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大振专利>正文

香型蘑菇菌种以及利用其生产香型蘑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595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的栽培,特别是指一种香型蘑菇菌种以及利用其生产香型蘑菇的方法。是将蘑菇(Agaricus sp.)CGMCCNo.2507作为栽培种接种于含有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无机盐和水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是在温度为25-40℃、发酵周期为23-35天的条件下进行的需氧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国内高温型双孢菇很少的问题,具有大大降低了秸秆还田的处理成本,有效实现其增收的优点;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在此季节无鲜双孢菇的空白,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对于其它双孢菇的高产栽培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的栽培,特别是指一种香型蘑菇菌种以及利用其生产 香型蘑薪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双孢菇的栽培品种多为中低温型,高温型的很少,中低温型的主要以AS2796为代表,它的出菇温度一般为8。C-22。C,在自然条件下,出薪 期为当年的lO月-次年的5月,6-9月为无菇期。我国在高温双孢菇的栽培历 史中,十多年前曾出现过新登96,现在种植很少, 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型蘑寐菌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香型蘑菇菌种在高温期生产香型蘑菇 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香型蘑菇菌种,是蘑菇UgaWcus sp. ) CGMCCNo. 2507。 该香型蘑薪菌种于1999年在7月冀南地区的闲置蔬菜大棚中发现,暂命 名为大98,经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纯菌种,其具体的培养方法是取香型蘑菇 中菌柄与伞盖交接处的组织块lmm2,置于PDA斜面培养基中通风培养,培养 周期为14天,培养温度为27°C。(一) 形态分类特征此菌株新鲜子实体纯白色,菌盖直径3-9.5厘米,有时更大,初期半球 形、扁半球形,后期中部略下凹,肉厚、质地紧密、不易开伞,香气浓。菌 褶较密,不等长,离生。菌柄粗壮、白色、平滑。菌环膜质,生菌柄中下部, 白色,双层,稍薄。担子棒状,具2、 3、 4小梗,以2小梗为主。孢子属于 双孢、三孢或四孢等,以双孢为主,孢子褐色、褐黑色,近球形或宽椭圆形, 光滑壁稍厚,具小尖,5-6. 4x4-4. 5jum, Melzer反应不明显。(二) 形态学鉴定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属于伞菌目Agaricales,蘑菇科Agaricaceae。此样品 接近双胞蘑寐和大肥蘑薪,暂定蘑菇属Agaricus —个新菌株,拉丁学名暂定 乂garicus sp.。根据形态及培养特征,建议中文名称取香型蘑菇。(三) 孢子观察该菌株子实体子实层担子可产生三种类型的孢子,其中双孢占53%,三孢 占38%,四孢占9%。不同于现有的双孢燕(双孢占81%)和四孢菇(四孢占 85%),也不同于英国发现的野生浅棕色双孢菇96-4, 96-4蘑菇双孢占64%, 三孢占35%,四孢占3%,虽二者孢子类型接近,但有三点区别第一、96-4 为浅棕色,香型蘑菇为纯白色;第二、 96-4为中低温型,香型蘑菇为高温型, 第三、96-4蘑菇尚无人工栽培,香型蘑菇可人工栽培。(四) 酯酶同工酶分析从香型蘑兹的酯酶同工酶图谱来看,共电泳出ll条带,其相对迁移率分 别为0.121, 0.218, 0.268, 0.316, 0.382, 0.403, 0.455, 0.521, 0,610, 0.669, 0.729,其条带数和迁移率明显与现有的双孢菇不同。(五) 拮抗试验从拮抗试验来看,香型蘑菇与现有新登94、大肥菇有明显的拮抗线,表 明不是同一个种。(六) 营养分析经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是蛋白质含量髙达39.26%,脂肪含量 2.92%,谷氨酸7.03%,从这一结果看,香型蘑菇属高蛋白、低脂肪、香味浓 的健康食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CGMCCNo. 2507制成栽培种接种于含有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无 机盐和水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是在温度为25-4(TC、发酵周期为 23-35天的条件下进行的需氧发酵。