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离剂调配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53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剥离剂调配釜,包括调配釜本体,所述调配釜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调配釜本体的上端面贯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上壁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电机和电源,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圈连接有第一触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电磁铁通电,吸引铁质套筒移动,齿轮带动搅拌叶发生转动,此组合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U型搅拌杆进行搅拌的同时,搅拌叶转动,使待反应的剥离剂原液上下发生对流,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第三弹簧带动搅拌叶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对待反应的剥离剂原液进行不同角度的充分搅拌,加快物料的反应速度及反应效果,提高了反应质量。

A stripping agent dispensing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ipping agent mixing kettle, the kettle body, including deployment, deployment of kettle body at upper end of the feed inlet is opened, the deployment of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kettl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x body, an inner chamber of the box on the wall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and the power shaft of the motor. The fixing sleeve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disc, the disc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tact pie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electromagnet attract iron sleeve moves, gear drives the agitating blade to rotate,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easy to use, in the U type stirring rod stirring and mixing blades so, convection occurs on the reaction to stripping agent solution, stirring blade shift in different degrees to impact the three spring, stripping agent solution reaction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angles fully Stirring, quickening the reaction speed and reaction effect of the material, and improving the reaction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离剂调配釜
本技术涉及调配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剥离剂调配釜。
技术介绍
剥离剂是能将生物及其生成的粘泥从换热设备的金属表面或冷却塔壁上剥离的药剂,剥离剂目前还是通过在调配釜中反应获得,但是目前调配釜中反应效率低下,且控制反应程度还远远达不到人们的需求,生产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剥离剂调配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剥离剂调配釜,包括调配釜本体,所述调配釜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调配釜本体的上端面贯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上壁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电机和电源,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圈连接有第一触片,所述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有与第一触片匹配的第二触片,所述电机上的转轴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有U型搅拌杆;所述U型搅拌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安装槽,所述第一圆形安装槽的内侧壁连接有齿牙,所述齿牙啮合有两个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处固定插接有中心轴,一个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中心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杆的中心点与第一圆形安装槽的中心点重合,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搅拌叶,且搅拌叶贯穿第一圆形安装槽的槽口,一个所述中心轴上活动套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活动插接有铁质套筒,所述铁质套筒的内底壁与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铁质套筒上开设的通孔内活动插接有长杆,且长杆的两端均与第一圆形安装槽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长杆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铁质套筒的侧壁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圆形安装槽的内侧壁连接,且电磁铁、第一触片、第二触片和电源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优选的,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形安装槽,且第二圆形安装槽内活动插接搅拌叶,且搅拌叶位于第二圆形安装槽内部的一端与第二圆形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搅拌叶的侧壁与第二圆形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三弹簧共有四个,且以搅拌叶为中心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外圈与第一触片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形安装槽的组合结构共有两个,且关于转动杆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加入齿牙、齿轮、中心轴、第一弹簧和电磁铁,电机上转轴带动圆盘转动,使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接触,串联电路接通,电磁铁通电,吸引铁质套筒移动,齿轮带动搅拌叶发生转动,此组合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U型搅拌杆进行搅拌的同时,搅拌叶转动,使待反应的剥离剂原液上下发生对流,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第三弹簧带动搅拌叶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对待反应的剥离剂原液进行不同角度的充分搅拌,加快物料的反应速度及反应效果,提高了反应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结构B-B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调配釜本体1、箱体2、电机3、圆盘4、第一触片5、第二触片6、转动杆7、U型搅拌杆8、第一圆形安装槽9、齿牙10、齿轮11、中心轴12、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铁质套筒15、第一弹簧16、长杆17、电磁铁18、搅拌叶19、第二弹簧20、第二圆形安装槽21、第三弹簧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剥离剂调配釜,包括调配釜本体1,调配釜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调配釜本体1的上端面贯通连接有箱体2,箱体2的内腔上壁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