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片和差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497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垫片和差动装置,能够有效地抑制垫片的差动齿轮背面部发生位置偏离。垫片(48)具有:覆盖1个差动齿轮(29)的背面的至少1个差动齿轮背面部(56);覆盖1个输出齿轮(31)的背面的输出齿轮背面部(57);以及将输出齿轮背面部(57)和差动齿轮背面部(56)之间连结起来的至少1个连结部(61),在差动齿轮背面部(56)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差动齿轮(29)的背面以平面进行抵接的抵接部(62)。

Gasket and differential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asket and a differential devi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position deviation of the back part of the differential gear of the gasket. Gasket (48) has covered 1 differential gear (29) at least 1 differential gear on the back of the Department on the back cover (56); 1 (31) on the back of the output gear output gear back (57); and the output gear on the back of the Department (57) of differential gear and back (56) at least 1 connecting part between the link (61), in the back of the differential gear (56) on the inner surface is formed with a differential gear (29) on the back of against the abutting part (62) connected to the pl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垫片和差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搭载于车辆中的差动装置和可用于差动装置或传动装置等中的垫片。
技术介绍
关于差动装置,以往公开了将1个小齿轮侧和1个侧齿轮侧形成为一体结构的垫片(例如,专利文献1)。在现有的垫片中与侧齿轮接触的接触面积较少,因此存在无法充分承受侧齿轮的载重负荷的可能。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到了使用在先文献2所记载的眼镜形状的垫片的技术,通过垫片覆盖至侧齿轮侧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198970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857465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该组合技术中,覆盖小齿轮(差动齿轮)的背面的垫片的小齿轮背面部由于侧齿轮(输出齿轮)的旋转方向(齿圈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力而可能发生位置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抑制侧齿轮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力造成的垫片的小齿轮背面部(差动齿轮背面部)的位置偏离的垫片和具有该垫片的差动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垫片具有:覆盖1个差动齿轮的背面的至少1个差动齿轮背面部;覆盖1个输出齿轮的背面的输出齿轮背面部;以及将所述输出齿轮背面部和所述差动齿轮背面部之间连结起来的至少1个连结部,在所述差动齿轮背面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差动齿轮的背面以平面进行抵接的抵接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差动装置具有:输入部件;多个差动齿轮,它们在背面侧具有差动齿轮平面区域和在该差动齿轮平面区域的外周扩展的差动齿轮曲面区域,并且被收纳在所述输入部件内;1对输出齿轮,它们在背面侧具有输出齿轮平面区域和在该输出齿轮平面区域的外周扩展的输出齿轮曲面区域,被收纳在所述输入部件内且与所述多个差动齿轮啮合;以及被收纳在所述输入部件内的上文中记载的多个垫片。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垫片的差动齿轮背面部的位置由于输出齿轮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力而偏离。附图说明图1是概要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小齿轮和侧齿轮与垫片的关系的垫片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垫片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垫片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图5是从图3的箭头5观察的垫片的放大主视图。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垫片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垫片的放大立体图。标号说明11:差动装置,14:差速器壳体(输入部件),29:小齿轮(差动齿轮),31:侧齿轮(输出齿轮),48:垫片,48b:垫片,48c:垫片,56:小齿轮背面部(差动齿轮背面部),57:侧齿轮背面部(输出齿轮背面部),61:连结部,62:抵接部,63:弯曲部,65:平面(输出齿轮平面部),66:弯曲面(输出齿轮弯曲部),68:凹部,70:侧齿轮侧凹部(输出齿轮凹部、凹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概要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11的整体结构。汽车例如具有变速箱体12,该变速箱体12被配置于在汽车上搭载的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未图示)的旁侧,收纳变速器(未图示)和差动装置11。例如与车轴分别连接的左右1对输出轴13a、13b以绕中心轴CL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在变速箱体12上。2个输出轴13a、13b相互同轴配置,分别具有在变速箱体12内与差动装置11结合的一端。