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齿圈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837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齿圈压合装置,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立柱,立柱的顶部横向的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上设置有压合盘,压合盘底部外沿上具有多个竖直设置的连接杆,每个连接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合板,与连接杆数量相等的压合板围成一个圆形空腔,圆形空腔的正下方设置有圆环状的压合通道,压合通道的底部具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穿插有分隔板,所述多个分隔板首尾依次相连形成一个与圆形空腔大小一致的分隔室,并将压合通道分为飞轮室和齿圈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传统的待齿圈加热后人工搬运的情况,降低了工作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效率,并且使压合效果更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轮齿圈压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特别是一种飞轮齿圈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齿圈是经过加热之后镶在飞轮外缘上,冷却之后紧固于飞轮外缘上,用来与起动机齿轮啮合,并带动曲轴旋转,从而起动发动机的汽车零配件。针对飞轮齿圈的压合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先将齿圈加热,然后再人工搬运到压合机上,压合机再将齿圈镶在飞轮外缘上;因齿圈温度过高工人在搬运过程中常常会被烫伤,且需要人工搬运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此外,对于传统的压合机不能很好的压合飞轮与齿圈,造成在传动过程中颠簸的情况,并且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飞轮齿圈压合装置,对飞轮齿圈压合实现全机械化操作,无需人工搬运,避免了工作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效率;并且使压合效果更明显。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接,立柱的顶部横向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立柱固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工作台的上方,支撑杆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上设置有压合盘,所述压合盘的盘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相对,压合盘底部外沿上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轮齿圈压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轮齿圈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接,立柱的顶部横向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立柱固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工作台的上方,支撑杆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上设置有压合盘,所述压合盘的盘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相对,压合盘底部外沿上具有多个竖直设置的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压合盘固接,每个连接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合板,所述压合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与连接杆数量相等的压合板围成一个圆形空腔,圆形空腔的正下方设置有圆环状的压合通道,所述压合通道位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压合通道的底部具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穿插有分隔板,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齿圈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接,立柱的顶部横向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立柱固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工作台的上方,支撑杆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端上设置有压合盘,所述压合盘的盘面与工作台的上表面相对,压合盘底部外沿上具有多个竖直设置的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压合盘固接,每个连接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压合板,所述压合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与连接杆数量相等的压合板围成一个圆形空腔,圆形空腔的正下方设置有圆环状的压合通道,所述压合通道位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压合通道的底部具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穿插有分隔板,所述多个分隔板首尾依次相连形成一个与圆形空腔大小一致的分隔室,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方银娄春燕何平高世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光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