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29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下牵引机构,所述下牵引机构正上方设有上牵引机构,所述上牵引机构和下牵引机构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上牵引机构和下牵引机构的端部均设有调节张紧装置,所述上牵引机构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下牵引机构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上牵引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提升机构,所述上牵引机构的另一侧连接有前侧板,所述下牵引机构的两侧均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支撑侧板、前侧板、侧板上设有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快捷更换皮带、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A single side support tr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nilateral support traction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wherein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raction mechanism, just above the trac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under the traction mechanism, working sp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t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traction mechanism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traction mechanism, the traction mechanism and are provided with adjustable tensioning device, a first motor arranged on a traction mechanism, a t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second motor on one side of the tract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tract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other side of a front side plate, both sides of traction the agencies are connected with a side plate, the side plat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connecting frame, the supporting plate, front plate and the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asily and quickly replace the belt, simplify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
本技术涉及管道牵引机
,具体为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
技术介绍
牵引机用于在管道型材挤出的过程中对管道型材进行导向和牵引,可减少型材在挤出过程中发生弯曲和扭曲现象,提高成品合格率;目前,塑料管道行业飞速发展,牵引机的技术也日新月异,牵引的速度也要求越来越高,这对皮带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但是不能否认皮带还是易损件,在生产过程中皮带容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而传统的牵引机更换履带要求将履带侧板拆除,才能更换皮带,操作过程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更换皮带方便快捷,简化操作流程,节省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牵引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快捷更换皮带、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单边支撑牵引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下牵引机构,所述下牵引机构正上方设有上牵引机构,所述上牵引机构和下牵引机构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上牵引机构和下牵引机构的端部均设有调节张紧装置,所述上牵引机构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下牵引机构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上牵引机构的一侧连接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提升机构,所述上牵引机构的另一侧连接有前侧板,所述下牵引机构的两侧均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支撑侧板、前侧板、侧板上设有调节装置。进一步地:所述上牵引机构包括上履带、第一主动轮、及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套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上履带套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所述上履带上套装有上皮带。进一步地:所述下牵引机构包括下履带、第二主动轮、及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套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下履带套装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所述下履带上套装有下皮带。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气缸和导轨,所述气缸通过耳板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上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支撑侧板的端部与所述滑块一侧连接,所述滑块另一侧连接有后侧板,且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前侧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间距为80-150mm。进一步地:所述上牵引机构和前侧板的重量总和为a,所述第一电机的重量为b,a=b。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为伺服电机。