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74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及其制备,将复配制剂按照1:500比例与水混合,喷洒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即可直接杀死ToMV活体,又可诱发番茄植株细胞合成虫卵降解酶,杀死虫卵,阻断ToMV传播途径;本发明专利技术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具有分散性好,易渗透,活性高,安全无毒等优点;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Pr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resistance to ToMV in tomato plan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omato plant induced resistance to ToMV the pr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wi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1:500 mixed with water spraying in different parts of tomato plants, can directly kill ToMV in vivo, and tomato egg cells induced by synthetic degrading enzymes, kill eggs, blocking ToMV transmission; the preparation the tomato plant induced resistance to ToMV has good dispersion, easy penetration, high activity, safety and non-toxic;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and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及其制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病虫害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番茄病毒病在多年生宿根植物或杂草上越冬,种子也能带毒,成为初侵染源。其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附着在番茄种子上的果屑也能带毒。此外土壤中的病残体、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烤晒后的烟叶、烟丝均可成为该病的初侵染源。番茄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如果苗期染病,将减产80%以上,甚至绝收。烟草花叶病毒(ToMV)是番茄病毒病的重要毒原,为RNA病毒,是烟草花叶病等的病原体,属于Tobamovirus群,其感染途径主要为蚜虫迁飞传毒。因此,有效防治蚜虫啃食番茄植株是一种重要的番茄病毒病预防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该制剂包括以下组分,其重量百分比如下: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酸、马来酸及苯乙烯磺酸钠按照质量比为4:0.5:0.5混合,连续搅拌,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6.0,同时将烧瓶中的反应液温度逐步升高至80℃,该聚合过程控制在2-10h内完成,完成后继续升温至95℃,再搅拌反应1-5h,室温自然冷却后制备为原料1;2)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与β-1,4-N-乙酰-D-氨基-葡萄糖6聚体按照质量比为1:4的比例混合,在30-60℃,氩气环境下,反应3-5h,反应后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过滤得上清液,上清液滴加丙酮,至白色沉淀不再增加,白色沉淀用甲醇溶液清洗后,真空干燥,获得原料2;3)将甘氨酸和EDTA-2Na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获得原料3;4)将原料1、原料2、原料3和水按照质量比为0.5:5:0.05:94.45的比例混合,在超声波辅助下,于70-80℃水浴环境下连续搅拌20h-24h,制备得复配制剂。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聚合时间为3-5h,更优选为3.5h。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搅拌反应时间为1-3h,更优选为2h。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时间为3h。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的超声波频率为20kHz。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的连续搅拌为24h。另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的使用方法:将复配制剂按照1:500比例与水混合,喷洒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即可直接杀死ToMV活体,又可诱发番茄植株细胞合成虫卵降解酶,杀死虫卵,阻断ToMV传播途径。本专利技术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具有分散性好,易渗透,活性高,安全无毒等优点;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试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采用商购的常规试剂。如实施例中丙烯酸购买于上海昊化化工有限公司;马来酸购买于上海将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苯乙烯磺酸钠购买于上海邦成化工有限公司;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购买于济南德蓝化工有限公司;β-1,4-N-乙酰-D-氨基-葡萄糖6聚体购买于上海一基实业有限公司;甘氨酸购买于上海宝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EDTA-2Na购买于丽水博瑞特化工有限公司。