本专利技术中各工艺步骤中的具体条件包括发酵过程包括如下的工艺步骤A、将母种制成原种;B、 将A步骤中制备的原种经扩大培养制成栽培种;C、 制备发酵培养基并置于室内床架表面,发酵培养基包括下列单位重量 份的组分碳源2000-2500有机氮源1800-2175 无机氮源30-50轻质碳酸钙50-75 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5-17草木灰或氯化钾5-10 石膏 50-75 熟石灰75-92D、 将栽培种介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C步骤中的接种量为每平方米 的发酵培养基接入750亳升的B步骤中制备的栽培种。所述的碳源选用农作物秸秆,包括棉杆、稻草杆、麦秸、玉米秸秆、大 豆秸秆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无机氮源选用尿素和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 铵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其中尿素占无机氮源总质量的50%;有机氮包括如下 单位重量份的组分畜禽粪便1750-210G 饼肥50-75其中畜禽粪便选用牛粪、驴粪、羊粪、鸡粪、鸭粪、猪粪中的一种或其 混合物,饼肥选用豆饼、花生饼、棉籽饼、菜籽饼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步骤A中母种的制备釆用PDA培养基培养,培养周期为14-20天,温度 为27-32°C。B步骤中的扩大培养包括将母种制成原种的一级扩大培养,以及将原种 制备成栽培种的二级扩大培养,其中一级扩大培养是将母种接种于一级扩大 培养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制成原种,二级扩大培养是将原种接种于二级扩大 培养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制成栽培种,一、二级扩大培养的培养基包括下列 单位重量份的组分麦粒1GQ 稻草粉3将麦粒釆用蒸、煮或浸泡至其含水量为55%-60%后,与稻草粉混合均勻并 置于容器中,在1.52xl05pa的压力条件下高压灭菌两小时,然后冷却至不低 于30。C-35'C接种;稻草粉是选自稻草或麦秸粉碎成长度不超过1. 5厘米的粉 状物,一、二级扩大培养中的接种量为1%-5%,培养温度为25°C-29°C,培养 周期为30-40天。C步骤中的发酵培养基的制备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 物料的预湿畜禽粪便的预湿将畜禽粪便加入其自重2%的熟石灰混合均勻,在对其浇水搅拌的同时,将其建成条形堆,含水量为手紧握时有水渗出、但不下滴, 堆温为50°C-55°C,保持3-4天;秸秆的预湿将秸秆加入余量的熟石灰混合均勻,在对其浇水搅拌的同 时,将其建堆,含水量为手紧握时有水渗出、但不下滴,堆温60-65。C,保持 3-4天;饼肥的预湿将饼肥浇水搅拌,含水量为手紧握时有水渗出、但不下滴。(2) 建堆发酵a、 建堆将步骤(1)中预湿后的物料建条形料堆,并将饼肥、无机氮 中的尿素、30%-50%的石膏均勻埋设于料堆中间,在料堆上加水至水渗出料堆外;b、 第一次翻堆建堆后4-6天,当堆温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并在料堆 上加水至水渗出料堆外,同时将30%-50%的石膏、50%的轻质碳酸钙、除尿素 外的无机氮源依次均匀撒入料堆内;c、 第二次翻堆将余量的石膏、50%的轻质碳酸努、50%的过辚酸钩依次 均勻撒入料堆内;d、 第三次翻堆将草木灰或氯化钾、余量的过磷酸锦依次均匀撒入料堆内;(3) 后发酵将第三次翻堆后的物料转入室内培养床架进行后发酵,物料的厚度为 30-40厘米,对物料通蒸汽升温,温度6(TC-62°C、时间为6-IO小时,然后 通风使物料降温至50°C-55°C,保持4-5天,当料温降低至50。C以下时,对 物料进行自然通风使其温度降低至不超过35'C,制成发酵培养基。D步骤中的发酵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调水将pH-8的水喷入步骤C中制备好的发酵培养基并进行翻拌, 使其混合均匀,料堆含水量为手紧握时有水渗出、但不下滴;b、 接种待培养基温度降至3(TC,先将2/3的栽培种均匀接种在步骤a 中的料堆不超过3厘米的表层内,将余量栽培种均匀接种于料堆表面,用板 拍平形成培养料,接种过程中空气湿度不低于85%;c、 发菌发菌温度为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香型蘑菇菌种,其特征在于是蘑菇(Agaricus  sp.)CGMCCNo.250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大振池惠荣赵克东
申请(专利权)人:赵大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