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610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其包括三个接线端子、避雷器、若干贴片电容、若干电阻、若干三极管、稳压电源、第一电感、肖特基整流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微处理器、场效应管、第一可变电阻、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和第二可变电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的优点。

Intelligent electronic adjustable boost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船控制
,尤其涉及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船技术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也只有少数家企业或者单位在深入研究。目前无人船在智能电子可调升压方便的技术有待提高,包括性能的稳定性,使用寿命及调节的反应速度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避雷器、第三贴片电容、第三接线端子、第六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容、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八电阻、稳压电源、第七电阻、第四贴片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感、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第二贴片电容、第一贴片电容、第十九电阻、LED发光二极管、第二接线端子、第十三电容、第五三极管、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二电容、第九电容、微处理器、第十五电阻、场效应管、第十电容、第十二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一可变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八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十电阻、第七电容、第一放大器、第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第二电阻、第五电容、第二放大器、第十六电阻、第二可变电阻、第一电阻及第十七电阻;第一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第一接线端的其中一个引脚与避雷器的正极电性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接地且与第三贴片电容的正极电性连接;避雷器的负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第一电感的正极及第六电阻的负极;第三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第三接线端子的其中一个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六电阻的负极、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及避雷器的负极;第三三极管包括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及第三三极管的放电极;稳压电源包括稳压电源的阳极、稳压电源的阴极及稳压电源的电源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的负极、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及避雷器的负极均电性连接;第六电阻的正极与第五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第五电阻的正极均与第六电容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稳压电源的阳极及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均电性连接;第六电容的正极接地,且第六电容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及稳压电源的阴极;第四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稳压电源的阴极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稳压电源的电源极和第八电阻的正极,第八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及第七电阻的正极;第七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贴片电容的正极和第十一电容的负极;第四贴片电容的负极接地且电性连接于第十一电容的正极;场效应管包括场效应管的漏极、场效应管的源极及场效应管的栅极;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包括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和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由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组成;第一电感的负极电性连接于场效应管的漏极和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贴片电容的正极、第一贴片电容的正极、第十九电阻的负极、第二接线端子的其中一个引脚;第二接线端子的另中一个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七电阻的负极和第十六电阻的负极;第十六电阻的正极接地且电性连接于第十七电阻的正极;第二贴片电容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贴片电容的负极和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LED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九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第二放大器包括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的正电源端及第二放大器的负电源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第三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阻的正极、第五电容的正极和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十六电阻的负极、第十七电阻的负极和第二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第二可变电阻包括第二可变电阻的正极、第二可变电阻的负极及第二可变电阻的滑动端;第二可变电阻的正极接地,第二可变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阻的负极,第二可变电阻的滑动端电性连接于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第五电容的负极;第二放大器的负电源端接地;第一放大器包括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及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场效应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十二电阻的负极、第二十电阻的负极、第二十一电阻的负极及第一放大器正输入端;第二十电阻的正极接地,且第二十电阻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十一电阻的正极和第九电阻的负极;第九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容的负极和第十电阻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七电容的正极、和第十电阻的正极;第一可变电阻包括第一可变电阻的正极、第一可变电阻的负极及第一可变电阻的滑动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八电容的负极、第十一电阻的负极、第一可变电阻的正极、第九电容的正极及微处理器;第十一电阻的正极接地且电性连接于第八电容的正极;第一可变电阻的滑动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可变电阻的负极和第十八电阻的正极;场效应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十五电阻的负极,第十二电阻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十电容的负极、微处理器及第十三电阻的正极;第十电容的正极接地;第十五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和接地;第九电容的负极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第十三电容的正极接地;第五三极管包括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第五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五三极管发射极;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性连接于第十三电阻的负极,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均电性连接于第十三电容的负极、第十四电阻的负极及微处理器;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均电性连接于第十四电阻的正极、第十二电容的负极及微处理器;第十二电容的正极接地;第十四电阻的负极与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八个引脚,分别为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引脚、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引脚、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三引脚、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四引脚、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五引脚、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六引脚、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七引脚及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八引脚;所述微处理器的的第一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九电容的负极,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电性连接于第九电容的正极,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三引脚电性连接于地市电容的负极和第十二电阻的正极,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引脚均电性连接于第十四电阻的正极和第十二电容的负极;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五电阻的正极,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七引脚电性连接于电源,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八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四电阻的负极和第十三电容的负极。原理过程为:首先进行电压检测,然后直流逆转,经过高频震荡之后,进入分压装置,进行镇流程序,最后实现升压。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总框架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左上角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左下角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右上角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右下角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原理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避雷器、第三贴片电容、第三接线端子、第六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容、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八电阻、稳压电源、第七电阻、第四贴片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

【技术保护点】
