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斌专利>正文

固定炉排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11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垃圾焚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炉排焚烧炉。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主燃烧室及固定炉排,固定炉排板面倾斜布置,其高端处构成物料输入端,低端处构成物料焚烧后灰渣的灰渣出口端,灰渣出口端连通排灰组件;主燃烧室下方布置热风室,热风供给路径贯穿固定炉排布置,固定炉排焚烧炉还包括顶杆以及动力部,顶杆的最大升程贯穿固定炉排上的物料层;顶杆组件还包括具备预设长度的轴套,轴套的一端沿顶杆动作方向贯穿并固接于固定炉排处,且轴套与顶杆间存有供风通行的通风间隙,轴套另一端连通外部环境和/或风冷室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物料焚烧效率高,组件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寿命亦可得到有效提升。

Fixed grate inci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炉排焚烧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焚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优良风循环能力、高使用寿命和低维护频率的固定炉排焚烧炉。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崛起,我国已经步入城市生活垃圾高产国的行列。据统计,1990年中国城市垃圾的总产量为6900万t,其中上海全市垃圾产量为270万t(每天约7500t),居全国首位。至2014年,全国垃圾的历年堆存量已达60多亿t,侵占土地面积多达5亿m2(合75万亩)。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200多座已为垃圾山所包围。上海市区1260km2范围内有50m2以上的垃圾堆近2000个,占地面积约7900亩。垃圾的长期露天堆放对大气环境、地下水和土壤等已经造成了明显的威胁和危害。因此,大力发展我国城市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和设备的开发应用势在必行。目前垃圾焚烧技术中,固定炉排式焚烧炉是其中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垃圾焚烧设备,其结构在如公告号为CN102226526A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垃圾焚烧炉”等专利文本中均有所描述。传统固定炉排式焚烧炉,其一方面在追逐着更为高效的垃圾焚烧方式,另一方面技术却又常年不得进步。目前使用较为频繁的固定炉排焚烧炉包括采用推杆的逆推或顺推式焚烧炉,还有就是采用搅拌叶轮的搅拌式焚烧炉。现有的逆推或顺推式焚烧炉,其推杆仅仅起到推动物料行进的作用。而由于垃圾中普遍存在的塑料袋等塑形物料,经过高温焚烧呈未燃尽状态时,甚至因水分不均衡而导致物料压结时,都往往会形成厚厚的“壳”状物料层。实践表明,仅仅在“壳”层底部搓揉推动的推杆,完全起不到将由下而上的风力贯通吹拂的功能。风力只能沿“壳”层两侧的与炉壁间的缝隙吹动,其焚烧效率自然极差。而搅拌叶轮等搅拌式的固定炉排焚烧炉,都为在传统固定炉排的排面上开设孔路,从而提供上述辅助搅拌设备的叶片以翻滚的活动通道,其想法固然较好。但是,实际使用过程表明,在主燃烧室内部850℃以上的高恒温的直接灼烧下,任何进入主燃烧室内的金属部件,由于其自身的物理特性作用,必然存在“软化”和“热胀冷缩”问题。一方面,搅拌叶轮的薄薄的叶片经过高温灼烧软化,在其转动过程中一旦撞击到垃圾中的砖头等硬物,马上就会出现凹陷甚至叶片弯折现象,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叶片弯曲扭坏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考虑到避免过大的未燃尽物料沿固定炉排的预留间隙落入主燃烧室外,固定炉排上直接布置的供搅拌叶轮动作的预留间隙与搅拌叶轮的叶片间距往往极小。