨床。

4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磨床的两侧设置装置在符合人工操作前提下使得生产丝锥磨外圆的工序得以自动化,并且采用抓取式上料的方式使得上料位置更加精准,避免了错误上料导致丝锥棒料过度磨制的问题。合理的安排冗余使得装置的上料条件不那么紧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步进式棒料上料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棒料传递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抓取式上料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抓取装置包括:伸缩端垂直向下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侧边与导轨第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推杆装置,包括:定位板,在定位板上设置有矩形孔,下方固定有伸缩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传送装置,包括:下料导槽和下料传送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磨床使用的是无心磨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步进式棒料上料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棒料传递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抓取式上料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丝锥磨外圆装置,其特征在于,抓取装置包括: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水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杭刃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