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移动模板以及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4043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移动模板以及注塑机,该注塑机移动模板包括:模块基体,设有导柱孔的导向筒,顶出机构安装板,机铰连接座;所述导向筒,机铰连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模块基体上,所述机铰连接座成对出现,并且每对机铰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一加强肋板连接,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上。机铰连接座直接连接于模块基体上,其与模块基体之间没有空隙,机铰连接座在受到拉力或者压力的时候不容易发生变形或者断裂,由此,可以增加了机铰连接座的强度和刚度;同时,采用合理的机构设计,减少了所使用的材料,减轻移动模板的重量,使其运动更灵活,加工更方便。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moving template an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moving template an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moving template includes a module substrate, a guide tube pillar hole, ejector mechanism mounting plate, hinge connecting seat; the guide tube, hinge connecting sea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module base, base pairs have the machine hinge connection, and each pair of hinge connecting seat between the reinforcing ribs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on, the ejection mechanism moun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floor on strengthening. Machine hinge connecting seat is connected directly to the module base, there is no gap between it and the module matrix, machine hinge connecting seat is not easy when under tension or pressure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thus, can increase the machine seat hinge connection strength and stiff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reduce the use of the material,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moving template, make the movement more flexible, more convenien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机移动模板以及注塑机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领域,尤其涉及大型注塑机的零部件领域以及包含该零部件的注塑设备。
技术介绍
注塑机的移动模板在导杆上移动,其移动的动力来源于与其连接的液压杆或者连杆,而这种连接常常采用铰接方式,即在移动模板上设置有机铰连接座以供液压杆或者连杆连接,可见在移动模板沿着导杆运动时候,该机铰连接座为直接的受力部件。中国专利:201220637205.7公开了一种注塑机移动模板,该注塑机移动模板的机铰连接座固定于四个带拉杆孔的柱体(导向筒)上,机铰连接座和基体之间设置空腔,在拉动或者推动该移动模板时候,力量通过机铰连接座传递给于其连接的四个带拉杆孔的柱体上,由于该机铰连接座与四个带拉杆孔的柱体上的连接接触面有限,所以其承受的力量过于集中在有限的接触处,及其容易变形或者断裂;其单个铰接点的设计也不利于力的分散,从而使力过于集中,从而容易变形或者断裂。另外,对于超大型注塑机(锁模力3000吨以上),由于其移动模板需承受非常大的锁模力,相应的移动模板就会变大,而模板的重量越重,其制造、加工、装配的难度则越大。现有技术的移动模板上的导向筒,机铰连接座等部件的布置不合理,加大了这些部件所要承载的基体的材料量,这无疑增加了移动模板的重量,给其加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模板,将机铰连接座直接固定于基体上,消除了其与基体之间的空腔,从而增加了受力面和附着力,有利于增加强度;安装于该移动模板的顶出机构还具备自动精度校核功能,可以实现故障预判功能,另外本事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移动模板的注塑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塑机移动模板,包括:模块基体,设有导柱孔的导向筒,顶出机构安装板,机铰连接座系统;所述铰接座系统由机铰接座组成,所述导向筒,机铰连接座系统分别设置在所述模块基体上,所述机铰连接座的铰接头成对出现,并且每对铰接头之间通过第一加强肋板连接,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上,所述第一加强肋板中部设有通孔。一方面,机铰连接座直接连接于模块基体上,其与模块基体之间没有空隙,机铰连接座在受到拉力或者压力的时候不容易发生变形或者断裂,由此,可以增加了机铰连接座的强度和刚度。另一方面,机铰连接座成对出现,可以提供两个铰接点,连杆或者液压伸缩杆可以连接在一对机铰连接座上的两个铰接点,不仅可以增加拉力或者压力,也有利于力的均匀分布,使移动模板运行平衡,且每对机铰连接座之间有第一加强肋板连接,有利于增加该机铰连接座的强度。该注塑机移动模板合理的布局了机铰连接座以及导向筒,并且通过加强筋的巧妙运用,在保证了其工作所需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少了模块基体的材料的应用,减轻了重量,不仅使其工作时候运动灵活,而且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也比较便捷。由两对以上的机铰连接座的通孔可以组成一个空腔,设置空腔,可以减少材料,减少移动模板的重量,不仅节省成本,而且便于生产加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基体截面为方形,导向筒分布在模块基体的四个角上,并且机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导向筒之间。截面为方形的模块基体成对称结构,且导向筒对称分布设置于四个角上,机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导向筒之间,导向筒和机铰连接座在模块基体上的布局都是对称布局,平稳导向筒在导杆上移动时候平稳,以及机铰连接座在受到拉力或者推力的时候有利于力的分散和平衡。