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装式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38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装式柱模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对开式设置的模板一和模板二,模板一上位于接缝处设有卡槽,模板二上对应位置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条,所述模板一和模板二之间通过套设在其上的若干卡箍连接,卡箍的两端通过紧固机构连接,紧固机构闭合,卡箍两端锁紧固定,紧固机构打开,卡箍两端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柱模安装拆卸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装式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快装式柱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各种建筑设计中,大量出现混凝土柱,即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柱子。钢筋混凝土柱是房屋、桥梁、水等各种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常用作楼盖的柱、桥墩、基础柱、塔架和桁架的压杆。按照制造和施工方法分为现浇柱和预制柱。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整体性好的优点。授权公告号为CN20485044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圆柱模的固定结构,所述圆柱模由一组长模板和一组短模板组合而成;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水平接缝交错设置,水平接缝外设有钢带箍;模板与模板之间的垂直接缝处设有木条,木条经钢带箍与模板固定连接。该技术具有使用时固定方式不易产生翘曲变形的优点,但存在以下问题,模板数量多且钢带箍之间用螺栓固定,安装拆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装式柱模装置,方便安装拆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装式柱模装置,包括对开式设置的模板一和模板二,模板一上位于接缝处设有卡槽,模板二上对应位置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条,所述模板一和模板二之间通过套设在其上的若干卡箍连接,卡箍的两端通过紧固机构连接,紧固机构闭合,卡箍两端锁紧固定,紧固机构打开,卡箍两端分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时将模板二上的卡条与模板一上的卡槽对齐卡合,防止错位,然后用多个卡箍沿着柱模的轴向套设,通过紧固机构把卡箍两端锁紧固定,则柱模组装完毕。混凝土浇筑完毕硬化后,打开紧固机构使得卡箍两端分离,把模板一和模板二分别从混凝土柱上拆下即可,安装拆卸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与所述卡箍一端铰接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卡设有插槽,另一端面上设有螺纹孔,卡箍的另一端上具有可插入插槽的固定部,固定部上开有螺纹孔,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闭合卡箍时,将卡箍两端靠拢,卡箍一端上的固定部插入连接板的插槽,再施力于调节手柄使其旋转,调节手柄带动螺栓穿过连接板上的螺纹孔以及固定部上的螺纹孔,并拧紧,完成卡箍的闭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箍的靠近紧固机构处设置有预定位机构,其包括位于卡箍一端的卡钩和位于另一端的用于与卡钩连接的环形弹性钩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箍两端靠拢闭合时,先将环形弹性钩件钩在卡钩上,利用环形弹性钩件的弹力将卡箍一端的固定部与另一端的相应端部拉近,完成预定位,然后通过调节手柄旋转螺栓夹紧卡箍两端。环形弹性钩件的弹性能在螺栓对准螺纹孔的过程中,协助调整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便二者的对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模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层、内层和夹在二者之间的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模具有保温效果,有利于在低温环境下浇注混凝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箍包括左卡带和右卡带,左卡带和右卡带之间通过销轴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卡带和右卡带可以转动打开,两端敞口可以敞开更大,方便从柱模上取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卡带的端部具有第一连接端,右卡带的端部具有与第一连接端对应的第二连接端,紧固机构连接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机构闭合时只需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在一起,操作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可旋转闩锁和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钉与第一连接端和闩锁枢轴连接,连杆上有杆孔,第二连接端的相应位置上设有销孔,销孔内插有一可活动的插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紧固时,首先将插杆拔出,然后旋转闩锁,其带动连杆32活动。