差动装置11例如具有以绕中心轴CL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在变速箱体12上的差速器壳体14、以及被收纳在差速器壳体14内的作为差动机构的差动齿轮机构27。差速器壳体(输入部件)14例如具有:球体部16;第1轴承部(第1凸台部)17a和第2轴承部(第2凸台部)17b,它们一体形成在球体部16上,并且在中心轴CL上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以及球体空间18,其被球体部16限定,并且在中心轴CL上具有中心C。此外,第1轴承部17a和第2轴承部17b例如构成为与中心轴CL同轴的圆筒形。此外,第1轴承部17a和第2轴承部17b在外周面分别嵌入于对应的轴承19a、19b。在第1轴承部17a和第2轴承部17b中分别插入有输出轴13a、13b。在差速器壳体14上例如连结有齿圈21。齿圈21例如具有与中心轴CL同轴地配置为环状的多个齿轮齿。此外,齿圈21与减速齿轮机构22的齿轮部23啮合。由此,发动机的动力从变速器被传递给齿圈21。在变速箱体12与各个输出轴13a、13b之间例如配置有环状的密封部件24a、24b。密封部件24a、24b将变速箱体12与旋转的输出轴13a、13b之间液密地封堵。此外,在变速箱体12的底部形成有与变速箱体12的内部空间相对且储存规定量的润滑油的油盘(未图示)。被储存在油盘中的润滑油在变速箱体12的内部空间中通过减速齿轮机构22的可动要素或差速器壳体14的旋转而向周边被搅起而飞散。这样,通过飞散的润滑油对存在于差速器壳体14的内外的机械运动部分进行润滑。此外,在球体部16上例如开有圆筒形状的支承孔32,该支承孔32具有通过中心C且与中心轴CL垂直的轴线。支承孔32贯通球体部16的内外。此外,在球体部16上形成有销孔33,该销孔33与中心轴CL平行地横穿支承孔32的一个端部而贯通球体部16。此外,在第1轴承部17a和第2轴承部17b的内周面上例如形成有螺旋状的润滑槽25。因此,在输出轴13a、13b的旋转过程中,在差速器壳体14的外侧接触输出轴13a、13b的润滑油在润滑槽25内传送而被导入球体空间18。此外,差动齿轮机构27例如具有:小齿轮轴(轴)28,其具有与中心轴CL垂直且通过中心C的轴心,并且被支承在差速器壳体14上;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小齿轮(差动齿轮)29,其以绕小齿轮轴28的轴心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在小齿轮轴28上;以及1对侧齿轮(输出齿轮)31,其与多个小齿轮29啮合且以绕中心轴CL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此外,小齿轮轴28的两端例如分别嵌入于球体部16。即,小齿轮轴28被插入于支承孔32内。此外,在小齿轮轴28上例如形成有贯通孔28a,该贯通孔28a在被嵌入于球体部16的状态下与销孔33同轴且同径。在销孔33和贯通孔28a内被压入有销34。由此,可防止小齿轮轴28从差速器壳体14中脱出。各个小齿轮29例如具有:支承体36,其具有供小齿轮轴28旋转自如地通过的轴孔35;以及多个齿轮齿37,其从支承体36向支承体36的径向外方突出。齿轮齿37例如绕小齿轮轴28的轴心排列为环状。在支承体36的背面规定了滑动面38,该滑动面38从轴孔35的轴向的外缘向径向外方扩展且被球体部16承托。滑动面38形成为以小齿轮轴28的轴心为基准而轴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面38例如由距中心C等距离的部分球面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小齿轮轴28与小齿轮29分体构成,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例如还可以是将小齿轮与小齿轮轴构成为一体的结构。因此,小齿轮29被支承在差速器壳体14上(更具体而言是通过小齿轮轴28而被支承在差速器壳体14上)。此外,小齿轮29能够相对于差速器壳体14自转,并且能够绕差速器壳体14的旋转中心公转。各个侧齿轮31例如具有:支承体42,其具有收纳输出轴13a、13b的末端的轴孔41;多个齿轮齿43,其从支承体42向支承体42的径向外方突出,并且与小齿轮29的齿轮齿37啮合;以及凸台44,其包围轴孔41且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垫片和差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垫片,其具有:覆盖1个差动齿轮(29)的背面的至少1个差动齿轮背面部(56);覆盖1个输出齿轮(31)的背面的输出齿轮背面部(57);以及将所述输出齿轮背面部(57)和所述差动齿轮背面部(56)之间连结起来的至少1个连结部(61),在所述差动齿轮背面部(56)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差动齿轮(29)的背面以平面进行抵接的抵接部(62)。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7 JP 2016-1885421.一种垫片,其具有:覆盖1个差动齿轮(29)的背面的至少1个差动齿轮背面部(56);覆盖1个输出齿轮(31)的背面的输出齿轮背面部(57);以及将所述输出齿轮背面部(57)和所述差动齿轮背面部(56)之间连结起来的至少1个连结部(61),在所述差动齿轮背面部(56)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差动齿轮(29)的背面以平面进行抵接的抵接部(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其中,在所述差动齿轮背面部(56)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所述抵接部(62);随着从所述抵接部(62)去往所述差动齿轮(29)的径向外方而弯曲的弯曲部(63);以及被设置在所述抵接部(62)与所述弯曲部(63)之间的凹部(6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其中,在所述输出齿轮背面部(57)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输出齿轮(31)的背面以面进行抵接的输出齿轮平面部(65);随着从所述输出齿轮平面部(65)去往所述输出齿轮(31)的径向外方而弯曲的输出齿轮弯曲部(66);以及被设置在所述输出齿轮平面部(65)与所述输出齿轮弯曲部(66)之间的输出齿轮凹部(7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垫片,其中,在所述输出齿轮背面部(57)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输出齿轮(31)的背面以面进行抵接的输出齿轮平面部(65);随着从所述输出齿轮平面部(65)去往所述输出齿轮(31)的径向外方而弯曲的输出齿轮弯曲部(66);以及被设置在所述输出齿轮平面部(65)与所述输出齿轮弯曲部(66)之间的输出齿轮凹部(70)。5.一种差动装置,其具有:输入部件(14);多个差动齿轮(29),它们在背面侧具有差动齿轮平面区域(51)和在该差动齿轮平面区域(51)的外周扩展的差动齿轮曲面区域(38),并且被收纳在所述输入部件(14)内;1对输出齿轮(31),它们在背面侧具有输出齿轮平面区域(53)和在该输出齿轮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