电机3和电源,电机3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圆盘4,圆盘4的外圈连接有第一触片5,箱体2的内侧壁连接有与第一触片5匹配的第二触片6,电机3上的转轴连接有转动杆7,转动杆7远离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U型搅拌杆8;U型搅拌杆8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安装槽9,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内侧壁连接有齿牙10,齿牙10啮合有两个齿轮11,齿轮11的中心处固定插接有中心轴12,一个中心轴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第一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中心轴12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3的中心点与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中心点重合,中心轴12的另一端连接有搅拌叶19,且搅拌叶19贯穿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槽口,一个中心轴12上活动套接有第二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4的下端活动插接有铁质套筒15,铁质套筒15的内底壁与第二连接杆14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6,铁质套筒15上开设的通孔内活动插接有长杆17,且长杆17的两端均与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内侧壁连接,长杆17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一端与铁质套筒15的侧壁连接,且第二弹簧20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铁18,电磁铁18远离第二弹簧20的一端与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内侧壁连接,且电磁铁18、第一触片5、第二触片6和电源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中心轴1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圆形安装槽21,且第二圆形安装槽21内活动插接搅拌叶19,且搅拌叶19位于第二圆形安装槽21内部的一端与第二圆形安装槽2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搅拌叶19的侧壁与第二圆形安装槽2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2,第三弹簧22共有四个,且以搅拌叶19为中心环形分布,圆盘4的外圈与第一触片5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组合结构共有两个,且关于转动杆7对称分布。工作原理:将待反应的剥离剂原液放至调配釜本体1中,电机3经外部电源驱动带动转动杆7和U型搅拌杆8转动,U型搅拌杆8的对剥离剂原液进行搅拌,促进原液进行反应,其中,电机3上转轴带动圆盘4转动,使第一触片5和第二触片6接触,串联电路接通,电磁铁18通电,吸引铁质套筒15移动,齿轮11带动搅拌叶19发生转动,当第一触片5和第二触片6分离时,串联电路断开,在第二弹簧20的作用下,铁质套筒15恢复原位,此组合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U型搅拌杆8进行搅拌的同时,搅拌叶19转动,使待反应的剥离剂原液上下发生对流,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第三弹簧22带动搅拌叶19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对待反应的剥离剂原液进行不同角度的充分搅拌,加快物料的反应速度及反应效果,提高了反应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剥离剂调配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剥离剂调配釜,包括调配釜本体(1),所述调配釜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调配釜本体(1)的上端面贯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腔上壁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电机(3)和电源,所述电机(3)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圆盘(4),所述圆盘(4)的外圈连接有第一触片(5),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连接有与第一触片(5)匹配的第二触片(6),所述电机(3)上的转轴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远离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U型搅拌杆(8);所述U型搅拌杆(8)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安装槽(9),所述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内侧壁连接有齿牙(10),所述齿牙(10)啮合有两个齿轮(11),所述齿轮(11)的中心处固定插接有中心轴(12),一个所述中心轴(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中心轴(12)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3)的中心点与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中心点重合,所述中心轴(12)的另一端连接有搅拌叶(19),且搅拌叶(19)贯穿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槽口,一个所述中心轴(12)上活动套接有第二连接杆(14),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下端活动插接有铁质套筒(15),所述铁质套筒(15)的内底壁与第二连接杆(14)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6),所述铁质套筒(15)上开设的通孔内活动插接有长杆(17),且长杆(17)的两端均与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长杆(17)上活动套接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一端与铁质套筒(15)的侧壁连接,且第二弹簧(20)的另一端连接有电磁铁(18),所述电磁铁(18)远离第二弹簧(20)的一端与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内侧壁连接,且电磁铁(18)、第一触片(5)、第二触片(6)和电源共同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离剂调配釜,包括调配釜本体(1),所述调配釜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调配釜本体(1)的上端面贯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腔上壁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电机(3)和电源,所述电机(3)的转轴上固定套接有圆盘(4),所述圆盘(4)的外圈连接有第一触片(5),所述箱体(2)的内侧壁连接有与第一触片(5)匹配的第二触片(6),所述电机(3)上的转轴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远离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U型搅拌杆(8);所述U型搅拌杆(8)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安装槽(9),所述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内侧壁连接有齿牙(10),所述齿牙(10)啮合有两个齿轮(11),所述齿轮(11)的中心处固定插接有中心轴(12),一个所述中心轴(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3)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中心轴(12)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3)的中心点与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中心点重合,所述中心轴(12)的另一端连接有搅拌叶(19),且搅拌叶(19)贯穿第一圆形安装槽(9)的槽口,一个所述中心轴(12)上活动套接有第二连接杆(14),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下端活动插接有铁质套筒(15),所述铁质套筒(15)的内底壁与第二连接杆(14)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新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