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葛仙米藻种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790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葛仙米藻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下列步骤顺序进行:    (1)、将葛仙米球形群体用水洗净,置于70%-95%乙醇溶液浸泡10-40秒,去杂藻,然后在无菌水或培养液中清洗1-3次;    (2)、将葛仙米球形群体放入匀浆器中,加入葛仙米球形群体重量0.1-1.0倍的培养液,匀浆,成丝状藻浆;    (3)、培养液的配方为:    磷酸氢二钾20-60mg/L、    硫酸镁40-80mg/L、    氯化钙20-40mg/L、     柠檬酸4-8mg/L、    柠檬酸铁铵5-9mg/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1-2mg/L、    碳酸钠5-30mg/L、    微量元素0.5-3ml/L、    余者为水;     其中微量元素为每1000毫升含:    硼酸1.5-3g、    氯化锰1-2g、    硫酸锌0.1-0.25g、    镍酸钠0.2-0.4g、    硫酸铜0.02-0.1g、    硝酸钴0.03-0.05g、    余者为水;    在培养液中加入其重量0.8-1.5%的琼脂,在灭菌锅灭菌10-20分钟,成固体培养基;    (4)、将丝状藻浆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条件为18-33℃,光照强度为10-200μE·m↑[-2]·s↑[-1],培养8-20天;    (5)、然后再接种在培养液中,培养条件条件为18-33℃,光照强度为10-200μE·m↑[-2]·s↑[-1],经10-15天培养,藻丝便可形成微球体即成藻种;    (6)、制备大规格藻种时,将原培养液去掉,更换成新鲜的培养液,在光照强度为10-400μE·m↑[-2]·s↑[-1]中,通气培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型藻类,更具体涉及葛仙米藻种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念珠藻是属于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段殖藻目Hormogonales念珠藻科Nostocaceae的一类分布地域广、生态环境复杂、形态结构多样的藻类类群,其植物体胶状或革状,成熟植物体有球形、叶状、丝状、泡状等多种形状,中空或实心,营漂浮或着生生长。其原植体由许多直径数微米的纤细藻丝集结成群体,群体形状因“种”而异,如发菜(Nostoc flageliformeKütz.)、地木耳(Nostoc commune)、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es)在新鲜状态下分别呈头发状、扁平耳状或小球状,干燥后程度不等地有所缩变,均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陕西中草药》、《梧州府志》、《全国中草药汇编》等医书中已有记载。念珠藻不仅在自然界普遍发生,而且自古以来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物;其中葛仙米,学名拟球状念珠藻,具有食疗、保健、滋补等功效,营养价值高,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值的绿色保健食品;同时又具有药性,常食用能清热解毒,凉血明目,促进新陈代谢;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中洋胡征宇胡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