在热胀冷缩作用下,搅拌叶轮的叶片在由下而上的沿固定炉排的预留间隙翻出固定炉排后,被高温整个的烧透并膨胀,并在下翻至固定炉排以下后,继续在热风室被继续加热并持续增温。在下次叶片翻转经过固定炉排的间隙时,常常发生叶片热胀过宽而“卡”在上述间隙中的状况,致使本因常年焚烧不断的焚烧炉不得不频繁的停机维护,从而给焚烧厂家的实际生产利益带来巨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固定炉排焚烧炉,其物料焚烧效率高,组件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寿命亦可得到有效提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固定炉排焚烧炉,至少包括位于炉体内的主燃烧室以及设置于主燃烧室内的用于输送和焚烧物料的固定炉排,所述固定炉排的焚烧工作面呈板面倾斜布置,其高端处构成物料输入端,低端处构成物料焚烧后灰渣的灰渣出口端,灰渣出口端连通排灰组件;主燃烧室下方布置连通外部送风组件的热风室,热风供给路径贯穿固定炉排布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炉排焚烧炉还包括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杆以及位于顶杆底端的提供其顶升动力的动力部,顶杆的最大升程贯穿固定炉排上的物料层;顶杆组件还包括套设于顶杆上并与之构成套接滑动配合的具备预设长度的轴套,所述轴套的一端沿顶杆动作方向贯穿并固接于固定炉排处,且轴套与顶杆间存有供风通行的通风间隙,轴套另一端连通外部环境和/或风冷室布置。所述热风室布置于主燃烧室下方处;所述通风间隙连通主燃烧室,轴套沿固定炉排处铅垂向下顺延,并贯穿构成热风室的炉体底端面以连通外部环境;所述顶杆上的位于外部环境处的杆身上固接有用于提升顶杆下落效率的加重块。固定炉排上贯穿其排体开设连通热风室与主燃烧室的通风孔;固定炉排呈板面倾斜布置的长方板体状结构,在固定炉排的物料输送方向上,固定炉排的排体处间隔均匀凹设多个长度方向垂直上述物料输送方向的横向台阶段;所述顶杆为轴线铅垂布置的多个且沿横向台阶段延伸方向依次均布,以上述沿横向台阶段均布一行的顶杆为一组横向顶杆单元,所述横向顶杆单元为多组且呈纵向均布的沿固定炉排的物料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所述通风孔水平向布置于固定炉排上的各横向台阶段处的铅垂壁处;各轴套的上端与固定炉排上的相应横向台阶段的水平台阶面间固接且轴套的该端面与上述水平台阶面间彼此平齐布置。各横向台阶段处的顶杆顶端面的最低下降高度连线与固定炉排的倾斜面同面布置。所述加重块为配重梁,每个加重块对应一组横向顶杆单元,加重块沿横向台阶段长度方向延伸并依次固接于各组横向顶杆单元的顶杆杆身处;所述各顶杆的顶升方式为沿顶杆的纵向布置方向依次动作。所述加重块为配重梁,每个加重块沿顶杆的纵向排列方向依次连接相应顶杆布置;所述各顶杆的顶升方式为沿顶杆的横向排列方向依次动作。构成顶杆行进动力的动力部为液压缸,各行横向顶杆单元的动力部的布置方向平行固定炉排的焚烧工作面。固定炉排焚烧炉包括进料料仓,所述进料料仓的出料口处布置限制物料排出量的入料辊,所述入料辊沿轴线水平布置,入料辊的辊面与进料料仓的底面间所成间隙构成前述固定炉排的物料输入端。所述排灰组件包括外形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布置的排灰斗,所述排灰斗的上部大口径端衔接固定炉排的灰渣出口端,其下部小口径端连通外部输送带的进料端;外部输送带的输送面上方处还布置用于喷水冷却的水喷头,所述排灰组件还包括用于收集外部输送带上的炉渣喷水后散逸蒸汽的排渣冷却室,所述排渣冷却室罩设于外部输送带的蒸汽散逸区域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杜绝了传统的搅拨叶轮式乃至顺推和逆推式焚烧炉所导致的诸多缺陷,从顶杆自身的设计结构入手,使其具备受热后的自降温功能,以避免顶杆持续增温而导致的后续持续热胀直至烧软卡死等状况发生。通过上述结构,一方面,顶杆需要能够沿其长度方向动作并直接贯穿物料层,从而实现对于固定炉排焚烧面上的“壳”状物料层的钉穿打通作用。结合由下而上灌入的热风,进而使风力经由热风室-固定炉排-“壳”状物料层上钉穿的孔,直至达到主燃烧室炉腔,从而进行助燃,最终确保了整个主燃烧室的无阻碍的循环供风需求。由于顶杆为杆体,且自身作的是顶升动作,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了顶杆的顶升阻力和降低与固定炉排上通行孔间的接触面积,其能够以更小的动力来达到巨大的顶升力要求,破“壳”能力显然更强,也就更能够提升顶杆穿透物料层的效率。另一方面,以轴套形成顶杆动作的通道,同时也构成限制顶杆动作方向的限位组件。轴套与顶杆的间隙构成了风冷的通道,而轴套长度的长短,则决定了顶杆上段冷却段的冷却效率。实践表明,顶杆每次回程并经过与轴套的间隙而被风冷后,再顶升至主燃烧室时,主燃烧室的热量不可能马上烧透已冷却后的顶杆。此时顶杆上段即工作段已经立马回程并重新进入轴套所在的上述通风间隙继续冷却,并伴随顶杆下段的热传导辅助降温。在此情况下,至多顶杆只有表皮具备一定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固定炉排焚烧炉

