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726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以及包含至少一个透镜组且作为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构成,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所述透镜组彼此的空气间隔变化,第1透镜组G1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成分构成。由此,提供具备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公开了应用于照片用相机、电子静态相机、摄像机等的变倍光学系统。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4-32358号公报。但是,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变倍光学系统存在光学性能不充分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23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包含至少一个透镜组且作为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构成,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所述透镜组彼此的空气间隔变化,所述第1透镜组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成分构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该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包含至少一个透镜组且作为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构成,所述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进行变倍时,使相邻的所述透镜组彼此的空气间隔变化,使所述第1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包含至少一个透镜组且作为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构成,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所述透镜组彼此的空气间隔变化,所述第1透镜组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成分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9 JP 2015-1100801.一种变倍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以及包含至少一个透镜组且作为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构成,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所述透镜组彼此的空气间隔变化,所述第1透镜组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成分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1透镜组具备至少一个负透镜和至少一个正透镜,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68<(-fn)/fp<1.00其中,fn:包含于所述第1透镜组的负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像侧的负透镜的焦距fp:包含于所述第1透镜组的正透镜中的配置在最靠像侧的正透镜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0<fG1/f1<3.00其中,fG1:所述第1透镜组中的最靠物体侧的透镜成分的焦距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0.60<f2/(-f3)<2.00其中,f2:所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f3:所述第3透镜组的焦距。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1透镜组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成分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成分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1透镜组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成分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成分,所述第2透镜成分由负透镜与正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系统,其中,所述第1透镜组具备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成分和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成分,在所述第1透镜成分的玻璃透镜的像侧面通过树脂材料形成有非球面。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倍光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原健铃木刚司町田幸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