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134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安放机构、切割机构和收集机构;操作台,包括基座、第一电机和转盘,所述转盘上开有至少一个安放孔,所述安放孔包括第一柱形部和第二柱形部,所述第一柱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外径,所述第二柱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内径小于所述主喷嘴的外径;安放机构,用于将一个主喷嘴放置在所述安放孔内;切割机构,包括胚刀、夹持机构,所述胚刀包括切割部和把柄部,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胚刀和所述主喷嘴;收集机构,用于收集加工后的所述主喷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动完成主喷嘴内径扩大加工。

A device for expanding inner diameter of main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in nozzle diameter expanding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n operating platform, placing mechanism, cutting mechanism and a collecting mechanism; operation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motor and a turntable, the turntabl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mounting hole, the mounting hole includes a first cylindrical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lumn the first part, the cylindrical portion i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main nozzle diameter,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cylindrical portion second i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main nozzle diameter is smaller than the main nozzle; placing mechanism, for a main nozzle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hole; the cut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embryo a knife, a clamp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embryo knife comprises a cutting part and a handle part, wherein the clamping mechanism for clamping the embryo knife and the main nozzle; collecting mechanism for collecting, after processing the main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utomatically complete the expansion of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main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加工
,尤其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
技术介绍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对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可以称之为发动机的“心脏”。而主喷嘴作为化油器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其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化油器的性能,但很多情况下,初生产出的主喷嘴往往很地方的尺寸参数等不能达到标准,如主喷嘴的内径尺寸和精度,故而需要再次进行加工以提高主喷嘴的品质。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主喷嘴扩大内径的装置。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包括操作台、安放机构、切割机构和收集机构;操作台,包括基座、第一电机和转盘,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用于使所述转盘水平转动,所述转盘上开有至少一个安放孔,所述安放孔用于固定所述主喷嘴,所述安放孔包括第一柱形部和第二柱形部,所述第一柱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外径,所述第二柱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内径小于所述主喷嘴的外径;安放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当所述安放孔转动至所述安放机构下方时,所述安放机构将一个主喷嘴放置在所述安放孔内;切割机构,包括胚刀、夹持机构,所述胚刀包括切割部和把柄部,所述切割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柱形部的直径,所述把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切割部的直径,所述胚刀的长度大于所述安放孔的高度,所述切割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柱形部的高度,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胚刀和所述主喷嘴;收集机构,用于收集加工后的所述主喷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竖直导轨、第三电机、夹持机构本体和机械爪,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夹持机构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三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夹持机构本体在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上竖直移动;所述机械爪用于夹持所述胚刀和所述主喷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上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到所述切割机构下的所述安放孔内是否有所述主喷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放机构包括安放机构本体、第二电机和第一竖直导轨,所述安放机构本体和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二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安放机构本体在所述第一竖直导轨上竖直移动;所述安放机构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安放孔相适配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上设有自动阀门。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安放机构与所述切割机构之间,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主喷嘴在所述安放孔内的位置,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竖直支架和调整机构本体,所述调整机构本体上设有调整柱,当所述主喷嘴运动到所述调整机构本体下方时,所述调整柱下压,以调整所述主喷嘴的位置。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调整机构与所述切割机构之间,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二竖直支架和检测机构本体,所述检测机构本体上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主喷嘴的位置是否正确。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安放机构与所述切割机构之间,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第三竖直支架和清理机构本体,所述清理机构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安放孔相对应的喷气嘴,所述喷气嘴用于清理所述安放孔内的碎屑。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水平导轨、接收管和第四电机,所述接收管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上,所述第四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接收管在所述水平导轨上水平移动,所述接收管包括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水平部远离所述倾斜部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倾斜部远离所述水平部一端设有出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能够自动完成主喷嘴扩大内径。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胚刀插入主喷嘴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胚刀插入主喷嘴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本技术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胚刀落入第二柱形部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主喷嘴A操作台21基座211第一电机212转盘213安放孔213A第一柱形部213A-1第二柱形部213A-2安放机构22第一竖直导轨221安放机构本体222导向管223自动阀门224切割机构23第二竖直导轨231夹持机构本体232机械爪233第一光电传感器234胚刀235把柄部235A切割部235B收集机构24收集箱241水平导轨242接收管243水平部243A倾斜部243B调整机构25第一竖直支架251调整机构本体252调整柱253检测机构26第二竖直支架261检测机构本体262第二光电传感器263清理机构27第三竖直支架271清理机构本体272喷气嘴27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和图2,实施例中,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包括操作台21、安放机构22、切割机构23和收集机构24;操作台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安放机构、切割机构和收集机构;操作台,包括基座、第一电机和转盘,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用于使所述转盘水平转动,所述转盘上开有至少一个安放孔,所述安放孔用于固定所述主喷嘴,所述安放孔包括第一柱形部和第二柱形部,所述第一柱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外径,所述第二柱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内径小于所述主喷嘴的外径;安放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当所述安放孔转动至所述安放机构下方时,所述安放机构将一个主喷嘴放置在所述安放孔内;切割机构,包括胚刀、夹持机构,所述胚刀包括切割部和把柄部,所述切割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柱形部的直径,所述把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切割部的直径,所述胚刀的长度大于所述安放孔的高度,所述切割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柱形部的高度,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胚刀和所述主喷嘴;收集机构,用于收集加工后的所述主喷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喷嘴扩内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安放机构、切割机构和收集机构;操作台,包括基座、第一电机和转盘,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电机用于使所述转盘水平转动,所述转盘上开有至少一个安放孔,所述安放孔用于固定所述主喷嘴,所述安放孔包括第一柱形部和第二柱形部,所述第一柱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外径,所述第二柱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内径小于所述主喷嘴的外径;安放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当所述安放孔转动至所述安放机构下方时,所述安放机构将一个主喷嘴放置在所述安放孔内;切割机构,包括胚刀、夹持机构,所述胚刀包括切割部和把柄部,所述切割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喷嘴的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二柱形部的直径,所述把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切割部的直径,所述胚刀的长度大于所述安放孔的高度,所述切割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柱形部的高度,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胚刀和所述主喷嘴;收集机构,用于收集加工后的所述主喷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喷嘴扩内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竖直导轨、第三电机、夹持机构本体和机械爪,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夹持机构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三电机用于控制所述夹持机构本体在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上竖直移动;所述机械爪用于夹持所述胚刀和所述主喷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喷嘴扩内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上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到所述切割机构下的所述安放孔内是否有所述主喷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喷嘴扩内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机构包括安放机构本体、第二电机和第一竖直导轨,所述安放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峰陈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友嘉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