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24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扭杆悬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应用于扭杆固定端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花键轴和花键轴支座,所述离合气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固定于所述花键轴支座上,所述缸筒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花键轴连接,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杆套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式离合气缸,气缸的缸筒、活塞杆分别与离合机构直接相连,实现了对离合机构的有效控制,且占用空间小,利于在车辆上安装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扭杆悬架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
技术介绍
由于扭杆悬架具备良好的行驶性能和越野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用车辆中。由于车辆在进行运输时需要进行降高,因此在扭杆固定端设计了离合机构。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独立气缸,独立气缸通过连杆与离合机构连接,并对离合机构的运动进行控制。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独立气缸,一方面,独立气缸通过连杆对离合进行控制,不利于集成控制,控制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独立气缸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在车辆上安装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独立气缸控制效率低、占用空间较大且不利于在车辆上安装布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应用于扭杆固定端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花键轴和花键轴支座,所述离合气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固定于所述花键轴支座上,所述缸筒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花键轴连接,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杆套接;其中,气体通过所述通气口进入所述缸筒,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花键轴同时向第一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一侧运动,所述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所述缸筒内的压力降低,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花键轴同时向第二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二侧运动,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反的方向,从而实现对所述离合机构运动的控制。进一步地,所述花键轴与所述活塞杆连接的一端设有端部沉孔。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花键轴的端部沉孔上,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的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口可与通气管接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还包括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与所述缸筒的尾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封闭机构包括端盖。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上设置通气孔,防止灰尘杂质进入所述缸筒。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还包括: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筒的筒壁连接处;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筒的筒内连接处;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使所述缸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式离合气缸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缸筒固定于花键轴支座上,活塞杆的第一端与花键轴连接,活塞杆的第二端与缸筒连接,气缸的缸筒、活塞杆分别与离合机构直接相连,保证了运动控制的及时与可靠,提高了控制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杆套接,并设置于缸筒的外部,可减小气缸的长度,使集成式气缸占用空间小,便于整车的安装布置。2、在缸筒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通过通气口可与通气管接头连接,利用通气管接头与气源相通,可为所述缸筒提供气压动力,并带动活塞杆的运动。3、在端盖上设置通气孔,既能防止灰尘杂质进入所述缸筒,又能保证缸筒尾部与大气连通。4、在活塞杆与缸筒的筒壁连接处设置第一密封圈,活塞杆与所述缸筒的筒内连接处设置第二密封圈,使缸筒与活塞杆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有利于对离合机构的精准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附图标记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离合器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缸筒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缸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独立气缸控制效率低、占用空间较大且不利于在车辆上安装布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应用于扭杆固定端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花键轴1和花键轴支座2,所述离合气缸包括:缸筒5,所述缸筒5固定于所述花键轴支座2上,所述缸筒5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10;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的第一端与所述花键轴1连接,所述活塞杆6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5内;复位弹簧3,所述复位弹簧3与所述活塞杆6套接;其中,气体通过所述通气口10进入所述缸筒5,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6与所述花键轴1同时向第一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一侧运动,所述复位弹簧3被压缩;当所述缸筒5内的压力降低,在所述复位弹簧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6与所述花键轴1同时向第二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二侧运动,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反的方向,从而实现对所述离合机构运动的控制。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参见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应用于扭杆固定端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花键轴1和花键轴支座2,所述离合气缸包括:缸筒5,所述缸筒5固定于所述花键轴支座2上,所述缸筒5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1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缸筒5通过螺栓与花键轴支座2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缸筒5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与花键轴支座2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1活动设置在所述花键轴支座2内,所述花键轴1可在所述花键轴支座2内动作。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的第一端与所述花键轴1连接,所述活塞杆6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5内;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杆6的第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花键轴1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杆6的第一端可通过其它方式如轴销等与所述花键轴1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6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5内,并可在所述缸筒5内活动。复位弹簧3,所述复位弹簧3与所述活塞杆6套接,所述复位弹簧3设置在所述缸筒5与所述花键轴1之间,复位弹簧3位于缸筒的外部,通过外置复位弹簧3,可实现减小气缸长度的效果。其中,气体通过所述通气口10进入所述缸筒5,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6与所述花键轴1同时向第一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一侧运动,所述复位弹簧3被压缩;当所述缸筒5内的压力降低,在所述复位弹簧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6与所述花键轴1同时向第二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二侧运动,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反的方向,从而实现对所述离合机构的控制。进一步地,所述花键轴1与所述活塞杆6连接的一端设有端部沉孔。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3的第一端位于所述花键轴1的端部沉孔上,所述复位弹簧3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5的端面上,以保证复位弹簧3的定位,复位弹簧3可产生回复力,带动所述花键轴1的运动,从而控制离合机构的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口10可与通气管接头8连接,具体地,通气管接头8可与气源相通,为所述缸筒5提供气压动力,并带动活塞杆6的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气缸还包括封闭机构,所述封闭机构与所述缸筒5的尾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封闭机构包括端盖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9通过螺栓与所述缸筒5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应用于扭杆固定端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花键轴和花键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气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固定于所述花键轴支座上,所述缸筒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花键轴连接,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杆套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缸筒与所述花键轴之间;其中,气体通过所述通气口进入所述缸筒,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花键轴同时向第一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一侧运动,所述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所述缸筒内的压力降低,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花键轴同时向第二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二侧运动,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反的方向,从而实现对所述离合机构运动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离合气缸,应用于扭杆固定端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花键轴和花键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气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固定于所述花键轴支座上,所述缸筒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口;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花键轴连接,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缸筒内;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活塞杆套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缸筒与所述花键轴之间;其中,气体通过所述通气口进入所述缸筒,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花键轴同时向第一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一侧运动,所述复位弹簧被压缩;当所述缸筒内的压力降低,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活塞杆与所述花键轴同时向第二侧运动,并带动所述离合机构向第二侧运动,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是相反的方向,从而实现对所述离合机构运动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伟王萍王新郧魏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