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植物纤维原料酸水解液电渗析脱毒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968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植物纤维原料酸水解液电渗析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原料酸水解液电渗析脱毒装置是电渗析器(1)两端连接直流稳压电源(2)正负极、安培表(3)串联在直流稳压电源(2)的正端,电渗析器(1)的浓室进口(11)、流量计(9A)、泵(8A)、浓室罐(4)和浓室出口(12)串联成浓酸水解液循环回路;阴极室罐(5)通过泵(8B)、流量计(9B)串联后跨接在电渗析器(1)左边的阴离子交换膜(A)的进、出口端;阳极室罐(6)通过泵(8C)、流量计(9C)串联后跨接在电渗析器(1)右边的阳离子交换膜(C)的进、出口端;电渗析器(1)的淡室进口(10)、流量计(9D)、泵(8D)、淡室罐(7和淡室出口(13)串联成淡酸水解液循环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能源和绿色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纤维原料酸水解液电渗析脱毒工艺。
技术介绍
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有机物。木质纤维素综合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将其转化为可发酵糖,进而转化为其他附加值较高的产物,如乙醇、木糖醇和其它有机酸物质。将木质纤维素原料用0.5-7%左右的酸液在80-120℃的高温下经几个小时的处理是人们较常采用半纤维素稀酸处理方法。稀酸处理效率较高,在温度高时所需时间较短,处理后半纤维素水解成单糖溶入水解液,木质素量不变,纤维素的平均聚合度下降,其酶反应能力增大。但在酸处理所得处理液中,除含有可发酵糖外,还含有醋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等发酵抑制物,由于这些抑制物的存在,酸处理液不用直接用于发酵,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在水解液脱毒方面,人们尝试了用石灰乳中和、有机溶剂萃取、活性炭吸附、真空浓缩和离子交换等多种脱毒方法除去发酵抑制物,在改善水解液发酵性能,提高产品得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方法一个共有的问题是脱毒过程中还原糖损失大,水解液中酸无法回收。如文献1)酿酒,2005,32(3)41-42中,刘远洋,申德超,“关于纤维素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纤维原料酸水解液电渗析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原料酸水解液电渗析脱毒装置是电渗析器(1)两端连接直流稳压电源(2)正负极、安培表(3)串联在直流稳压电源(2)的正端,电渗析器(1)的浓室进口(11)、流量计(9A)、泵(8A)、浓室罐(4)和浓室出口(12)串联成浓酸水解液循环回路;阴极室罐(5)通过泵(8B)、流量计(9B)串联后跨接在电渗析器(1)左边的阴离子交换膜(A)的进、出口端;阳极室罐(6)通过泵(8C)、流量计(9C)串联后跨接在电渗析器(1)右边的阳离子交换膜(C)的进、出口端;电渗析器(1)的淡室进口(10)、流量计(9D)、泵(8D)、淡室罐(7和淡室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安程可可周玉杰刘宏娟刘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