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丝杆、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与所述前侧板连接,所述下固定块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调节丝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两端设有相互对称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均与所述工作空间在同一平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上牵引机构一侧连接有支撑侧板,支撑侧板两端连接提升机构,使用支撑侧板单边支撑上牵引机构;上牵引机构另一侧连接前侧板,且上牵引机构与前侧板的重量总和与第一电机的重量相当,使重心落在支撑侧板上,保持整个上牵引机构的平衡;上牵引机构另一侧的前侧板和设置在滑块上的后侧板之间存在间距,更换皮带时不用拆卸前侧板或后侧板,操作流程简单,便于拆卸、更换皮带,且能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前侧板或侧板无法重新安装回去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机架、11进料口、12出料口、2上牵引机构、21上履带、22上皮带、3下牵引机构、31下履带、32下皮带、4调节张紧装置、5提升机构、51气缸、52导轨、53耳板、54活塞杆、55滑块、61支撑侧板、62前侧板、63侧板、64连接件、65后侧板、71第一电机、72第二电机、8调节装置、81调节丝杆、82上固定块、83下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下牵引机构3,下牵引机构3正上方设有上牵引机构2,上牵引机构2和下牵引机构3之间形成工作空间,上牵引机构2和下牵引机构3的端部均设有调节张紧装置4,上牵引机构2上设有第一电机71,下牵引机构3上设有第二电机72,上牵引机构2的一侧连接有支撑侧板61,支撑侧板6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提升机构5,上牵引机构2的另一侧连接有前侧板62,下牵引机构3的两侧均连接有侧板63,侧板63通过连接件64与机架1连接,支撑侧板61、前侧板62、侧板63上设有调节装置8,用支撑侧板61支撑整个上牵引机构2,实现单边支撑。机架1上设有相同的两组牵引机构,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上牵引机构2包括上履带21、第一主动轮、及与第一主动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从动轮,第一主动轮套接在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上,上履带21套装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上履带21上套装有上皮带22。下牵引机构3包括下履带31、第二主动轮、及与第二主动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二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套接在第二电机72的输出轴上,下履带31套装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下履带31上套装有下皮带32。提升机构5包括气缸51和导轨52,气缸51通过耳板(53)与机架1连接,导轨52设置在机架1上,气缸51上设有活塞杆54,活塞杆54下端连接有滑块55,滑块55在导轨52上滑动,支撑侧板61的端部与滑块55一侧连接,滑块55另一侧连接有后侧板65,且后侧板65与前侧板62之间留有间距,间距为80-150mm,在本实施例中,后侧板65与前侧板62之间的间距为100mm,在更换皮带时,活塞杆54往上运动,推动滑块55沿着导轨52往上滑动,连接在滑块55一侧的支撑侧板61带动上牵引机构2上升,拆卸调节丝杆81,即可更换上皮带22,在此间距范围内,可以轻松地将上皮带22从第一电机71一端取出,且能够在三分钟内完成皮带的更换;因传统的是两边侧板夹紧导向部分,更换皮带时需要拆卸侧板才能更换皮带,而本实施例中前侧板62与后侧板65之间存在间距,更换皮带时可免除拆卸前侧板62或后侧板65,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上牵引机构2和前侧板62的重量总和为a,第一电机71的重量为b,a=b,上牵引机构2和前侧板62的重量总和与第一电机71的重量相当,使重心落在支撑侧板61上,从而保持整个上牵引机构2的平衡性。第一电机71和第二电机72为伺服电机,第一电机71和第二电机72的型号为40A2A01030-SCO。调节装置8包括调节丝杆81、上固定块82和下固定块83,上固定块82与前侧板62连接,下固定块83与侧板63连接,调节丝杆81两端分别与上固定块82和下固定块83活动连接。机架1两端设有相互对称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均与工作空间在同一平面上。工作原理:管材从进料口11进入由上牵引机构2和下牵引机构3构成的工作空间,且管材位于下皮带32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下牵引机构(3),所述下牵引机构(3)正上方设有上牵引机构(2),所述上牵引机构(2)和下牵引机构(3)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上牵引机构(2)和下牵引机构(3)的端部均设有调节张紧装置(4),所述上牵引机构(2)上设有第一电机(71),所述下牵引机构(3)上设有第二电机(7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牵引机构(2)的一侧连接有支撑侧板(61),所述支撑侧板(6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提升机构(5),所述上牵引机构(2)的另一侧连接有前侧板(62),所述下牵引机构(3)的两侧均连接有侧板(63),所述侧板(63)通过连接件(64)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支撑侧板(61)、前侧板(62)、侧板(63)上设有调节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下牵引机构(3),所述下牵引机构(3)正上方设有上牵引机构(2),所述上牵引机构(2)和下牵引机构(3)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上牵引机构(2)和下牵引机构(3)的端部均设有调节张紧装置(4),所述上牵引机构(2)上设有第一电机(71),所述下牵引机构(3)上设有第二电机(7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牵引机构(2)的一侧连接有支撑侧板(61),所述支撑侧板(6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提升机构(5),所述上牵引机构(2)的另一侧连接有前侧板(62),所述下牵引机构(3)的两侧均连接有侧板(63),所述侧板(63)通过连接件(64)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支撑侧板(61)、前侧板(62)、侧板(63)上设有调节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牵引机构(2)包括上履带(21)、第一主动轮、及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套接在所述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上,所述上履带(21)套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所述上履带(21)上套装有上皮带(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边支撑牵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牵引机构(3)包括下履带(31)、第二主动轮、及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套接在所述第二电机(72)的输出轴上,所述下履带(31)套装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所述下履带(31)上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照杨沛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利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