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77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起重机支撑架,包括:车身、控制室、起重机吊臂以及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重机支撑架,基于车身设置,在控制室两侧设置有支撑组件,在使用起重机吊臂时可降下支撑组件起到支撑作用,在不使用起重机吊臂时可将下支撑组件固定在控制室两侧,保护控制室窗体,以及起到对控制室遮光、挡雨等作用,收放方便,功能多样。

A crane support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rane, in particular to a crane support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is a crane support frame comprises a body, control room, crane and supporting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crane frame, based on the body set up, a support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control room on both sides, in the use of crane can lower support assembly to play a supporting role in the use of crane can be fixed under the support assembly in the control room on both sides of the protection, control room form, and the control room, the rain shading effect, convenient storage, functional diver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支撑架。
技术介绍
汽车起重机是装在普通汽车底盘或特制汽车底盘上的一种起重机,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分开设置。这种起重机的优点是机动性好,转移迅速。缺点是不能负荷行驶,工作时须支腿,但是现有的支撑架在启用和收起时比较麻烦,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重机支撑架,以解决现有的支撑架在启用和收起时比较麻烦,浪费时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机支撑架,包括:车身、控制室、起重机吊臂以及支撑组件;所述车身上设置有底座,所述控制室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起重机吊臂设置于所述控制室上;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所述控制室两侧设置有控制室窗体;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转轴以及支撑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壁的底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长度等于所述转轴到所述车身所在水平面的距离;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设置有通孔,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之间通过固定锁链固定;所述固定锁链两端设置有钩体,所述固定锁链跨过所述控制室的顶部,所述钩体勾连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控制室顶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固定锁链穿过所述套筒;所述支撑部的端部的两侧设置有抽拉支撑板,所述抽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与所述支撑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控制室窗体的宽度,所述支撑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控制室窗体的高度。所述控制室与所述底座在水平面内转动连接。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与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起重机支撑架,包括:车身、控制室、起重机吊臂以及支撑组件;车身上设置有底座,控制室设置于底座上,起重机吊臂设置于控制室上;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底座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控制室两侧设置有控制室窗体;支撑组件包括连接部、转轴以及支撑部;连接部设置于底座的侧壁的底部;支撑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支撑部的长度等于转轴到车身所在水平面的距离;支撑部的末端设置有通孔,两个支撑组件之间通过固定锁链固定;固定锁链两端设置有钩体,固定锁链跨过控制室的顶部,钩体勾连于通孔内;控制室顶部设置有套筒,固定锁链穿过套筒;支撑部的端部的两侧设置有抽拉支撑板,抽拉支撑板在支撑部的两侧与支撑部滑动连接;本技术的起重机支撑架,基于车身设置,在控制室两侧设置有支撑组件,在使用起重机吊臂时可降下支撑组件起到支撑作用,在不使用起重机吊臂时可将下支撑组件固定在控制室两侧,保护控制室窗体,以及起到对控制室遮光、挡雨等作用,收放方便,功能多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起重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起重机支撑架收起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起重机支撑架放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起重机支撑架,包括:车身1、控制室2、起重机吊臂3以及支撑组件4;所述车身1上设置有底座22,所述控制室2设置于所述底座22上,所述起重机吊臂3设置于所述控制室2上;所述支撑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22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所述控制室2两侧设置有控制室窗体21;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连接部5、转轴6以及支撑部7;所述连接部5设置于所述底座22的侧壁的底部;所述支撑部7与所述连接部5之间通过所述转轴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7的长度等于所述转轴6到所述车身1所在水平面的距离;所述支撑部7的末端设置有通孔9,两个所述支撑组件4之间通过固定锁链8固定;所述固定锁链8两端设置有钩体,所述固定锁链8跨过所述控制室2的顶部,所述钩体勾连于所述通孔9内;所述控制室2顶部设置有套筒11,所述固定锁链8穿过所述套筒11;所述支撑部7的端部的两侧设置有抽拉支撑板10,所述抽拉支撑板10在所述支撑部7的两侧与所述支撑部7滑动连接。所述支撑部7的宽度大于所述控制室窗体21的宽度,所述支撑部7的高度大于所述控制室窗体21的高度。所述控制室2与所述底座22在水平面内转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起重机支撑架在使用时,可降下支撑组件起到支撑作用,在不使用起重机吊臂时可将下支撑组件固定在控制室两侧,保护控制室窗体,以及起到对控制室遮光、挡雨等作用,收放方便,功能多样。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起重机支撑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控制室(2)、起重机吊臂(3)以及支撑组件(4);所述车身(1)上设置有底座(22),所述控制室(2)设置于所述底座(22)上,所述起重机吊臂(3)设置于所述控制室(2)上;所述支撑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22)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所述控制室(2)两侧设置有控制室窗体(21);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连接部(5)、转轴(6)以及支撑部(7);所述连接部(5)设置于所述底座(22)的侧壁的底部;所述支撑部(7)与所述连接部(5)之间通过所述转轴(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7)的长度等于所述转轴(6)到所述车身(1)所在水平面的距离;所述支撑部(7)的末端设置有通孔(9),两个所述支撑组件(4)之间通过固定锁链(8)固定;所述固定锁链(8)两端设置有钩体,所述固定锁链(8)跨过所述控制室(2)的顶部,所述钩体勾连于所述通孔(9)内;所述控制室(2)顶部设置有套筒(11),所述固定锁链(8)穿过所述套筒(11);所述支撑部(7)的端部的两侧设置有抽拉支撑板(10),所述抽拉支撑板(10)在所述支撑部(7)的两侧与所述支撑部(7)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控制室(2)、起重机吊臂(3)以及支撑组件(4);所述车身(1)上设置有底座(22),所述控制室(2)设置于所述底座(22)上,所述起重机吊臂(3)设置于所述控制室(2)上;所述支撑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22)的两个相对的侧部;所述控制室(2)两侧设置有控制室窗体(21);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连接部(5)、转轴(6)以及支撑部(7);所述连接部(5)设置于所述底座(22)的侧壁的底部;所述支撑部(7)与所述连接部(5)之间通过所述转轴(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7)的长度等于所述转轴(6)到所述车身(1)所在水平面的距离;所述支撑部(7)的末端设置有通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龙李卫清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