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0595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00:05
本申请涉及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中间体和调节栓;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倒齿,其内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融合器本体的前端部为上下开合结构,其后端部为一体结构;中间体设置在融合器本体的上下开合结构之间;中间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二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中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融合器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植入工具相配合的工具卡槽;融合器本体后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调节栓的前端与中间体的后端连接,其后端活动设置在第一通孔中。本申请方便实用,更能满足临床需求,提高融合率。

Variable volum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 and its implant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riable volume interbody fusion and implant device, interbody fusion cage body, including intermediate and adjusting bolt; cage body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are provided with inverted teeth, its interior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two end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upper surface and under the surface of cage body; the front end of the cage body is retractable structure, the rear end is an integral structure; intermediate set in the fusion of the noumenon under folding structure between; intermediate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second through holes; two end faces second through holes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intermediate after the end of the body; fusion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coordination and implantation tools tool slot; fusion body after the end of the cent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adjusting bolt The back end of the intermediate is connected, and the back end activity is set in the first pass. This application is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and it can meet the clinical needs and improve the fus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椎间盘位于脊柱中的相邻椎体之间。椎间盘能够帮助稳固脊柱并且帮助分配椎体之间的力。椎间盘包括围绕内髓核的外纤维环。纤维环是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的同心层状结构,能够抵抗扭转和弯曲力。髓核包括胶质材料,胶质材料可以吸收作用在椎间盘上的应力。椎间盘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发生由创伤、疾病或其他变性过程而引起的移位或损坏。目前,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脊柱退变疾病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技术:一种是直视下的椎间融合技术,其具体做法是切开组织把椎体之间的椎间盘髓核取出,进行终板处理植入骨块后,放入固定大小的椎间融合器,然后利用椎体钉棒进行固定,达到椎体融合的目的。另一种是微创通道技术,其具体做法是在患部建立约2厘米的通道,在内窥镜或者X光辅助下将椎间盘髓核取出,进行终板处理植入骨块后,放入固定大小的椎间融合器,然后利用椎体钉棒进行固定,达到临床椎体融合的目的。然而,临床中由于采用固定大小的椎间融合器,容易出现融合器滑脱、脊柱不稳定、融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其包括融合器本体、中间体和调节栓;所述融合器本体采用长条形结构,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倒齿,其内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前端部为上下开合结构,其后端部为一体结构;所述中间体设置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开合结构之间;所述中间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所述中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植入工具相配合的工具卡槽;所述融合器本体后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栓的前端与所述中间体的后端连接,其后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进一步地,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稳定体、上侧体和下侧体;所述稳定体采用长方体形结构,其后端面上开设有与植入工具相配合的长条形卡槽,所述长条形卡槽中间部位的所述稳定体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长条形卡槽底部的中心处;所述稳定体前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凸台,所述上侧体的后端与所述稳定体的上端部连接且与所述凸台的上侧面隔离,所述下侧体的后端与所述稳定体的下端部连接且与所述凸台的下侧面隔离;所述上侧体的前端为向下凸出的斜坡结构,所述斜坡结构的底面中心处沿所述上侧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弧形凹槽;所述下侧体的前端为向上凸出的所述斜坡结构,所述斜坡结构的顶面中心处沿所述下侧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所述弧形凹槽;所述上侧体的斜坡结构与所述下侧体的斜坡结构关于所述融合器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当所述上侧体的斜坡结构的底面与所述下侧体的斜坡结构的顶面接触时,两个所述弧形凹槽构成一圆柱形孔;所述上侧体的上表面和下侧体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倒齿,所述稳定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分齿和第二分齿。更进一步地,所述中间体采用带矩形缺口的回字形结构,所述回字形结构的前端采用光滑过渡的流线型收拢结构,所述流线型收拢结构的顶端开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位于所述中间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上,所述弧形缺口底端的圆孔沿所述中间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中间体的前端部;在所述中间体的后端,与所述中间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垂直开设一所述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圆孔、弧形缺口与圆柱形孔均位于所述融合器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栓包括依次设置的圆台体、圆柱体和螺纹体;所述圆台体和圆柱体的中心轴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从所述圆台体的顶面一直延伸至所述螺纹体内;所述螺纹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其内部开设有正六棱柱形的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正六棱柱形的孔贯通。