【技术保护点】
固定炉排焚烧炉,至少包括位于炉体内的主燃烧室(10)以及 设置于主燃烧室(10)内的用于输送和焚烧物料的固定炉排(20),所 述固定炉排(20)的焚烧工作面呈板面倾斜布置,其高端处构成物料输 入端,低端处构成物料焚烧后灰渣的灰渣出口端,灰渣出口端连通排灰 组件;主燃烧室(10)下方布置连通外部送风组件的热风室(30),热 风供给路径贯穿固定炉排(20)布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炉排焚烧炉还 包括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杆(41)以及位于顶杆(41)底端 的提供其顶升动力的动力部(42),顶杆(41)的最大升程贯穿固定炉 排(20)上的物料层;顶杆组件还包括套设于顶杆(41)上并与之构成 套接滑动配合的具备预设长度的轴套(43),所述轴套(43)的一端沿 顶杆(41)动作方向贯穿并固接于固定炉排(20)处,且轴套(43)与 顶杆(41)间存有供风通行的通风间隙,轴套(43)另一端连通外部环 境和/或风冷室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定炉排焚烧炉,至少包括位于炉体内的主燃烧室(10)以及设置于主燃烧室(10)内的用于输送和焚烧物料的固定炉排(20),所述固定炉排(20)的焚烧工作面呈板面倾斜布置,其高端处构成物料输入端,低端处构成物料焚烧后灰渣的灰渣出口端,灰渣出口端连通排灰组件;主燃烧室(10)下方布置连通外部送风组件的热风室(30),热风供给路径贯穿固定炉排(20)布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炉排焚烧炉还包括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杆(41)以及位于顶杆(41)底端的提供其顶升动力的动力部(42),顶杆(41)的最大升程贯穿固定炉排(20)上的物料层;顶杆组件还包括套设于顶杆(41)上并与之构成套接滑动配合的具备预设长度的轴套(43),所述轴套(43)的一端沿顶杆(41)动作方向贯穿并固接于固定炉排(20)处,且轴套(43)与顶杆(41)间存有供风通行的通风间隙,轴套(43)另一端连通外部环境和/或风冷室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炉排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室(30)布置于主燃烧室(10)下方处;所述通风间隙连通主燃烧室(10),轴套(43)沿固定炉排(20)处铅垂向下顺延,并贯穿构成热风室(30)的炉体底端面以连通外部环境;所述顶杆(41)上的位于外部环境处的杆身上固接有用于提升顶杆(41)下落效率的加重块(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炉排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固定炉排(20)上贯穿其排体开设连通热风室(30)与主燃烧室(10)的通风孔(21);固定炉排(20)呈板面倾斜布置的长方板体状结构,在固定炉排(20)的物料输送方向上,固定炉排(20)的排体处间隔均匀凹设多个长度方向垂直上述物料输送方向的横向台阶段(22);所述顶杆(41)为轴线铅垂布置的多个且沿横向台阶段(22)延伸方向依次均布,以上述沿横向台阶段(22)均布一行的顶杆(41)为一组横向顶杆单元,所述横向顶杆单元为多组且呈纵向均布的沿固定炉排(20)的物料输送方向依次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炉排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21)水平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斌陈玉琴黄婷婷邢涛程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