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及真空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493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及真空断路器,其包括一个壳体,该壳体具有一个上容腔和一个下容腔;一个真空灭弧室,其设置于所述上容腔内,并具有一个上触头和一个下触头;一个动导电杆,其一端所述下触头连接;以及一个导电夹,其设置于所述下容腔内;其中,所述导电夹具有一个通孔,至少一个弹簧触指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对应的一个第一凹槽中,所述动导电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弹簧触指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动导电杆与导电夹之间的可靠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及真空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极柱的真空断路器。
技术介绍
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通常具有一个绝缘壳体。壳体内容纳有一个真空灭弧室。通常,真空断路器置于电气开关柜中,用于断开或闭合电路。在电气开关柜的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真空断路器的性能,极柱中的动导电杆与导电夹之间必须保持可靠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及真空断路器,其能够实现动导电杆与导电夹之间的可靠电连接。本技术一方面提供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包括一个壳体、一个真空灭弧室、一个动导电杆以及一个导电夹。其中,壳体具有一个上容腔和一个下容腔;真空灭弧室设置于所述上容腔内,并具有一个上触头和一个下触头;动导电杆的一端所述下触头连接;导电夹设置于所述下容腔内。所述导电夹具有一个通孔,至少一个弹簧触指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对应的一个第一凹槽中,所述动导电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所述动导电杆与所述弹簧触指导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极柱,通过在动导电杆和导电夹之间设置弹簧触指,以实现动导电杆与导电夹之间的电接触,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两者之间可靠的电连接,而且能够保证两者的接触面积,减小电阻,进而减小热量。此外,在通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还可以通过弹簧触指的间隙散出,这样有助于降温,进而避免由于过热影响极柱的性能。根据上述的极柱,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动导电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弹簧触指的横截面的直径。这样,弹簧触指与动导电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会比较大。根据上述的极柱,可选地,所述动导电杆的外周面为锥形结构,所述通孔为直筒形结构;或者所述动导电杆的外周面为直筒形结构,所述通孔为直筒形结构。直筒形结构的加工工艺简单,能够简化工艺流程。根据上述的极柱,可选地,所述弹簧触指的内直径小于所述动导电杆对应处的外直径。这样,就能够尽量避免弹簧触指从动导电杆上脱落,进而能够使弹簧触指较好地与动导电杆之间接触。此外,还能够保证弹簧触指与动导电杆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电阻,减少热量。根据上述的极柱,可选地,还包括至少另一个弹簧触指。根据上述的极柱,可选地,还包括一个绝缘拉杆。该绝缘拉杆与所述动导电杆固定。所述绝缘拉杆用于支撑所述导电夹。所述绝缘拉杆用于同时带动所述动导电杆和所述导电夹运动。通过绝缘拉杆同时带动动导电杆和导电夹上下运动,这样动导电杆与导电夹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使得动导电杆与弹簧触指的接触面以及导电夹与弹簧触指的接触面均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还能够避免由于有相对运动造成的导电夹或弹簧触指的磨损。此外,还能够节省由于采用额外的固定部件来固定动导电杆与导电夹所占用的空间,简化工艺。根据上述的极柱,可选地,所述导电夹包括两个相对的主平面、一个第一侧面和至少一个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邻,所述极柱还包括:一个软连接件、一个第一散热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散热件。其中,软连接件具有一个弯折端和一个开口端,所述开口端的两个接触面相对并能够分别焊接于所述主平面,在所述软连接件焊接于所述主平面后,所述弯折端位于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所述导电夹的一侧;第一散热件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一侧面;至少一个第二散热件能够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由于软连接件的两个接触面直接焊接于导电夹的主平面,消除了接触面与主平面之间的间隙,减小了软连接件与导电夹的之间的电阻,可大大减小大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且软连接件和导电夹构成的整体与其他设备导电连通时产生的热量会大量集中在软连接件和导电夹上,通过在导电夹相邻的侧面上直接设置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可快速直接地将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根据上述的极柱,可选地,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散热件和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二散热件能够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两个第二散热件可增强散热效果。根据上述的极柱,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面具有一个横截面为梯形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散热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一个横截面为梯形的凸台。采用该设计后,可以更容易的使第二散热件固定于所述导电夹,并增大了导热面积,有助于快速散热。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真空断路器,包括一个框架、一套操动机构、两个触臂、两个触头以及一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极柱,其中所述极柱和所述操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触头中的一个通过所述触臂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极柱的上出线座,将所述触头中的另一个通过所述触臂中的另一个连接到所述极柱的下出线座。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用于极柱的出线组件、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及真空断路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弹簧触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A向的局部示意图。标号说明12导电夹121第一侧面122主平面123、125第二侧面126通孔127第二凹槽14软连接件142弯折端144开口端145接触面16真空灭弧室162动导电杆18下出线座191第一散热件192第二散热件193凸台195散热片40壳体41下容腔42上容腔110弹簧触指112第一凹槽113散热通道100极柱105绝缘拉杆120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为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极柱100包括一个壳体40、一个真空灭弧室16、一个动导电杆162以及一个导电夹12。其中,壳体40具有一个上容腔42和一个下容腔41。真空灭弧室16设置于上容腔42内,并具有一个上触头(图中未示出)和一个下触头(图中未示出)。该上触头和下触头可以接触或分离以实现真空灭弧室16的合闸或分闸。动导电杆162与下触头连接,导电夹12设置于下容腔41内。该动导电杆162的另一端可以与绝缘拉杆105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螺纹固定。这样,通过绝缘拉杆105的动作,能够带动下触头部件沿上下方向往复动作。如图3所示,导电夹12具有一个通孔126,至少一个如图2所示的弹簧触指110设置在通孔126的内壁上对应的一个第一凹槽112中。动导电杆162的另一端伸入通孔126。本实施例中,动导电杆162与导电夹12之间是可以同时运动的。即,动导电杆162与导电夹12之间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及真空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体(40),其具有一个上容腔(42)和一个下容腔(41);一个真空灭弧室(16),其设置于所述上容腔(42)内,并具有一个上触头和一个下触头;一个动导电杆(162),其一端与所述下触头连接;以及,一个导电夹(12),其设置于所述下容腔(41)内;其中,所述导电夹(12)具有一个通孔(126),至少一个弹簧触指(110)设置在所述通孔(126)的内壁上对应的一个第一凹槽(112)中,所述动导电杆(16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126),所述动导电杆(162)与所述弹簧触指(110)导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真空断路器的极柱(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体(40),其具有一个上容腔(42)和一个下容腔(41);一个真空灭弧室(16),其设置于所述上容腔(42)内,并具有一个上触头和一个下触头;一个动导电杆(162),其一端与所述下触头连接;以及,一个导电夹(12),其设置于所述下容腔(41)内;其中,所述导电夹(12)具有一个通孔(126),至少一个弹簧触指(110)设置在所述通孔(126)的内壁上对应的一个第一凹槽(112)中,所述动导电杆(16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126),所述动导电杆(162)与所述弹簧触指(110)导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2)与所述动导电杆(162)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弹簧触指(110)的横截面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导电杆(162)的外周面为锥形结构,所述通孔(126)为直筒形结构;或者所述动导电杆(162)的外周面为直筒形结构,所述通孔(126)为直筒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触指(110)的内直径小于所述动导电杆(162)对应处的外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另一个弹簧触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柱(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绝缘拉杆(105),其与所述动导电杆(162)固定,所述绝缘拉杆(105)用于支撑所述导电夹(12),且所述绝缘拉杆(105)用于同时带动所述动导电杆(162)和所述导电夹(12)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志新陈思彦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