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超导材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0812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及用于制备高温超导材料的方法,高温超导材料为钇、铝、镍、锂、锌、钡和硼构成;制备方法,包括:1)配置硝酸盐混合溶液;2)在硝酸盐混合溶液中加入柠檬酸;3)对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浓缩至凝胶完全燃烧,形成粉料;4)将粉体研磨均匀;5)将研磨后的粉体放入高温炉中煅烧,待冷却至室温;6)光刻胶去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软化工艺;干法去胶工艺;湿法去胶工艺;取出,即得到超导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煅烧法进行制备,从而形成均一质地的超导材料,解决现有超导材料临界温度低的弊端,制备出一种具有较高的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其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具有超导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超导材料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超导材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超导材料,是指具有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现已发现有28种元素和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为超导体。使超导材料的超导态破坏而转变到正常态所需的磁场强度,以Hc表示。Hc与温度T的关系为Hc=H0[1-(T/Tc)2],式中H0为0K时的临界磁场。5)临界电流和临界电流密度: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c与其同位素质量M有关。M越大,Tc越低,这称为同位素效应。例如,原子量为199.55的汞同位素,它的Tc是4.18K,而原子量为203.4的汞同位素,Tc为4.146K。通过超导材料的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也会使超导态破坏而转变为正常态,以Ic表示。Ic一般随温度和外磁场的增加而减少。单位截面积所承载的Ic称为临界电流密度,以Jc表示。超导材料的这些参量限定了应用材料的条件,因而寻找高参量的新型超导材料成了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以Tc为例,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H.开默林-昂内斯发现超导电性(Hg,Tc=4.2K)起,直到1986年以前,人们发现的最高的Tc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温超导材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超导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按照钇、铝、镍、锂、锌、钡和硼的物质的量比配置硝酸盐混合溶液;S2,在硝酸盐混合溶液中加入柠檬酸,柠檬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0.45mol/L,调节pH为中性;S3,对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浓缩至凝胶完全燃烧,形成粉料;S4,将粉体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均匀;S5,将研磨后的粉体放入高温炉中煅烧,温度1200‑1400℃,压力3.8‑6.4Gpa,时间1.5‑3h,煅烧结束后待冷却至室温;S6,光刻胶去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软化工艺,利用去离子水对光刻胶表面的硬质层进行快速冲洗,所述去离子水的温度为55℃‑65℃;干法去胶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超导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按照钇、铝、镍、锂、锌、钡和硼的物质的量比配置硝酸盐混合溶液;S2,在硝酸盐混合溶液中加入柠檬酸,柠檬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0.45mol/L,调节pH为中性;S3,对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浓缩至凝胶完全燃烧,形成粉料;S4,将粉体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均匀;S5,将研磨后的粉体放入高温炉中煅烧,温度1200-1400℃,压力3.8-6.4Gpa,时间1.5-3h,煅烧结束后待冷却至室温;S6,光刻胶去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软化工艺,利用去离子水对光刻胶表面的硬质层进行快速冲洗,所述去离子水的温度为55℃-65℃;干法去胶工艺,利用等离子体对光刻胶进行轰击,以去除软化之后的硬质层和部分光刻胶;湿法去胶工艺,利用清洗液去除剩余光刻胶;取出,即得到超导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温超导材料的生产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塔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