实施例1将丙烯酸、马来酸及苯乙烯磺酸钠按照质量比为4:0.5:0.5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带有回流装置),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6.0,在磁力搅拌器上连续搅拌,同时将烧瓶中的反应液温度逐步升高至80℃,该聚合过程控制在2h内完成,完成后继续升温至95℃,再搅拌反应2h,室温自然冷却后制备为原料1。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与β-1,4-N-乙酰-D-氨基-葡萄糖6聚体按照质量比为1:4的比例混合,在30℃,氩气环境下,反应3h,反应结束后用盐酸调解pH值至中性,过滤后得上清液,上清液滴加丙酮,至白色沉淀不再增加。白色沉淀用甲醇溶液清洗后,真空干燥,获得原料2。将甘氨酸和EDTA-2Na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获得原料3。将原料1、原料2、原料3和水按照质量比为0.5:5:0.05:94.45的比例混合,在超声波(20kHz)辅助下,于80℃水浴环境下连续搅拌24h,制备复配制剂。番茄抗ToMV病毒实验在带有防虫网的玻璃温室中进行,玻璃温室的温度控制在20-30℃,自然光照。选取株高为40-50cm的健康番茄植株(品种为“浙粉202”),定植于直径为40cm的花盆中,常规肥水管理。实验设置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有30株番茄苗,实验重复3次。其中对照组不使用复配制剂,处理组每3天喷施1次用水稀释500倍后的复配制剂,对照组和处理组其它管理方式相同。同时,将ToMV毒原(感染番茄ToMV的2株“浙粉202”番茄苗)和蚜虫置于温室内,依靠蚜虫向对照组和处理组传播ToMV毒原。放置毒原15、20、25、30天后统计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发病植株数量及病情指数。番茄植株ToMV病病情分级标准:共6级,分别为:0级:无任何症状1级:新叶明脉,轻微花叶3级:新叶及中部叶片花叶5级:新叶及中部叶片花叶,少数病叶畸形皱缩或植株轻度矮化7级:重花叶,多数病叶畸形皱缩或植株矮化9级:严重花叶、畸形或植株明显矮化,甚至死亡。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番茄品种群体抗病性的划分标准:高抗(HR):病情指数≤2抗病(R):2<病情指数≤15耐病(T):15<病情指数≤30感病(S):病情指数>30使用复配制剂后番茄植株对ToMV的抗性效果如表1所示。表1对照组和处理组中“浙粉202”对ToMV的抗性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在未施用复配制剂情况下,“浙粉202”番茄品种本身对番茄ToMV病毒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表现为耐病。不过,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植株的病情指数逐步提高,接种30天后,病情指数接近30。另一方面,当施用复配制剂后,“浙粉202”番茄品种对番茄ToMV病毒的耐受性显著增强,表现为抗病。虽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植株的病情指数也在逐步提高,不过接种30天后,植株仍明显表现出对ToMV的抗病性。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复配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浙粉202”番茄品种对番茄ToMV的抗性。实施例2将丙烯酸、马来酸及苯乙烯磺酸钠按照质量比为4:0.5:0.5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带有回流装置),加入5滴氢氧化钠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上连续搅拌,同时将烧瓶中的反应液温度逐步升高至80℃,该聚合过程控制在5h内完成,完成后继续升温至95℃,再搅拌反应5h,室温自然冷却后制备为原料1。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与β-1,4-N-乙酰-D-氨基-葡萄糖6聚体按照质量比为1:4的比例混合,在40℃,氩气环境下,反应3h,反应结束后用盐酸调解pH值至中性,过滤后得上清液,上清液滴加丙酮,至白色沉淀不再增加。白色沉淀用甲醇溶液清洗后,真空干燥,获得原料2。将甘氨酸和EDTA-2Na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获得原料3。将原料1、原料2、原料3和水按照质量比为0.5:5:0.05:94.45的比例混合,在超声波(20kHz)辅助下,于80℃水浴环境下连续搅拌24h,制备得复配制剂。番茄抗ToMV病毒实验在带有防虫网的玻璃温室中进行,玻璃温室的温度控制在20-30℃,自然光照。选取株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其重量百分比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其重量百分比如下:2.一种诱发番茄植株对ToMV产生抗性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酸、马来酸及苯乙烯磺酸钠按照质量比为4:0.5:0.5混合,连续搅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0,同时将烧瓶中的反应液温度逐步升高至80℃,该聚合过程控制在2-10h内完成,完成后继续升温至95℃,再搅拌反应1-5h,室温自然冷却后制备为原料1;2)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与β-1,4-N-乙酰-D-氨基-葡萄糖6聚体按照质量比为1:4的比例混合,在30-60℃氩气环境下反应3-5h,反应后用盐酸调节PH值至中性,沉淀结束后过滤,上清液滴加丙酮,至白色沉淀不再增加,沉淀用甲醇溶液清洗后,真空干燥,获得原料2;3)将甘氨酸和EDTA-2Na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获得原料3;4)将原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亚明刘俊稚韩厚峰张航夏松养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