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中高炉布料装置,特别是对溜槽式布料器的改进设计。为适应密封状态下的尽可能均匀的布料,70年代普遍采用的锥形料钟的布料器。它和上、下密封箱的配合,实现密封下的操作,经过改进布料器采取双料钟技术,使矿石和焦炭在炉内分布的起伏幅度明显降低。然而其均匀程度却有很大的差距。70年代后卢森堡P·W公司专利技术溜槽式的布料器取代了料钟,俗称无料钟布料器。其全称应是“溜槽式双阀箱炉顶”。溜槽式布料器的核心构思是一个设在炉顶上部空间的一个倾斜角度可在0~90°(称为α角)之间可调的料流溜槽,它在倾角连续调节的同时绕竖直轴做旋转(称β角旋转),这样随料流面沿溜槽而下在炉内形成均匀平面料层,从而大大提高了高炉的焦铁比和产铁量,其与有料钟相比形成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初期的溜槽式布料器中α角与β角传机构采用的行星型差速机构,结构相当庞杂,而且设计加工十分困难,造价十分昂贵,操作、维护也极为困难,推广普及到中小型炉子根本不可能。P·W技术经保尔·沃特公司的多次改进其α角的传动机构。在1999~2000年所申请的α角驱动机构中实际上已经承认了我国僧全松的申请专利( ...
【技术保护点】
高炉炉顶溜槽式布料装置,结构中包括与炉顶连接的下钢圈(1)和与下阀箱连接的上钢圈(3),喉管总成(4),设置在上顶盖(3)上的驱动机构,设置在上顶盖(3)和下钢圈(1)之间的气密箱体(5)和水冷盘装置(2),设在喉管总成下方的溜槽总成(6)以及与其相连动的α角驱动机构和β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α角传动机构是由同步机构驱动下的旋向相反的两个驱动轴(15,16)和由其驱动的四组对称曲柄连杆装置组成,四组对称的曲柄连杆对称绞接定位在可上下移动的下支撑大轴承(9)外套的外托圈(13)上,并借助轴承(9)的内套上定位绞接的异型连杆(11)、曲柄(12)与溜槽托板(6A)的对称旋转半轴(6D)形成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