当连杆旋转到杆孔与销孔对准时,将插杆插入到销孔和杆孔内,从而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继续旋转闩锁,可旋转闩锁的端部紧压第二连接端的外侧表面,从而使闩锁在锁紧位置保持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箍的圆弧内周面上设有凹槽,其内嵌有橡胶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圈增加卡箍与柱模的抱紧力,降低卡箍与柱模之间相对转动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垫圈与模板一或模板二接触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起增大了卡箍与柱模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卡箍相对柱模滑动,提高了卡箍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模外表面沿周向设有与卡箍相适应的凹槽,凹槽与卡箍一一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卡在卡槽中,防止卡箍沿着柱模的轴向滑移。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柱模安装拆卸方便,有利于现场快速施工;2.柱模内部具有保温层,在低温下浇注混凝土时具有保温效果;3.卡箍与柱模之间固定牢固,滑移性小,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模板组装后用卡箍与第一紧固机构固定后的状态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显示模板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显示模板拼接处结构的轴测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显示卡箍与第一紧固机构连接结构的轴测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显示第一紧固机构从卡箍上打开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模板组装后用卡箍与第二紧固机构固定后的状态图;图7为实施例二中显示卡箍与第二紧固机构连接结构的轴测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显示第二紧固机构从卡箍上打开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柱模;11、模板一;111、外层;112、保温层;113、内层;114、卡槽;115、凹槽一;12、模板二;121、卡条;122、凹槽二;2、卡箍;21、左卡带;211、第一连接端;22、右卡带;221、第二连接端;2211、容纳槽;222、销孔;223、插杆;23、销轴;24、固定部;241、螺纹孔;3、第一紧固机构;31、闩锁;32、连杆;321、杆孔;4、第二紧固机构;41、连接板;411、插槽;42、螺栓;43、调节手柄;5、预定位机构;51、卡钩;52、环形弹性钩件;5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快装式柱模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柱模1和沿柱模1高度方向套设的多个卡箍2,卡箍2的两端通过第一紧固机构3固定连接。参考图1和图2,柱模1由对开设置的模板一11和模板二12组成,模板一11和模板二12围成圆柱形的空腔,空腔的两端直径逐渐增加呈圆台形。结合图2和图3,模板一11包括外层111、内层113和夹在中间的保温层112,外层111和内层113可以采用不锈钢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变形,外层111和内层113的端部可以是焊接固定或者用铆钉固定。保温层112可以采用泡沫板如XPS保温板、聚氨酯保温板等,提高模板一11的保温效果。模板二12的内部结构与模板一11相同,在模板一11上位于接缝处设有卡槽114,模板二12上对应位置设有与卡槽114相适应的卡条121,卡条121与卡槽114配合,使得模板一11与模板二12拼接时容易对齐,拼接后不会产生错台。在模板一11上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半圆形的凹槽一115,在模板二12的对应位置设有凹槽二122,凹槽一115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快装式柱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装式柱模装置,包括对开式设置的模板一(11)和模板二(12),模板一(11)上位于接缝处设有卡槽(114),模板二(12)上对应位置设有与卡槽(114)配合的卡条(12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11)和模板二(12)之间通过套设在其上的若干卡箍(2)连接,卡箍(2)的两端通过紧固机构连接,紧固机构闭合,卡箍(2)两端锁紧固定,紧固机构打开,卡箍(2)两端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装式柱模装置,包括对开式设置的模板一(11)和模板二(12),模板一(11)上位于接缝处设有卡槽(114),模板二(12)上对应位置设有与卡槽(114)配合的卡条(12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11)和模板二(12)之间通过套设在其上的若干卡箍(2)连接,卡箍(2)的两端通过紧固机构连接,紧固机构闭合,卡箍(2)两端锁紧固定,紧固机构打开,卡箍(2)两端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与所述卡箍(2)一端铰接的连接板(41),连接板(41)的一端卡设有插槽(411),另一端面上设有螺纹孔(241),卡箍(2)的另一端上具有可插入插槽(411)的固定部(24),固定部(24)上开有螺纹孔(241),螺纹孔(241)中螺纹连接有螺栓(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装式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2)的靠近紧固机构处设置有预定位机构(5),其包括位于卡箍(2)一端的卡钩(51)和位于另一端的用于与卡钩(51)连接的环形弹性钩件(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式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模包括固定连接的外层(111)、内层(113)和夹在二者之间的保温层(112)。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楠关冀新董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常青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