更进一步地,所述椎间融合器还包括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帽的一端与所述正六棱柱形的孔匹配设置,其另一端与植入工具的底端匹配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融合器本体、中间体和调节栓均采用医用钛合金Ti-6A1-4V、Ti-24Nb-4Zr-8Sn或PEEK材料制成,其表面均涂有羟基磷灰石涂层。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的植入工具,其包括插接件、固定件和植入件;所述插接件的一端用于插在所述融合器本体后端面上的工具卡槽中,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从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穿入,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融合器本体配合将所述插接件固定在所述融合器本体上,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之外;所述植入件的一端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插入后插入所述调节栓中,所述植入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之外。进一步地,所述插接件包括一T形体,所述T形体一端的侧壁切削出两平行平面,两所述平行平面均与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在所述T形体一端的端面上,沿所述T形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有两长方体;所述T形体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一管体和一端帽;所述管体的一端采用逐级递减的阶梯型结构,最末一级所述阶梯型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帽固定连接;所述端帽采用圆筒形结构,所述管体与端帽的内部贯通。进一步地,所述植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正六棱柱体、第一至第三棒体;所述第一棒体至所述第三棒体的粗细程度依次递增;所述第三棒体与第二棒体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横截面为一圆角矩形;所述第二棒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凸起的中心处;所述第三棒体的侧壁上垂直设置有把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可以通过植入工具对调节栓进行调节,调节栓带动中间体在融合器本体中移动,在中间体的扩张作用下融合器本体前端张开预设角度,使得融合器本体的体积膨胀,能够使椎间融合器更满足临床需求,提高融合率,使患者术后恢复快,防止复发、腰椎退变等治疗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中融合器本体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中融合器本体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中融合器本体的仰视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中中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中中间体的主视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中调节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植入工具中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植入工具中固定件的主视图。图10是图9中固定件的端帽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植入工具中植入件的主视图。图中:1-融合器本体;11-倒齿;12-第一贯穿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及其植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融合器本体、中间体和调节栓;所述融合器本体采用长条形结构,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倒齿,其内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前端部为上下开合结构,其后端部为一体结构;所述中间体设置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开合结构之间;所述中间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所述中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植入工具相配合的工具卡槽;所述融合器本体后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栓的前端与所述中间体的后端连接,其后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融合器本体、中间体和调节栓;所述融合器本体采用长条形结构,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倒齿,其内部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前端部为上下开合结构,其后端部为一体结构;所述中间体设置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上下开合结构之间;所述中间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两个端面分别贯穿所述中间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与植入工具相配合的工具卡槽;所述融合器本体后端面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调节栓的前端与所述中间体的后端连接,其后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本体包括稳定体、上侧体和下侧体;所述稳定体采用长方体形结构,其后端面上开设有与植入工具相配合的长条形卡槽,所述长条形卡槽中间部位的所述稳定体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长条形卡槽底部的中心处;所述稳定体前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凸台,所述上侧体的后端与所述稳定体的上端部连接且与所述凸台的上侧面隔离,所述下侧体的后端与所述稳定体的下端部连接且与所述凸台的下侧面隔离;所述上侧体的前端为向下凸出的斜坡结构,所述斜坡结构的底面中心处沿所述上侧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弧形凹槽;所述下侧体的前端为向上凸出的所述斜坡结构,所述斜坡结构的顶面中心处沿所述下侧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所述弧形凹槽;所述上侧体的斜坡结构与所述下侧体的斜坡结构关于所述融合器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当所述上侧体的斜坡结构的底面与所述下侧体的斜坡结构的顶面接触时,两个所述弧形凹槽构成一圆柱形孔;所述上侧体的上表面和下侧体的下表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倒齿,所述稳定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分齿和第二分齿。3.如权利要求2所述体积可变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采用带矩形缺口的回字形结构,所述回字形结构的前端采用光滑过渡的流线型收拢结构,所述流线型收拢结构的顶端开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位于所述中间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上,所述弧形缺口底端的圆孔沿所述中间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中间体的前端部;在所述中间体的后端,与所述中间体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垂直开设一所述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圆孔、弧形缺口与圆柱形孔均位于所述融合器本体长度方向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腾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玥润骐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