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柱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938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柱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拼接围成柱状空腔的模板一和模板二,所述模板一和模板二的内壁外侧固定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括内部含有进流腔和出水腔的板体,板体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进流腔和出水腔在板体的一端通过连通口连通,进流腔远离连通口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出水腔远离连通口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柱模在低温下施工混凝土表面散热快影响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柱模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保温柱模。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各种建筑设计中,大量出现混凝土柱,即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柱子。钢筋混凝土柱是房屋、桥梁、水等各种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常用作楼盖的柱、桥墩、基础柱、塔架和桁架的压杆。按照制造和施工方法分为现浇柱和预制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整体性好的优点。授权公告号为CN20485044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圆柱模的固定结构,所述圆柱模由一组长模板和一组短模板组合而成;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水平接缝交错设置,水平接缝外设有钢带箍;模板与模板之间的垂直接缝处设有木条,木条经钢带箍与模板固定连接。该技术具有使用时固定方式不易产生翘曲变形的优点,但存在以下问题,低温环境施工时,向柱模内浇注混凝土后,表层的混凝土散热快,使得内外混凝土凝固速率不一致,影响混凝土柱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柱模,降低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柱的表层散热速率,提高混凝土柱的整体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柱模,包括拼接围成柱状空腔的模板一和模板二,所述模板一和模板二的内壁外侧固定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括内部含有进流腔和出水腔的板体,板体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进流腔和出水腔在板体的一端通过连通口连通,进流腔远离连通口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出水腔远离连通口的一端设有出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低温环境施工时,将模板一和模板二拼接固定后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向柱模内浇注混凝土。将进水口用水管连接外部热水源,将出水口用水管连接外部水槽,向保温组件中通入热水,热水沿着进流腔经连通孔流动到出水腔,将热量传递到模板一和模板二上,降低混凝土柱表面的散热速率,起到保温作用。待混凝土柱凝固硬化达到强度要求后,停止通水,将模板一和模板二拆下即可,提高混凝土柱的整体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流腔和出水腔中分别设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将进水腔分隔成S型的进流道,将出水腔分隔成S型的出水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水在保温组件中流动的路径增加,停留时间长,使得热量充分传递到模板一和模板二上,提高热量利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板一和模板二的结构相同并对开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板一和模板二组装时可以通用,组装方便并能降低制作成本。对开设置方便模板一和模板二从混凝土柱上拆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板一包括固定连接的外板和内板,外板和内板之间形成容纳保温组件的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板对保温组件进行保护,避免保温组件受到外力损坏造成泄漏,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组件与外板之间填充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有效降低保温组件的热量向外传递,增加保温效果,节约热水能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板一和模板二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板,连接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螺纹孔,模板一和模板二通过穿设于螺纹孔中的螺栓与螺母配合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板一和模板二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状空腔的底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注后的混凝土柱底部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提高了混凝土柱的承载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状空腔的顶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注后的混凝土柱与上方承载的物体之间接触面积大,防止上方物体与混凝土柱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体具有良好导热性的同时耐锈蚀性好,提高保温组件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柱模在低温下施工时,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柱表层的散热速率,提高混凝土柱的整体性能;2.柱模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浇注后的混凝土柱支撑性能更稳定;3.柱模的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模板组装成柱模后施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模板拆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显示模板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显示保温组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5为显示水在保温组件内部流动的路径示意图。图中:1、模板一;11、外板;12、内板;13、连接板;131、螺纹孔;14、螺栓;2、模板二;3、保温组件;31、进流腔;311、进水道;32、出水腔;321、出水道;33、隔板;34、导流片;35、连通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保温柱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模板一1和模板二2,模板一1和模板二2围成长方体,长方体的上下两端呈棱台状,以便浇注到柱模中的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柱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承重后更稳固;混凝土柱顶部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大,支撑效果更好,减小了物体与混凝土柱脱离的可能性。根据需要,模板一1和模板二2也可以围成其他形状如圆柱体、正三棱柱、四棱柱、正六棱柱等。模板一1和模板二2对开设置,二者的结构可以相同,为了拆模方便,模板一1和模板二2最好沿对角线所在纵切面分开。模板一1和模板二2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板13,连接板1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螺纹孔131,螺纹孔131中穿设有螺栓14,螺栓14的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模板一1和模板二2的连接板13上的螺纹孔131对齐后,用螺栓14配合螺母固定连接。参考图2和图3,模板一1包括形状相适应的外板11和内板12,外板11和内板1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13固定连接。外板11和内板12可以采用不锈钢板焊接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外板11和内板12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放置有保温组件3,保温组件3与模板一1可以是焊接固定或者用铆钉固定。根据需要,在保温组件3和外板11之间可以填充保温层,保温层可以采用泡沫板如XPS保温板、聚氨酯保温板等,减少保温组件3的热量向外散失的速度,具有节能效果。参考图4和图5,保温组件3与内板12的形状相适应,保温组件3整体为内部中空的L形板,L形板采用导热性材料制作,如不锈钢板、铝合金板等。在L形板内部拐角位置固定有隔板33,隔板33将保温组件3的内部分隔成进流腔31和出水腔32,隔板33在保温组件3的一端预留有连通口35,将进流腔31和出水腔32连通。进流腔31远离连通口35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出水腔32远离连通口35的一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固定有管接头,管接头穿过外板11,进水口上的管接头通过水管可以连接外部的热水源,出水管上的管接头通过水管连接外部的水槽。这样热水从保温组件3的底端沿着进流腔31向上流动,经过连通口35后顺着出水腔32流下,形成循环。热水中携带的热量传递到内板12,对混凝土柱进行保温。为了增加水在进流腔31和出水腔32中流动的时间,在进流腔31和出水腔32中分别设有多个导流片34,导流片34将进流腔31分隔成多个S形的进水道311,导流片34将出水腔32分隔成多个S形的出水道321,水在进水腔32中沿着进水道311流动,在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保温柱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柱模,包括拼接围成柱状空腔的模板一(1)和模板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1)和模板二(2)的内壁外侧固定有保温组件(3),保温组件(3)包括内部含有进流腔(31)和出水腔(32)的板体,板体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进流腔(31)和出水腔(32)在板体的一端通过连通口(35)连通,进流腔(31)远离连通口(35)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出水腔(32)远离连通口(35)的一端设有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柱模,包括拼接围成柱状空腔的模板一(1)和模板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1)和模板二(2)的内壁外侧固定有保温组件(3),保温组件(3)包括内部含有进流腔(31)和出水腔(32)的板体,板体采用导热材料制作,进流腔(31)和出水腔(32)在板体的一端通过连通口(35)连通,进流腔(31)远离连通口(35)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出水腔(32)远离连通口(35)的一端设有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腔(31)和出水腔(32)中分别设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将进水腔分隔成S型的进流道,将出水腔(32)分隔成S型的出水道(3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1)和模板二(2)的结构相同并对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柱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冀新肖建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常青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