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条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条状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175683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条状制品(2)的方法,在其中,借助挤出单元(8)将材料挤出成型到条状制品(2)的芯(4)上作为具有预定的壁厚(W)的护套(6),在挤出单元(8)后方且在材料仍能变形期间将条状制品(2)沿运送方向(F)输送给成形单元(10),借助成形单元(10)拦截部分材料,并且从被拦截的材料在护套(6)上一体式地构成成形部分(12)。在此,以有利的方式通过对护套(6)的材料进行改形实现了对成形部分(10)的构造。此外,说明了一种以该方式制造的条状制品(2)以及一种适合于该方法的成形单元(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条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条状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条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条状制品。
技术介绍
往往那些通常借助挤压成型方法制造的并且尤其制造为连续品的纵向伸长的构件被称为条状制品。针对条状制品的示例是线缆和软管。线缆典型地包括内置的线缆芯和包围该线缆芯的护套,护套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在制造线缆时,在线缆上往往还施装另外的成形部分,像例如插塞器壳体、管口、密封部或它们的组合。这样的成形部分通常由塑料制成并且在此偶尔由与线缆的护套的材料类似的材料制成。在制造线缆期间,各个成形部分被紧固在该线缆上,尤其是该线缆的护套上。例如,推移上单独制成的管口或作为注塑成型件地浇注上插塞器壳体。所施装的成形部分与护套之间的连接部的密封性以及抗拉强度是特别普遍成问题的,特别是在对成形件仅进行推移或安放的情况下。而可靠的连接措施,像例如注塑包封或焊接花费比较高。软管往往多层地构造并且于是具有多个沿径向方向相继的层、覆层和/或护套。在典型的设计方案中,软管具有如下护套,其被施加到,尤其是挤出成型到位于护套内部的软管芯上。在此,软管芯典型地是空心的,因此包括空心腔,并且通常仍是充分地温度稳定和形状稳定的,以便作为核心输入部向挤压成型过程进行输送。软管芯于是充当用于已施加的护套的载体。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中使用到相应的软管,其例如被称为加强的软管或软管组件并且具有带有至少一个经挤出成型的护套的多层结构。在软管内部例如引导有电线路或介质软管。以如在上述的线缆中那样类似的方式,视应用而定而有意义的是,软管的护套设有附加的成形部分。在此,由原理引起地得到了相同的或至少类似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在该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说明一种改进的用于制造条状制品,尤其是线缆或软管的方法,该条状制品具有施装在其上的成形部分。在此,制造应尽可能简单并且尤其应同时确保成形部分与条状制品之间的尽可能好的密封性。此外,还应说明借助该方法制造的条状制品,尤其是线缆或软管。此外,应说明用于在该方法中使用的成形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通过具有权利要求21的特征的条状制品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26的特征的设备来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改进方案和变型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此有意义的是,与方法相结合的实施方案也适用于条状制品以及设备,并且反之亦然。该方法用于制造,尤其是连续制造条状制品,优选是线缆或软管。条状制品尤其是柔韧的,即能易弯曲的。在此,首先借助挤出单元将材料,例如塑料挤出成型到条状制品的芯或内体上,作为具有预定的壁厚的护套。因此,条状制品至少是两件式的,即具有芯和挤压成型到芯上的护套。挤压成型尤其以如下方式实现,即,至少区段式地使条状制品的芯尤其持续不断地被运送通过挤出单元的挤压头。将材料作为挤压物料输送给挤压头并且随后借助挤压头将材料涂覆成具有首先基本上是恒定的壁厚的优选是均匀的护套。在此,挤出单元还尤其具有挤压成型机,例如螺杆式挤压成型机,其提供作为挤压物料的材料。在挤出单元后方且在材料仍能变形期间,将条状制品沿运送方向输送给成形单元。尤其地,运送方向在此相应于条状制品所延伸的纵向方向。然后借助成形单元,使部分材料尤其沿着纵向方向被拦截。这尤其应被理解为,材料的该部分可以说是被扣留并且因此相对于剩余的材料发生移动或刮离。在此,部分材料首先一般尤其被理解为与被施加到芯上的整个材料有关的一部分。然后,在护套上由被拦截的材料一体式地构成成形部分。在材料被拦截的情况下,在成形单元之后的材料的壁厚减少,也就是说,尤其没有附加地材料被输送,而是应用了护套的已经离开挤压头的材料。在此,无需改变挤压成型设施的材料流。取而代之地,通过拦截将已经涂覆的材料可以说是进行在周围堆叠或在周围叠层。通过拦截,使得在被拦截的材料的区域中获得了比在挤压头后方紧接在涂覆好之后的壁厚更大的壁厚。于是,成形部分通常具有比紧接在挤压头后方的护套的额定直径更大的直径,其中,额定直径通过挤压头的通入口开口来提供。因此,适宜地,将成形单元沿运送方向与挤压头间隔开,从而在挤压头后方的拦截区域中并且尤其在成形单元之前和/或之内,对材料进行拦截。在此,材料尤其是超过挤压头的通入开口的直径地被拦截,也就是说,成形部分的直径大于额定直径,也就是大于紧接在将材料涂覆好之后的护套的壁厚。在挤压头与成形单元之间于是构造有间距。该间距优选在几个厘米,也就是说大约1厘米至10厘米,至几十个厘米,也就是说大约20cm至50cm,之间。替选地,间距是更大的并且在0.5m至5m之间。最佳的间距尤其与材料的硬化时间和条状制品的运送速度有关。利用本专利技术实现的重要的优点尤其在于,由于应用了护套的部分材料,而能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在条状制品上制成成形部分。