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089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叶绿素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罐体,罐体内部的中心设置竖向的筛筒。筛筒内设置竖向的空心转轴,空心转轴位于筛筒内的一段呈螺旋状,且空心转轴的上端通过旋转接头与蒸汽排出管连通,下端通过旋转接头与蒸汽进入管连通。罐体的顶部设置进液管和进料管,底部设置出液管和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搅拌功能和加热功能合二为一,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叶绿素在丙酮中的溶解速度,且实现了内外、上下的双重循环。

A cyclic soaking device for extracting chlorophy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processing of chlorophyl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highly efficient cycle soaking device for extracting chlorophyll. The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a circulating immersion device for extracting chlorophyll, comprising a cylindrical tank body, and a vertical siev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the tank body. A vertical hollow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sieve cylinder, a hollow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a spiral section in the sieve barrel,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hollow shaf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team discharge pipe through the rotary joint, and the lower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team inlet pipe through the rotary joint. The top of the tank is arranged into the liquid pipe and the feed pipe, and the bottom is set out of the liquid pipe and the discharg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the mixing function and the heating function into one,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chlorophyll in acetone, and realizes the double circulation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up and 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叶绿素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
技术介绍
叶绿素金属盐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批准使用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与叶绿素相比,叶绿素金属盐性质稳定、耐加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蚕在摄入桑叶后,吸收和利用了大部分营养成份,叶绿素不能吸收利用便随粪便排出体外,蚕沙中的叶绿素含量比桑叶中高了许多,因此蚕沙是用来提取叶绿素和制备叶绿素衍生物的一种重要原料。蚕沙浸泡就是在浸泡罐中利用丙酮对蚕沙进行浸泡,从而将其内部含有的叶绿素提取出来。现有的蚕沙浸泡装置通常是一个简单的罐体,罐体上设置丙酮进口、出口,蚕沙进口、出口。将蚕沙和丙酮共同通入到罐内进行叶绿素的提取,部分浸泡装置通常还会在罐体内设置加热部件和搅拌部件,通过合理的加热和搅拌提高叶绿素的溶解率。但现有技术中的搅拌部件和加热部件独立设置,制造成本高,且浸泡效果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部的中心设置竖向的筛筒,所述筛筒的上端与罐体的顶面连接,下端与罐体的底面连接;所述筛筒内设置竖向的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罐体的顶面和底面并通过轴承与罐体连接;空心转轴位于筛筒内的一段呈螺旋状,且空心转轴的上端通过旋转接头与蒸汽排出管连通,下端通过旋转接头与蒸汽进入管连通;空心转轴上端的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由设置在罐体顶部的减速电机驱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进液管和进料管,底部设置出液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与位于筛筒外的区域相对,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与位于筛筒内的区域相对。所述罐体的侧面还设置有自循环管路,所述自循环管路包括一根竖向的循环主管和多根横向的循环支管;所述循环支管沿罐体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布,循环支管的一端与循环主管连通,另一端伸入筛筒内;所述循环主管的下端与循环泵的出口连接,循环泵的进口通过短管与罐体的下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循环支管由靠近循环主管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将搅拌功能和加热功能合二为一,降低了生产成本,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叶绿素在丙酮中的溶解速度。具体来说,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由进料管向罐体内通入蚕沙、进液管通入丙酮,减速电机启动,动力依次经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后传递至空心转轴。