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运移规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9422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8:1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运移规律的方法,制备预交联凝胶颗粒溶液;搭建可视化测量平台,安装岩石微观孔喉模型;分别利用可视化图像采集及分析系统与实时压力测量及采集系统,实时、可视化地捕捉、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时的形态变化和压力变化;得出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的微观渗流参数,并自动回归颗粒形态变化与压力变化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对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的运移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所涉及的变形、堵塞、破碎等形态变化特征及实时压力变化情况进行一体化测量。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migration of pre crosslinked gel particles in the micropore throat of r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运移规律的方法
本公开属于油田开采
,涉及一种可视化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运移规律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油田大部分属于陆相沉积,地质结构复杂,油藏渗透率差别异常显著。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国内大部分油田早期通过注水井向油层中注水,通过注水驱替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由于油藏储层的非均质性严重,油藏平面和纵向的非均质性使得流体在油藏中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流动阻力以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流动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水与原油存在粘度差异以及重力分异效应,使得注入水在高渗透层中快速向生产井指进。注入水的波及面积大部分集中于高渗透层,对低渗透层的波及范围很小,造成了注入水的低效或无效循环,同时注入水对高渗透层的冲刷还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为此,注水井水窜与油井出水成为了油田注水开发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注水井深部调驱技术,是以改善注入水宏观波及效率为主要目标的提高油田原油采收率的一项新技术。凝胶调驱技术是一种提高高含水期老油田波及效率,改善油藏非均质性,封堵大量“水窜”通道,降低采油过程中过量水的产出,达到剩余油开采、提高原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运移规律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可视化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运移规律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可视化测量平台,所示可视化测量平台包括:岩石微观孔喉模型、实时压力测量及采集系统和可视化图像采集及分析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预交联凝胶颗粒溶液;步骤S2:搭建可视化测量平台,安装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步骤S3:分别利用可视化图像采集及分析系统与实时压力测量及采集系统,实时、可视化地捕捉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时的形态变化,以及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时的压力变化;步骤S4:分析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时的流量、形态变化及压力变化,得出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的微观渗流参数,并...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视化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运移规律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可视化测量平台,所示可视化测量平台包括:岩石微观孔喉模型、实时压力测量及采集系统和可视化图像采集及分析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预交联凝胶颗粒溶液;步骤S2:搭建可视化测量平台,安装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步骤S3:分别利用可视化图像采集及分析系统与实时压力测量及采集系统,实时、可视化地捕捉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时的形态变化,以及测量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时的压力变化;步骤S4:分析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时的流量、形态变化及压力变化,得出预交联凝胶颗粒通过岩石微观孔喉模型的微观渗流参数,并自动回归颗粒形态变化与压力变化相对应的数学模型;以及步骤S5:对预交联凝胶颗粒在岩石微观孔喉中的运移规律进行分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S1包括:子步骤S1a:利用标准筛网将预交联凝胶颗粒按不同的粒径范围进行筛选;子步骤S1b:在容器中先后加入模拟地层水和预交联凝胶颗粒并搅拌;以及子步骤S1c:利用磁转子和磁力搅拌器,得到预交联凝胶颗粒溶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示可视化测量平台还包括:进样泵送及流量监测设备、变径转换接头、微观夹持器;所述可视化图像采集及分析系统包括:显微镜;所述步骤S2包括:子步骤S2a:将岩石微观孔喉模型固定安装在微观夹持器中,并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平台;以及子步骤S2b:将岩石微观孔喉模型与进样泵送及流量监测设备通过变径连接管相连接,组成工质流通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可视化图像采集及分析系统还包括:摄像机;所述子步骤S2a包括:子分步骤S2a1:将摄像机与显微镜配套安装,组成可视化测量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亮李勇铜祝仰文白章侯健曹绪龙郭兰磊姜祖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