导向筒之间的第二加强肋板可以增加导向筒的强度,使其不易损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基体与顶出机构安装板相对的面设有校准凹槽。如此,顶出机构可以设置和校准凹槽相匹配的顶出板,每次顶出动作可以使顶出板顶到校准凹槽内,如果该顶出板可以进入校核槽内则说明该顶出机构安装位置很正,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顶出机构的顶出杆没有弯曲,或者该槽内没有积累杂质,从而可以知道该部位运行正常,如果顶出板无法进入校准凹槽内则说明该顶出机构安装位置安装位置误差过大,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顶出杆由于频繁受力发生弯曲,而使与其连接的顶出板无法进入校准凹槽内,此时可以通过观察顶出板无法进入校准凹槽就可以知道出现了问题,此时可以及时停机维修,采用简单的机械物理结构就可以检测顶出机构的故障,成本低下而且可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校准凹槽的截面为边数大于四的多边形。校准凹槽的截面边数越多,与其相配合的顶出板截面就越复杂,在他们相互配合的时候所需要核对的边数也就越多,此时所需要的对准精度就越苛刻,校核精度越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相邻导向筒之间连接有第二加强肋板,该第二加强肋板还固定于模块基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强肋板由连接于所述相邻的导向筒处向中间凸起呈圆弧状。由于该第二加强肋板的中部为主要受力点,两端为次要受力点,在主要受力点增加厚度,在次要受力点减少厚度,设计合理,不仅满足受力要求,而且节省材料,减少移动模板的重量,有利于该移动模板的生产加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铰连接座之间由第三加强筋连接。这样可以增加该机铰连接座的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块基体的四个角侧面或者每个导向筒朝向所述模块基体四个角的侧面设有起吊座。该起吊座可以用来起吊连接,方便该移动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相邻的两个导向筒还设置有滑脚安装座,所述滑脚安装座端面平行于该相邻的导向筒轴线所确定的平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机,所述注塑机的移动模板本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注塑机移动模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注塑机移动模板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注塑机移动模板上机铰连接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注塑机移动模板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注塑机移动模板侧面示意图在C处的剖视图;图5为顶出机构与该注塑机移动模板安装爆炸示意图;图6为包含本技术注塑机移动模板安装于注塑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注塑机移动模板。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模块基体10,设有导柱孔20的导向筒21,顶出机构安装板30,机铰连接座系统501。模块基体10作为承载导向筒21以及机铰连接座系统501的材料,其截面为方形,导向筒21、机铰连接座系统501分别直接设置在模块基体10上,其中,导向筒21分布在模块基体10的四个角上,并且机铰连接座系统501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导向筒21之间。机铰连接座系统501由机铰连接座50组成,机铰连接座50设有铰接头,机铰连接座50的铰接头成对出现,即每个机铰连接座50包括第一铰接孔1041,第二铰接孔1042,第一铰接孔1041,第二铰接孔1042之间通过第一加强肋板104连接,第一铰接孔1041,第二铰接孔1042横跨模块基体10设置于模块基体10的对边边沿,顶出机构安装板30设置在第一加强肋板104上,机铰连接座50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即可以根据注塑机移动模版的大小或者所采用的连杆铰接数量设置,在本技术中,该机铰连接座50的数量为4,它们直接和基体模块10成一体连接于基体模块10分别相对排列于模块基体10的边沿组成机铰连接座系统501,以供拉动或者推动该模块基体10的连杆802铰接,为了增加该机铰连接座系统的稳定性,机铰连接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注塑机移动模板以及注塑机

【技术保护点】
注塑机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基体(10),设有导柱孔(20)的导向筒(21),顶出机构安装板(30),机铰连接座系统(501);所述机铰连接座系统(501)由机铰连接座(50)组成,所述导向筒(21),机铰连接座系统(501)设置在所述模块基体(10)上;所述机铰连接座(50)的铰接头成对出现,并且每对铰接头之间通过第一加强肋板(104)连接,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30)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04)上,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04)中部设有通孔(105)。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机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基体(10),设有导柱孔(20)的导向筒(21),顶出机构安装板(30),机铰连接座系统(501);所述机铰连接座系统(501)由机铰连接座(50)组成,所述导向筒(21),机铰连接座系统(501)设置在所述模块基体(10)上;所述机铰连接座(50)的铰接头成对出现,并且每对铰接头之间通过第一加强肋板(104)连接,所述顶出机构安装板(30)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04)上,所述第一加强肋板(104)中部设有通孔(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基体(10)截面为方形,导向筒(21)分布在模块基体(10)的四个角上,并且机铰连接座(50)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导向筒(2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基体(10)与顶出机构安装板(30)相对的面设有校准凹槽(1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机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凹槽(1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裔强方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明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