空心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其位于筛筒内的一段呈螺旋状,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且空心转轴与筛筒共同构成类似螺旋输送器的结构,推动蚕沙在筛筒内的竖向运动,进而促进了蚕沙与丙酮的接触。同时,通过蒸汽进入管向空心转轴内部通入蒸汽,热蒸汽在空心转轴内快速的呈螺旋形上升,提高了蒸汽的加热效果和利用率。同时,开启循环泵后,位于罐体底部位于筛筒外的液体依次经过短管、循环主管和循环支管重新送回筛筒内。从而实现了由筛筒内至筛筒外、由罐体下部至罐体上部的双重循环,极大的加快了罐体内的液体的循环速度,改善了罐体内的液体的流动路径。在浸泡完成后,含有叶绿素的丙酮由出液管排出,而剩余的蚕沙由出料管排出。本技术将加热与搅拌合二为一,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浸泡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2所示的一种制备叶绿素的蚕沙浸泡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罐体1,所述罐体1内部的中心设置竖向的筛筒2,所述筛筒2的上端与罐体1的顶面连接,下端与罐体1的底面连接。所述筛筒2内设置竖向的空心转轴3,所述空心转轴3的两端分别穿过罐体1的顶面和底面并通过轴承4与罐体1连接。当然,在连接位置通常还设置有机械密封,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空心转轴3位于筛筒2内的一段呈螺旋状,且空心转轴3的上端通过旋转接头5与蒸汽排出管6连通,下端通过旋转接头5与蒸汽进入管7连通。空心转轴3上端的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啮合,所述第二齿轮9由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减速电机10驱动。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进液管11和进料管12,底部设置出液管13和出料管14,所述进液管11和出液管13与位于筛筒2外的区域相对,所述进料管12和出料管14与位于筛筒2内的区域相对。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由进料管12向罐体1内通入蚕沙、进液管11通入丙酮,减速电机10启动,动力依次经过第二齿轮9和第一齿轮8后传递至空心转轴3。空心转轴3在转动的过程中,其位于筛筒2内的一段呈螺旋状,能够起到搅拌的作用,且空心转轴3与筛筒2共同构成类似螺旋输送器的结构,推动蚕沙在筛筒2内的竖向运动,进而促进了蚕沙与丙酮的接触。同时,通过蒸汽进入管7向空心转轴3内部通入蒸汽,热蒸汽在空心转轴3内快速的呈螺旋形上升,提高了蒸汽的加热效果和利用率。在浸泡完成后,含有叶绿素的丙酮由出液管13排出,而剩余的蚕沙由出料管14排出。本技术将加热与搅拌合二为一,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浸泡效果。同时,本技术所述罐体1的侧面还设置有自循环管路,所述自循环管路包括一根竖向的循环主管15和多根横向的循环支管17。所述循环支管17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布,循环支管17的一端与循环主管15连通,另一端伸入筛筒2内。所述循环主管15的下端与循环泵16的出口连接,循环泵16的进口通过短管18与罐体1的下部连通。开启循环泵16后,位于罐体1底部位于筛筒2外的液体依次经过短管18、循环主管15和循环支管17重新送回筛筒2内。从而实现了由筛筒2内至筛筒2外、由罐体1下部至罐体1上部的双重循环,极大的加快了罐体1内的液体的循环速度,改善了罐体1内的液体的流动路径。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性能,还可以将所述循环支管17设置为由靠近循环主管15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如图1中所示,也就是循环支管17的由左至右逐渐变小。这样一来,循环支管17就可以起到加压的作用,使出口出的液体快速射入筛筒2内,起到紊流的效果,使空心转轴3的搅拌更加的均匀,进一步提高浸泡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罐体(1),所述罐体(1)内部的中心设置竖向的筛筒(2),所述筛筒(2)的上端与罐体(1)的顶面连接,下端与罐体(1)的底面连接;所述筛筒(2)内设置竖向的空心转轴(3),所述空心转轴(3)的两端分别穿过罐体(1)的顶面和底面并通过轴承(4)与罐体(1)连接;空心转轴(3)位于筛筒(2)内的一段呈螺旋状,且空心转轴(3)的上端通过旋转接头(5)与蒸汽排出管(6)连通,下端通过旋转接头(5)与蒸汽进入管(7)连通;空心转轴(3)上端的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啮合,所述第二齿轮(9)由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减速电机(10)驱动;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进液管(11)和进料管(12),底部设置出液管(13)和出料管(14),所述进液管(11)和出液管(13)与位于筛筒(2)外的区域相对,所述进料管(12)和出料管(14)与位于筛筒(2)内的区域相对;所述罐体(1)的侧面还设置有自循环管路,所述自循环管路包括一根竖向的循环主管(15)和多根横向的循环支管(17);所述循环支管(17)沿罐体(1)的高度方向均匀排布,循环支管(17)的一端与循环主管(15)连通,另一端伸入筛筒(2)内;所述循环主管(15)的下端与循环泵(16)的出口连接,循环泵(16)的进口通过短管(18)与罐体(1)的下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取叶绿素的循环浸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罐体(1),所述罐体(1)内部的中心设置竖向的筛筒(2),所述筛筒(2)的上端与罐体(1)的顶面连接,下端与罐体(1)的底面连接;所述筛筒(2)内设置竖向的空心转轴(3),所述空心转轴(3)的两端分别穿过罐体(1)的顶面和底面并通过轴承(4)与罐体(1)连接;空心转轴(3)位于筛筒(2)内的一段呈螺旋状,且空心转轴(3)的上端通过旋转接头(5)与蒸汽排出管(6)连通,下端通过旋转接头(5)与蒸汽进入管(7)连通;空心转轴(3)上端的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啮合,所述第二齿轮(9)由设置在罐体(1)顶部的减速电机(10)驱动;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进液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九民
申请(专利权)人:陆良广通叶绿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