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车用主动式差速传动车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798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8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用主动式差速传动车桥,包括车桥壳体、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差速器一、差速器二,前固定板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辅助动力输出轴穿过第一连接孔伸入车桥壳体内腔,辅助动力输出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辅助动力输出轴设有主动齿轮一,车桥壳体内腔设有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第一齿轮轴设有从动齿轮二,第二齿轮轴设有从动齿轮三,从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三与主动齿轮一啮合,第一差速器壳体设有第一齿圈齿轮,第二差速器壳体设有第二齿圈齿轮,主动齿轮四与第一齿圈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五与第二齿圈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汽车差速的锁、开状态,大大减小转弯半径,提高车辆行驶性能,能够应用到车辆、机器人等诸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主动式差速传动车桥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普通差速结构在向车桥两边的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然而在越野或恶劣路况下,由于差速器的等扭矩作用,车辆可能会因为任何一个车轮失去附着力而陷入困境。带差速锁车桥则可以在一个驱动轮打滑时,将差速器壳与半轴锁紧成一体,使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把扭矩转移到另一侧驱动轴上,车辆仍然能够获得足够的驱动力。但是只有在恶劣路况或极限状态下才使用差速锁,在正常行驶时使用会对汽车部件造成严重的损害。根据不同路况手动上锁、解锁较为麻烦,如果操作失误容易损伤部件。有些先进结构可以实现自动上锁、解锁,但被动式的频繁上锁、解锁,影响使用寿命和驾乘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用主动式差速传动车桥;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差速的锁、开状态,两输出轴在0至100%之间自由分配驱动力,大大减小转弯半径,提高驾驶员驾乘体验和车辆行驶性能,本技术可以应用到车辆、机器人等诸多领域。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主动式差速传动车桥,包括车桥壳体、前固定板、后固定板,车桥壳体内设有差速器一、差速器二,所述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分别与车桥壳体的外边缘连接,所述前固定板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前固定板在第一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后固定板设有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位置配合,第二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第一半圆柱孔,第三支撑板设有第三半圆柱孔,所述第一半圆柱孔与第三半圆柱孔配合形成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安装孔内两侧分别设有差速器一安装轴承一、传动轴的第一安装轴承,第二支撑板设有第二半圆柱孔,第四支撑板设有第四半圆柱孔,第二半圆柱孔与第四半圆柱孔配合形成第二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内两侧分别设有即差速器二安装轴承二、传动轴第二安装轴承,所述车桥壳体分别通过螺栓、螺栓与前固定板、后固定板连接,差速器一的一端与轴承一的内孔连接、另一端与一侧半轴处壳体位置的轴承三内孔连接,差速器二的一端与第二安装轴承二的内孔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半轴壳体位置的轴承四内孔连接,辅助动力输出轴穿过第一连接孔伸入车桥壳体内腔,所述辅助动力输出轴与驱动电机连接,辅助动力输出轴的内端部设有主动齿轮一,在车桥壳体内腔设有与车桥壳体相连接的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轴线重合,第一齿轮轴的外端与车桥壳体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内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板连接,轴承支撑在轴承孔上,第二齿轮轴的外端与车桥壳体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内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内端设有从动齿轮二,第二齿轮轴的内端设有从动齿轮三,所述从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三分别与主动齿轮一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外端设有主动齿轮四,第二齿轮轴的外端设有主动齿轮五,所述差速器一的差速器壳体内侧设有太阳齿轮一,差速器二的差速器壳体内侧设有太阳齿轮二,所述太阳齿轮一、太阳齿轮二分别与传动轴的两端部连接,所述传动轴中间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主动力输出轴连接,主动力输出轴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安装轴承、第二安装轴承支撑在第一轴承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上,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在靠近半轴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齿圈齿轮,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在靠近半轴二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齿圈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四与第一齿圈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五与第二齿圈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的内部分别设有行星轮一、半轴齿轮一,第二差速器壳体的内部分别设有行星轮二、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一与半轴一连接,半轴齿轮二与半轴二连接,所述半轴一、半轴二分别通过第五轴承、第五轴承支撑在左半轴、右半轴的轴向孔中。所述前固定板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为铸造一体结构,后固定板与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为铸造一体结构。所述驱动电机与行车电脑连接,行车电脑与车身传感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主动式差速车桥,结构简单,不但可以实现差速的锁、开状态,还可以使两输出轴在0至100%之间自由分配驱动力,分配工作由控制差速辅助动力的正反转及转速来完成,在一些打滑等路段,会把更多动力分配给抓地力强的一侧,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在弯道行驶时,会把更多动力传递给外侧半轴,增加向弯道内侧的转动力矩,能够屏蔽转向不足等弊端,大大减小转弯半径,提高驾驾驶员乘体验和车辆行驶性能;另外,根据特殊需要,还可以使左右半轴互为反向转动,使车辆实现原地转向;在一些空间狭窄需要极小转弯半径、需要原地掉头的情况下,非常有意义。