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14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能够实现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第一芯板(5)、第二芯板(6)具有形成在对角线上的一对油通过孔(11)和形成在与形成有油通过孔(11)的对角线不同的对角线上的一对冷却水通过孔(12)。就第一翅片板(9)、第二翅片板(10)而言,当在其俯视图上假想穿过该翅片板的中心并相互正交的第一基准线以及第二基准线时,具有与第一基准线平行的方向的流路阻力小于与第二基准线平行的方向的流路阻力的各向异性。一对油通过孔(11)在沿着第一基准线的方向上夹着第一翅片板(9)、第二翅片板(10),一对冷却水通过孔(12)在沿着第一基准线的方向上夹着第一翅片板(9)、第二翅片板(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热交换器,层叠多个芯板,并在邻接的芯板间交替地形成油流路和冷却水流路。在该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中,在油流路内配置翅片板,在构成冷却水流路的芯板上形成有向冷却水流路侧突出的多个突起部。上述翅片板以及上述突起部是为了提高油和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而设置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4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中,从设置在芯板的对角线上的一对油孔中的一个油孔朝向另一个油孔流通油,同时,从设置在芯板的对角线上的一对冷却水孔中的一个冷却水孔朝向另一个冷却水孔流通冷却水。因此,油容易沿着成为最短距离的形成有一对油孔的芯板的对角线上流动。另外,冷却水容易沿着成为最短距离的形成有一对冷却水孔的芯板的对角线上流动。也就是说,在芯板之间流通的流体的流动整体上为不均匀的流动,在实现热交换率的提高方面存在更大的改良余地。(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热交换器,其通过层叠多个矩形的芯板,在各个芯板之间交替地构成板间油流路和板间冷却水流路,同时,在所述板间油流路或者板间冷却水流路中的至少一方上配置矩形的翅片板并且相互钎焊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具有一对油孔和一对冷却水孔,就所述翅片板而言,当在其俯视图上假想穿过该翅片板的中心相互正交的第一基准线以及第二基准线时,具有与第一基准线平行的方向的流路阻力小于与第二基准线平行的方向的流路阻力的各向异性,所述一对油孔位于所述芯板的外缘,同时,形成于夹着该芯板的中心的对称的位置,进一步,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准线的方向上位于夹着所述翅片板的位置,所述一对冷却水孔位于所述芯板的外缘,同时,形成于夹着该芯板的中心的对称的位置,进一步,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准线的方向上位于夹着所述翅片板的位置。更具体而言,所述一对油孔形成在所述芯板的对角线上,所述一对冷却水孔形成在与形成有所述一对油孔的对角线不同的所述芯板的对角线上。所述翅片板可以配置于所述板间油流路以及所述板间冷却水流路的双方。可以在所述板间油流路和所述板间冷却水流路中的任一方上配置所述翅片板,在所述芯板上形成有多个突条,所述多个突条在所述板间油流路和所述板间冷却水流路中的、未配置所述翅片板的板间流路内沿着与所述第一基准线平行的方向延伸。另外,也可以在所述板间油流路内形成与所述板间冷却水流路的冷却水的流动的方向相反方向的油的流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配置有翅片板的芯板间的流体流路中,能够形成与第一基准线平行的大致均匀的流动,并且,使用芯板的整体能够进行效率良好的热交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一翅片板和第二芯板的关系的说明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一翅片板的立体图。图6是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一翅片板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一翅片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图8是沿着图3的B-B线的第一翅片板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二翅片板和第一芯板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二翅片板的立体图。图11是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二翅片板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二翅片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图13是沿着图3的C-C线的第二翅片板的放大截面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油冷却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油冷却器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油冷却器中的第一芯板的立体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油冷却器中的第二芯板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的第三翅片板和第二芯板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9是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的第三翅片板的立体图。