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言修专利>正文

一种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39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包括:齿轮架、大齿轮盘、轮齿、动力输入装置以及动力输出装置;两个大齿轮盘间隔相对设置在齿轮架上,多组轮齿环形设置在大齿轮盘的盘面上,动力输入装置与动力输出装置设置在两个大齿轮盘的间隔之间;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主轴、齿轮、卡环、拨叉、液压推杆以及液压缸;齿轮设置在主轴前端,卡环设置在齿轮的侧面,拨叉设置在卡环内,液压推杆一端设置在拨叉上另一端设置在液压缸上;动力输出装置与输入装置结构相同。有益效果是:能够多组动力输入,多组动力输出,不同转速输入、输出,差速调节灵敏,反馈直接,动力损失少,精准差速,可以接力变速,能在飞机上使用,可以正确控制、迅速控制旋翼转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差速器
,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
技术介绍
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应用广泛,应用在飞机上,差速器用来控制旋翼的转速,应用在汽车上,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现有技术存很多问题:差速器在转弯时好用,但是在其他情况不好用,在越野时,差速器调节不灵敏,多数采用电子限速或者将空转的轮子刹车锁死,动力传递损失严重,前后调解不一致,不能多种动力输出,在飞机上不能精准控制旋翼转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以供解决现有技术差速器调节灵敏度差,动力传输损失严重,不能多种动力输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架、大齿轮盘、轮齿、动力输入装置以及动力输出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大齿轮盘间隔相对设置在所述齿轮架上,多组所述轮齿环形设置在所述大齿轮盘的盘面上,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大齿轮盘的间隔之间;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主轴、齿轮、卡环、拨叉、液压推杆以及液压缸;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主轴前端,所述卡环设置在所述齿轮的侧面,所述拨叉设置在所述卡环内,所述液压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拨叉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上;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架、大齿轮盘、轮齿、动力输入装置以及动力输出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大齿轮盘间隔相对设置在所述齿轮架上,多组所述轮齿环形设置在所述大齿轮盘的盘面上,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设置在两个所述大齿轮盘的间隔之间;所述动力输入装置包括:主轴、齿轮、卡环、拨叉、液压推杆以及液压缸;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主轴前端,所述卡环设置在所述齿轮的侧面,所述拨叉设置在所述卡环内,所述液压推杆一端设置在所述拨叉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上;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与所述输入装置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设有多组所述输入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智能差速变速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言修
申请(专利权)人:李言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