行车电脑依据行车数据可以分析得到当前行驶状况,从而驱动差速辅助动力实现动力分配。本技术可以应用到车辆、机器人等诸多领域。2.本技术在直行或复杂路况需要禁止差速作用的时候差速器外壳是不转动的,只有在需要引入差速作用的时候,两差速器才在行车电脑控制下转动从而产生主动差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传统车桥结构存在的:传统车桥在行驶过程中差速器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即差速器外壳一直旋转,旋转惯性大,由于差速器总成的质量较大,造成部件及车体的振动大,支撑差速器的轴承配合件容易磨损容易出现故障的问题。3.作为前桥动力时,本身可以依据主动差速实现转向,从而省略传统的转向机构,降低了车辆的复杂度,也提高了可靠性。统转向机构复杂,有转向机、拉杆等诸多部件,而且较为脆弱,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转向机构很容易变形损坏;采用本设计结构可以省略很多部件,如拉杆、摇臂、转向机、助力装置等,结构简单且可靠。②在减振方面实现较为简单,承载能力强。随着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堵塞已经成为社会诟疾。当遇到拥堵时,想进走不动,想退无法掉头,进退不得,而本技术的结构可以原地旋转,则可以迅速原地掉头,驶离拥堵另择路径。另外原地掉头则可以正向开出,方便快捷,避免在进入狭窄小巷时,如果前面遇到死胡同或者会车,则只能倒着开出来,不方便、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阶梯剖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向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主动式差速传动车桥,其特征是,包括车桥壳体、前固定板、后固定板,车桥壳体内设有差速器一、差速器二,所述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分别与车桥壳体的外边缘连接,所述前固定板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前固定板在第一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后固定板设有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位置配合,第二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第一半圆柱孔,第三支撑板设有第三半圆柱孔,所述第一半圆柱孔与第三半圆柱孔配合形成第一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安装孔内两侧分别设有差速器一安装轴承一、传动轴的第一安装轴承,第二支撑板设有第二半圆柱孔,第四支撑板设有第四半圆柱孔,第二半圆柱孔与第四半圆柱孔配合形成第二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内两侧分别设有即差速器二安装轴承二、传动轴第二安装轴承,所述车桥壳体分别通过螺栓、螺栓与前固定板、后固定板连接,差速器一的一端与轴承一的内孔连接、另一端与一侧半轴处壳体位置的轴承三内孔连接,差速器二的一端与第二安装轴承二的内孔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半轴壳体位置的轴承四内孔连接,辅助动力输出轴穿过第一连接孔伸入车桥壳体内腔,所述辅助动力输出轴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与行车电脑连接,行车电脑与车身传感器连接,辅助动力输出轴的内端部设有主动齿轮一,在车桥壳体内腔设有与车桥壳体相连接的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轴线重合,第一齿轮轴的外端与车桥壳体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内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板连接,轴承支撑在轴承孔上,第二齿轮轴的外端与车桥壳体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内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内端设有从动齿轮二,第二齿轮轴的内端设有从动齿轮三,所述从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三分别与主动齿轮一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轴的外端设有主动齿轮四,第二齿轮轴的外端设有主动齿轮五,所述差速器一的差速器壳体内侧设有太阳齿轮一,差速器二的差速器壳体内侧设有太阳齿轮二,所述太阳齿轮一、太阳齿轮二分别与传动轴的两端部连接,所述传动轴中间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主动力输出轴连接,主动力输出轴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安装轴承、第二安装轴承支撑在第一轴承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上,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在靠近半轴一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一齿圈齿轮,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在靠近半轴二端的外侧固定有第二齿圈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四与第一齿圈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五与第二齿圈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的内部分别设有行星轮一、半轴齿轮一,第二差速器壳体的内部分别设有行星轮二、半轴齿轮,半轴齿轮一与半轴一连接,半轴齿轮二与半轴二连接,所述半轴一、半轴二分别通过第五轴承、第五轴承支撑在左半轴、右半轴的轴向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主动式差速传动车桥,其特征是,包括车桥壳体、前固定板、后固
定板,车桥壳体内设有差速器一、差速器二,所述前固定板与后固定板分别与
车桥壳体的外边缘连接,所述前固定板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所述前
固定板在第一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在后固定板设
有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位置配合,第二支
撑板与第四支撑板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第一半圆柱孔,第三支撑板设有
第三半圆柱孔,所述第一半圆柱孔与第三半圆柱孔配合形成第一轴承安装孔,
第一轴承安装孔内两侧分别设有差速器一安装轴承一、传动轴的第一安装轴承,
第二支撑板设有第二半圆柱孔,第四支撑板设有第四半圆柱孔,第二半圆柱孔
与第四半圆柱孔配合形成第二轴承安装孔,第二轴承安装孔内两侧分别设有即
差速器二安装轴承二、传动轴第二安装轴承,所述车桥壳体分别通过螺栓、螺
栓与前固定板、后固定板连接,差速器一的一端与轴承一的内孔连接、另一端
与一侧半轴处壳体位置的轴承三内孔连接,差速器二的一端与第二安装轴承二
的内孔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半轴壳体位置的轴承四内孔连接,辅助动力输出
轴穿过第一连接孔伸入车桥壳体内腔,所述辅助动力输出轴与驱动电机连接,
驱动电机与行车电脑连接,行车电脑与车身传感器连接,辅助动力输出轴的内
端部设有主动齿轮一,在车桥壳体内腔设有与车桥壳体相连接的第一齿轮轴、
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第二齿轮轴轴线重合,第一齿轮轴的外端与车
桥壳体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内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板连接,轴承支撑在轴承
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辉隗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