有利地取消了通常是附加的、往往耗费高的方法步骤的单独的模制成型。取而代之地,在方法期间,通过如下方式使成形部分利用护套来制造,即,借助成形单元使在挤出单元后方仍能变形的材料承受改形过程。因此,为了建立成形部分,以有利的方式仅应用原本就已经存在于条状制品上的材料,从而适宜地无需输送附加的材料并且优选也不输送附加的材料。由此,也明显简化了对条状制品的制造。然而替选地,在成形单元中仍输送附加的材料,由此得到的至少一个优点在于,基于护套的可变形性,使得所输送的材料最佳地与护套的材料连接并且由此特别牢固且尤其材料锁合地(stoffschlüssig)与护套连接。另外的优点尤其在于,成形部分基于一体式的构造而特别紧密地紧固在护套上。在此,紧密尤其被理解为介质密封,也就是说,就气体和/或液体的侵入来说是密封的。代替单独地施装成形部分并紧接着与材料例如焊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成的成形部分以有利的方式由于原理引起而材料锁合地与护套连接。这方面尤其也从如下得到,即,针对成形部分有利地无需输送单独的材料,而是为了构成成形部分而使护套的已经存在的材料改形。因此,在整个方法期间,被拦截的材料优选地保持与护套的持续连接,也就是尤其不分离。因此,成形部分优选始终是护套的一部分,并且由此其结果是也特别牢固地与该护套连接。由此,尤其也改善了由成形部分和其余护套构成的系统的拉伸强度。为了以简单的方式由护套的材料构成成形部分,借助成形单元来拦截,也就是说尤其是拦挡或扣留部分材料,并且通常相对于芯尤其发生移动。为此,成形单元相对于条状制品进行运动并且以如下方式定位,即,使成形单元针对也相对于该成形单元进行运动的护套形成障碍。基于材料的可变形性,该材料被迫发生偏移,并且以该方式被拦截或在成形单元上堆积。于是,利用条状制品相对于成形单元的逐渐的相对运动,可以说是使得在条状制品上积聚了护套的部分材料,并且被用于构成成形部分。在合适的设计方案中,成形单元为此而移入到护套中,从而在随后运送穿过成形单元的纵向区段上刮蹭掉护套的一部分。于是,成形单元尤其是刮蹭单元,借助其刮蹭掉或刮离材料,也就是说通过刮蹭来拦截或截留。因此,通过拦截提供了用于构成成形部分的材料。由此,从原本的护套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取材料,然而优选无需将该材料完全分离,由此于是沿运送方向在成形单元后方相应地减少了护套的壁厚或者甚至完全除去护套。就这方面,成形单元于是尤其以如下方式满足了双重功能,即,借助成形单元一方面构成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制造条状制品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条状制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尤其是连续制造条状制品(2)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借助挤出单元(8)将材料挤出到所述条状制品(2)的芯(4)上作为具有预定的壁厚(W)的护套(6),‑在所述挤出单元(8)后方且在所述材料仍能变形期间,将所述条状制品(2)沿运送方向(F)输送给成形单元(10),‑借助所述成形单元(10)拦截部分材料,并且‑由被拦截的材料在所述护套(6)上一体式地构成成形部分(1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2 DE 102015209394.81.一种用于制造,尤其是连续制造条状制品(2)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借助挤出单元(8)将材料挤出到所述条状制品(2)的芯(4)上作为具有预定的壁厚(W)的护套(6),-在所述挤出单元(8)后方且在所述材料仍能变形期间,将所述条状制品(2)沿运送方向(F)输送给成形单元(10),-借助所述成形单元(10)拦截部分材料,并且-由被拦截的材料在所述护套(6)上一体式地构成成形部分(1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所述成形单元沿运送方向在挤压头后方的拦截区域中拦截部分材料。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拦截材料而闭合所述成形单元(10),并且在构成成形部分(12)之后打开所述成形单元。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周期性重复的纵向位置上构成多个成形部分(1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形单元(10)的成形腔(24)中容纳被拦截的材料并且构成成形部分(1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部分(12)通过用被拦截的材料填满成形腔(24)来构成。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成形单元(10),在条状制品(2)的纵向区段上完全除去护套(6)并且由此构成裸露区段(A3)。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裸露区段(A3)上紧接着对所述条状制品(2)进行集束。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成形单元(10)的多个成形巢(22)向一起引导来形成所述成形腔(24)。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拦截材料移动所述成形巢(22),并且所述成形巢(22)在向一起引导状态中形成所述成形腔(24)。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形巢(22)分别装配在转动元件(28)上,并且通过所述转动元件(28)的转动被向一起引导并且彼此分开地引导。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的成形巢(22)具有用以构成细长的成形部分(12)的弯曲的外轮廓(K)。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汀·恩斯特塞巴斯蒂安·戈斯约尔格·温泽尔
申请(专利权)人:莱尼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