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轴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10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轴合件。包括芯轴和护管,护管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护管接头和第二护管接头,第一护管接头外端设有与其相连导向套,在导向套内设有与芯轴相连的第一芯轴接头,第一芯轴接头内端与芯轴一端相连,导向套和第一护管接头之间设有第一防尘套,第一芯轴接头外端与第一连接叉相连,第一连接叉和第一护管接头之间导向套之间设有第二防尘套,第二防尘套外端与第一连接叉相连,第二防尘套内端内径大于第一防尘套外端外径,第一防尘套内端卡接在第一护管接头上,芯轴另一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二芯轴接头和第二连接叉。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便于安装,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轴合件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软轴合件。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的轴把动力传给变速箱,从变速箱的输出轴到车轮的传动比是不变的。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装有一根“软轴”,一直通到驾驶员面前的里程表里去。所谓“软轴”就是像自行车线闸用的拉线那样有钢丝芯的螺旋管,管壁和内芯之间有润滑油。但是,现在的软轴安装较为繁琐,并且使用寿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便于安装,使用寿命长的软轴合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软轴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和护管,所述的护管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护管接头和第二护管接头,所述的第一护管接头外端设有与其相连能够周向转动且轴向限位的导向套,在导向套内设有与芯轴相连的第一芯轴接头,所述的第一芯轴接头内端与芯轴一端相连,所述的导向套和第一护管接头之间设有第一防尘套,所述的第一芯轴接头外端与第一连接叉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叉和第一护管接头之间导向套之间设有第二防尘套,所述的第二防尘套外端与第一连接叉相连,所述的第二防尘套内端内径大于第一防尘套外端外径,所述的第一防尘套内端卡接在第一护管接头上,所述的芯轴另一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二芯轴接头和第二连接叉,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设置在芯轴和第二芯轴接头之间。本软轴合件中,所述的第一护管接头外围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段,在第一外螺纹段上螺接有两个对置的第一垫圈螺母,第一垫圈螺母的垫圈位于两个第一垫圈螺母之间,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外围部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段,在第二外螺纹段上螺接有两个对置的第二垫圈螺母,第二垫圈螺母的垫圈位于两个第二垫圈螺母之间。本软轴合件中,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呈H形,所述的护管与第二护管接头一端螺接,所述的芯轴穿设在护管内与所述第二芯轴接头螺接。本软轴合件中,所述的护管两端分别通过六方铆压结构固定第一护管接头和第二护管接头。本软轴合件中,所述的第一护管接头外端外壁上开设有截面呈U形的环形卡槽,所述的第一防尘套内端内壁上设有和环形卡槽配合的环形凸体,所述的第一防尘套外端内径与第一护管接头相匹配。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软轴合件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便于安装,使用寿命长。2、防尘效果好,能有效的防止尘土,并且还具有缓冲效果,降低磨损率以及噪音。3、结构牢固,使用安全性高,并且拆装便利,能提高维护效率,以及便于配件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芯轴1、护管2、第一护管接头21、第二护管接头22、导向套3、第一芯轴接头4、第一防尘套5、第二防尘套6、第二芯轴接头7、第二连接叉12、第一连接叉11、第一外螺纹段211、第一垫圈螺母212、第二外螺纹段221、第二垫圈螺母222、环形卡槽21a、环形凸体5a。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软轴合件,包括芯轴1和护管2,护管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护管接头21和第二护管接头22,第一护管接头21外端设有与其相连能够周向转动且轴向限位的导向套3,在导向套3内设有与芯轴1相连的第一芯轴接头4,第一芯轴接头4内端与芯轴1一端相连,导向套3和第一护管接头21之间设有第一防尘套5,第一芯轴接头4外端与第一连接叉11相连,第一连接叉11和第一护管接头21之间导向套3之间设有第二防尘套6,第二防尘套6外端与第一连接叉11相连,第二防尘套6内端内径大于第一防尘套5外端外径,第一防尘套5内端卡接在第一护管接头21上,芯轴1另一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二芯轴接头7和第二连接叉12,第二护管接头22设置在芯轴1和第二芯轴接头7之间。更具体的说,第一护管接头21外围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段211,在第一外螺纹段211上螺接有两个对置的第一垫圈螺母212,第一垫圈螺母212的垫圈位于两个第一垫圈螺母212之间,第二护管接头22外围部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段221,在第二外螺纹段221上螺接有两个对置的第二垫圈螺母222,第二垫圈螺母222的垫圈位于两个第二垫圈螺母222之间。为了增加防护性,第二护管接头22呈H形,护管2与第二护管接头22一端螺接,芯轴1穿设在护管2内与所述第二芯轴接头7螺接,该端的第二芯轴接头7能够在第二护管接头22内轴向移动。为了增强结构强度以及连接牢固性,护管2两端分别通过六方铆压结构固定第一护管接头21和第二护管接头22。为了增加防护性以及拆装便捷性,第一护管接头21外端外壁上开设有截面呈U形的环形卡槽21a,第一防尘套5内端内壁上设有和环形卡槽21a配合的环形凸体5a,第一防尘套5外端内径与第一护管接头21相匹配。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芯轴1、护管2、第一护管接头21、第二护管接头22、导向套3、第一芯轴接头4、第一防尘套5、第二防尘套6、第二芯轴接头7、第二连接叉12、第一连接叉11、第一外螺纹段211、第一垫圈螺母212、第二外螺纹段221、第二垫圈螺母222、第二芯轴接头7、环形卡槽21a、环形凸体5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软轴合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轴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和护管(2),所述的护管(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护管接头(21)和第二护管接头(22),所述的第一护管接头(21)外端设有与其相连能够周向转动且轴向限位的导向套(3),在导向套(3)内设有与芯轴(1)相连的第一芯轴接头(4),所述的第一芯轴接头(4)内端与芯轴(1)一端相连,所述的导向套(3)和第一护管接头(21)之间设有第一防尘套(5),所述的第一芯轴接头(4)外端与第一连接叉(11)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叉(11)和第一护管接头(21)之间导向套(3)之间设有第二防尘套(6),所述的第二防尘套(6)外端与第一连接叉(11)相连,所述的第二防尘套(6)内端内径大于第一防尘套(5)外端外径,所述的第一防尘套(5)内端卡接在第一护管接头(21)上,所述的芯轴(1)另一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二芯轴接头(7)和第二连接叉(12),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22)设置在芯轴(1)和第二芯轴接头(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轴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1)和护管(2),所述的护管(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护管接头(21)和第二护管接头(22),所述的第一护管接头(21)外端设有与其相连能够周向转动且轴向限位的导向套(3),在导向套(3)内设有与芯轴(1)相连的第一芯轴接头(4),所述的第一芯轴接头(4)内端与芯轴(1)一端相连,所述的导向套(3)和第一护管接头(21)之间设有第一防尘套(5),所述的第一芯轴接头(4)外端与第一连接叉(11)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叉(11)和第一护管接头(21)之间导向套(3)之间设有第二防尘套(6),所述的第二防尘套(6)外端与第一连接叉(11)相连,所述的第二防尘套(6)内端内径大于第一防尘套(5)外端外径,所述的第一防尘套(5)内端卡接在第一护管接头(21)上,所述的芯轴(1)另一端由内至外依次连接有第二芯轴接头(7)和第二连接叉(12),所述的第二护管接头(22)设置在芯轴(1)和第二芯轴接头(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护管接头(21)外围部上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宸懿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