图20是放大示出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的第三翅片板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21是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油冷却器的第三翅片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图22是相当于沿着图3的B-B线的位置的第三翅片板的放大截面图。符号说明1…油冷却器(热交换器)2…热交换部3…顶部板4…底部板5…第一芯板(芯板)6…第二芯板(芯板)7…板间油流路8…板间冷却水流路9…第一翅片板(翅片板)10…第二翅片板(翅片板)11…油通过孔(油通过孔)12…冷却水通过孔(冷却水通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以图1的姿势为基准,使用“上”、“下”、“顶部”、“底部”等用语,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首先,使用图1至图3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热交换器的油冷却器1的概况进行说明。图1是油冷却器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是油冷却器1的俯视图。另外,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油冷却器1大致由进行油和冷却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2、安装于热交换部2的上面的比较厚壁的顶部板3和安装于热交换部2的下面的比较厚壁的底部板4构成。热交换部2中交替地层叠作为基本的形状共通的多块(多个)芯板的第一芯板5和作为多块(多个)芯板的第二芯板6,并且在第一芯板5和第二芯板6之间交替地构成板间油流路7(参照图3)和板间冷却水流路8(参照图3)。在实施例的油冷却器1中,在热交换部2内形成有三个板间油流路7和三个板间冷却水流路8。板间油流路7以及板间冷却水流路8相当于流体流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第一芯板5的下面和第二芯板6的上面之间构成板间油流路7,在第一芯板5的上面和第二芯板6的下面之间构成板间冷却水流路8。在各个板间油流路7内分别配置有作为翅片板的第一翅片板9。在各个板间冷却水流路8内分别配置有作为翅片板的第二翅片板10。多块第一芯板5、多块第二芯板6、顶部板3、底部板4、多块(多个)第一翅片板9以及多块(多个)第二翅片板10通过钎焊相互接合并一体化。详细而言,这些板3、5、6使用在铝合金的基材的表面覆盖钎料层而得到的所谓的包层材料而形成,在规定的位置将各部分临时组装之后,在炉内进行加热,由此被钎焊成一体。此外,位于热交换2的最上部以及最下部的第一芯板5,由于与顶部板3和底部板4的关系,与位于热交换部2的中间部的一般的第一芯板5具有一些不同的构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热交换部2的最下部的第一芯板5相比于其他的第一芯板5形成为厚壁。第一芯板5以及第二芯板6通过对铝合金的薄原材料进行冲压成形而得到,整体呈矩形(大致正方形),具有作为一对油孔的一对油通过孔11、11和作为一对冷却水孔的一对冷却水通过孔12、12。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芯板5以及第二芯板6具有既不通过油也不通过冷却水的一对贯通孔13、13。这是因为第一芯板5以及第二芯板6以具有通用性的方式形成。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各贯通孔13虽然在上下连通,但是与板间油流路7和板间冷却水流路8均不连通。顶部板3具备连通于热交换部2最上部的一个冷却水通过孔12的冷却水导入部14和连通于热交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交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通过层叠多个矩形的芯板,在各个芯板之间交替地构成板间油流路和板间冷却水流路,同时,在所述板间油流路或者板间冷却水流路中的至少一方上配置矩形的翅片板并且相互钎焊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具有一对油孔和一对冷却水孔,就所述翅片板而言,当在其俯视图上假想穿过该翅片板的中心相互正交的第一基准线以及第二基准线时,具有与第一基准线平行的方向的流路阻力小于与第二基准线平行的方向的流路阻力的各向异性,所述一对油孔位于所述芯板的外缘,同时,形成于夹着该芯板的中心的对称的位置,进一步,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准线的方向上位于夹着所述翅片板的位置,所述一对冷却水孔位于所述芯板的外缘,同时,形成于夹着该芯板的中心的对称的位置,进一步,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准线的方向上位于夹着所述翅片的位置,所述一对油孔形成在所述芯板的对角线上,所述一对冷却水孔形成在与形成有所述一对油孔的对角线不同的所述芯板的对角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30 JP 2016-1940401.一种热交换器,其通过层叠多个矩形的芯板,在各个芯板之间交替地构成板间油流路和板间冷却水流路,同时,在所述板间油流路或者板间冷却水流路中的至少一方上配置矩形的翅片板并且相互钎焊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具有一对油孔和一对冷却水孔,就所述翅片板而言,当在其俯视图上假想穿过该翅片板的中心相互正交的第一基准线以及第二基准线时,具有与第一基准线平行的方向的流路阻力小于与第二基准线平行的方向的流路阻力的各向异性,所述一对油孔位于所述芯板的外缘,同时,形成于夹着该芯板的中心的对称的位置,进一步,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准线的方向上位于夹着所述翅片板的位置,所述一对冷却水孔位于所述芯板的外缘,同时,形成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山雅广铃木智司柴田卓马山下贤司矶田胜弘小柴裕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