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纤维专用的气裹丝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17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氨纶纤维专用的气裹丝纺丝装置,该装置送风系统(102)中的送风支管(102.3)固定在吹风装置(103)上并插入吹风装置(103)内的风腔室(103.1)中,吹风装置(103)设置在方形纺丝筒体(101)顶部,组件喷丝板(104)安装在喷丝板座(103.6)中,组件喷丝板(104)位于方形纺丝筒体(101)的上部,电伴热装置(105)位于方形纺丝筒体(101)中,回风装置(106)位于纺丝出丝口(107)上部。该装置的风腔室风量均一,克服了原热风垂直于丝束行进方向,造成丝束迎风面与背风面蒸发速度不一、丝束呈异形;克服了原热风经过每列丝束放热后,每列丝束吹风温度不一等缺陷;也克服了圆甬道组件喷丝板低密度布置、高能耗等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纶纤维专用的气裹丝纺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氨纶弹性纤维纺丝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氨纶原液通过计量泵输出,进入组件喷丝板,喷丝板挤出原液细流进入纺丝甬道,纺丝甬道吹出热风,加热原液细流,原液细流中有害溶剂挥发,原液细流固化形成氨纶丝束。现有技术中国专利200810020520.3公开的48头方形纺丝甬道,该方形纺丝甬道主要由方筒形甬道体、上侧进风室、48头纺丝组件、上侧回风室、下回风装置、下部氮气封幕装置、出丝口、丝束组成。该装置热风由上侧进风室进入方筒形甬道体,丝束从48头纺丝组件挤出进入方筒形甬道体,热风垂直于丝束行进方向侧吹向丝束,使其溶剂迅速挥发,产生的高浓度溶剂混合气体经上侧回风室引出,其余热风顺方筒体甬道向下,从下回风装置引出。上述48头方形纺丝甬道的缺点包括:1.热风垂直于丝束行进方向,侧吹丝束,丝束迎风面与背风面受热不一,丝束迎风面与背风面溶剂挥发速度不一、造成丝束呈花生或椭圆形;2.方形甬道设置两列喷丝孔,两列喷丝孔挤出两列丝束,一定温度的热风侧吹出,经过第一列丝束放热后、热温下降,再侧吹第二列丝束,造成每列丝束蒸发温度不同、溶剂挥发速度不同、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氨纶纤维专用的气裹丝纺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纶纤维专用的气裹丝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方形纺丝筒体(101)、送风系统(102)、吹风装置(103)、组件喷丝板(104)、电伴热装置(105)、回风装置(106)、纺丝出丝口(107);送风系统(102)中的送风支管(102.3)固定在吹风装置(103)上并插入吹风装置(103)内的风腔室(103.1)中,吹风装置(103)设置在方形纺丝筒体(101)顶部,组件喷丝板(104)安装在喷丝板座(103.6)中,组件喷丝板(104)位于方形纺丝筒体(101)的上部,电伴热装置(105)位于方形纺丝筒体(101)中,回风装置(106)位于纺丝出丝口(107)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纶纤维专用的气裹丝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方形纺丝筒体(101)、送风系统(102)、吹风装置(103)、组件喷丝板(104)、电伴热装置(105)、回风装置(106)、纺丝出丝口(107);送风系统(102)中的送风支管(102.3)固定在吹风装置(103)上并插入吹风装置(103)内的风腔室(103.1)中,吹风装置(103)设置在方形纺丝筒体(101)顶部,组件喷丝板(104)安装在喷丝板座(103.6)中,组件喷丝板(104)位于方形纺丝筒体(101)的上部,电伴热装置(105)位于方形纺丝筒体(101)中,回风装置(106)位于纺丝出丝口(107)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纤维专用的气裹丝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系统(102)有多套,其中每一套包括送风总管(102.1)和该送风总管分配出多路送风支管管路,每一送风支管管路包括送风调节阀(102.2)、与送风调节阀(102.2)连接的送风支管(102.3)、分别与送风支管(102.3)连接的多根分配管(102.4)、位于分配管(102.4)下端出口的出风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所俊王敏徐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