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避雷器、第三贴片电容、第三接线端子、第六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容、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八电阻、稳压电源、第七电阻、第四贴片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感、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第二贴片电容、第一贴片电容、第十九电阻、LED发光二极管、第二接线端子、第十三电容、第五三极管、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二电容、第九电容、微处理器、第十五电阻、场效应管、第十电容、第十二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一可变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八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十电阻、第七电容、第一放大器、第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第二电阻、第五电容、第二放大器、第十六电阻、第二可变电阻、第一电阻及第十七电阻;第一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第一接线端的其中一个引脚与避雷器的正极电性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接地且与第三贴片电容的正极电性连接;避雷器的负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第一电感的正极及第六电阻的负极;第三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第三接线端子的其中一个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六电阻的负极、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及避雷器的负极;第三三极管包括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及第三三极管的放电极;稳压电源包括稳压电源的阳极、稳压电源的阴极及稳压电源的电源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的负极、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及避雷器的负极均电性连接;第六电阻的正极与第五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第五电阻的正极均与第六电容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稳压电源的阳极及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均电性连接;第六电容的正极接地,且第六电容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及稳压电源的阴极;第四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稳压电源的阴极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稳压电源的电源极和第八电阻的正极,第八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及第七电阻的正极;第七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贴片电容的正极和第十一电容的负极;第四贴片电容的负极接地且电性连接于第十一电容的正极;场效应管包括场效应管的漏极、场效应管的源极及场效应管的栅极;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包括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和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由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组成;第一电感的负极电性连接于场效应管的漏极和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贴片电容的正极、第一贴片电容的正极、第十九电阻的负极、第二接线端子的其中一个引脚;第二接线端子的另中一个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七电阻的负极和第十六电阻的负极;第十六电阻的正极接地且电性连接于第十七电阻的正极;第二贴片电容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贴片电容的负极和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LED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九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第二放大器包括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的正电源端及第二放大器的负电源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第三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阻的正极、第五电容的正极和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十六电阻的负极、第十七电阻的负极和第二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第二可变电阻包括第二可变电阻的正极、第二可变电阻的负极及第二可变电阻的滑动端;第二可变电阻的正极接地,第二可变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二电阻的负极,第二可变电阻的滑动端电性连接于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和第五电容的负极;第二放大器的负电源端接地;第一放大器包括第一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及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场效应管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十二电阻的负极、第二十电阻的负极、第二十一电阻的负极及第一放大器正输入端;第二十电阻的正极接地,且第二十电阻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二十一电阻的正极和第九电阻的负极;第九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容的负极和第十电阻的负极;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七电容的正极、和第十电阻的正极;第一可变电阻包括第一可变电阻的正极、第一可变电阻的负极及第一可变电阻的滑动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八电容的负极、第十一电阻的负极、第一可变电阻的正极、第九电容的正极及微处理器;第十一电阻的正极接地且电性连接于第八电容的正极;第一可变电阻的滑动端均电性连接于第一可变电阻的负极和第十八电阻的正极;场效应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十五电阻的负极,第十二电阻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十电容的负极、微处理器及第十三电阻的正极;第十电容的正极接地;第十五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和接地;第九电容的负极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器;第十三电容的正极接地;第五三极管包括第五三极管的基极...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电子可调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避雷器、第三贴片电容、第三接线端子、第六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容、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八电阻、稳压电源、第七电阻、第四贴片电容、第十一电容、第一电感、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第二贴片电容、第一贴片电容、第十九电阻、LED发光二极管、第二接线端子、第十三电容、第五三极管、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二电容、第九电容、微处理器、第十五电阻、场效应管、第十电容、第十二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一可变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八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十电阻、第七电容、第一放大器、第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第二电阻、第五电容、第二放大器、第十六电阻、第二可变电阻、第一电阻及第十七电阻;第一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第一接线端的其中一个引脚与避雷器的正极电性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接地且与第三贴片电容的正极电性连接;避雷器的负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第一电感的正极及第六电阻的负极;第三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第三接线端子的其中一个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六电阻的负极、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及避雷器的负极;第三三极管包括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及第三三极管的放电极;稳压电源包括稳压电源的阳极、稳压电源的阴极及稳压电源的电源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六电阻的负极、第三贴片电容的负极及避雷器的负极均电性连接;第六电阻的正极与第五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第五电阻的正极均与第六电容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稳压电源的阳极及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均电性连接;第六电容的正极接地,且第六电容的正极均电性连接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及稳压电源的阴极;第四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于稳压电源的阴极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稳压电源的电源极和第八电阻的正极,第八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接线端子的另一个引脚及第七电阻的正极;第七电阻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贴片电容的正极和第十一电容的负极;第四贴片电容的负极接地且电性连接于第十一电容的正极;场效应管包括场效应管的漏极、场效应管的源极及场效应管的栅极;肖特基整流二极管包括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和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由两个相互并联的二极管组成;第一电感的负极电性连接于场效应管的漏极和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包括两个引脚;肖特基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贴片电容的正极、第一贴片电容的正极、第十九电阻的负极、第二接线端子的其中一个引脚;第二接线端子的另中一个引脚电性连接于第十七电阻的负极和第十六电阻的负极;第十六电阻的正极接地且电性连接于第十七电阻的正极;第二贴片电容的负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贴片电容的负极和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LED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十九电阻的正极电性连接;LED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第二放大器包括第二放大器的正输入端、第二放大器的负输入端、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中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云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