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96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包括起吊平衡梁、起吊横梁、第一吊带、第二吊带以及卸扣;起吊平衡梁包括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耳板,耳板上设置有两个通孔,起吊横梁包括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限位板,第一吊带的两端分别通过卸扣与支撑梁两端的耳板连接,第二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耳板连接,第二吊带的另一端套合在横梁上且位于限位板的内侧。将第一吊带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支撑梁两端的耳板上,第一吊带的中部则由吊车吊钩吊起;起吊平衡梁的下方按需设置起吊横梁将壳体总成托起,而起吊横梁两端则分别通过第二吊带、卸扣连接于耳板上,整个工装吊具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宜对壳体总成进行平稳吊装。

A equipment hanger for hoisting of vehicle shell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
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针对一些大型车辆的壳体总成进行焊接后,常会发现壳体总成上未设置吊点。这种超重的壳体总成在运输周转时比较困难,常用的吊具、吊带一般需要配合起吊吊点才能平稳起吊,无法满足这种车辆壳体总成的吊装需求。因此,亟待提供一种结构简洁、使用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工装吊具,以针对前述车辆壳体总成类的设备进行平稳吊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包括起吊平衡梁、起吊横梁、第一吊带、至少两个第二吊带以及多个卸扣;所述起吊平衡梁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耳板,所述耳板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支撑梁两侧的通孔,所述起吊横梁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防止吊带滑脱的限位板,所述第一吊带的两端分别通过卸扣与支撑梁两端的耳板连接,所述第二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所述耳板连接,所述第二吊带的另一端套合在所述横梁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靠近所述限位板的内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直线排列的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对应安装有限位螺栓。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为弧形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为一组相对贴合固定在所述横梁的端部的周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的两端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耳板的中部卡持于所述U形开口内焊接于所述支撑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带包括涤纶套管以及贴合设置于所述涤纶套管内的芯纱,所述涤纶套管和所述芯纱之间填充有弹性纤维丝,所述第一吊带两端分别设置有吊环。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螺栓为全螺纹螺栓。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工装吊具包括起吊平衡梁、起吊横梁、第一吊带、至少两个第二吊带以及多个卸扣,通过在起吊平衡梁的支撑梁的两端设置耳板,在耳板两端又分别设置用于装配卸扣的通孔,可以将第一吊带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支撑梁两端的耳板上,第一吊带的中部则由吊车吊钩吊起;起吊平衡梁的下方按需设置至少一根起吊横梁,起吊横梁穿过车辆壳体总成上的承载孔位或置于壳体总成底部,用于将壳体总成托起,而起吊横梁两端则分别通过第二吊带、卸扣连接于对应的耳板上,起吊横梁上的限位板用于防止吊带滑脱发生安全事故。整个工装吊具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宜对无吊点的壳体总成进行平稳吊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起吊平衡梁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起吊平衡梁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支撑梁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起吊横梁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起吊横梁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起吊平衡梁端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工装吊具的吊装示意图;图8是图7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起吊平衡梁,1a、支撑梁,1b、耳板,1c、通孔,2、起吊横梁,2a、横梁,2b、限位板,3、第一吊带,4、第二吊带,5、卸扣,6、螺纹孔,7、U形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包括起吊平衡梁1、起吊横梁2、第一吊带3、至少两个第二吊带4以及多个卸扣5;其中,起吊平衡梁1包括支撑梁1a,支撑梁1a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耳板1b,耳板1b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于支撑梁两侧的通孔1c,起吊横梁2包括横梁2a,横梁2a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防止吊带滑脱的限位板2b,第一吊带3的两端分别通过卸扣5与支撑梁1a两端的耳板1b连接,第二吊带4的一端通过卸扣5与耳板1b连接,第二吊带4的另一端套合在横梁2a上且位于限位板2b的内侧。具体地,该工装吊具包括起吊平衡梁1、起吊横梁2、第一吊带3、至少两个第二吊带4以及多个卸扣5,通过在起吊平衡梁1的支撑梁1a的两端设置耳板1b,在耳板1b两端又分别设置用于装配卸扣5的通孔1c,可以将第一吊带3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在支撑梁1a两端的耳板1b上,第一吊带3的中部则由吊车吊钩吊起;起吊平衡梁1的下方按需设置至少一根起吊横梁2,起吊横梁2穿过车辆壳体总成上的承载孔位或置于壳体总成底部,用于将壳体总成托起,而起吊横梁2两端则分别通过第二吊带4、卸扣5连接于对应的耳板1b上,整个工装吊具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宜对无吊点的壳体总成进行平稳吊装。作为其中一种改进,上述横梁2a的靠近限位板2b的内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直线排列的多个螺纹孔6,螺纹孔6上对应安装有限位螺栓。优选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限位螺栓可以为全螺纹螺栓。具体地,该限位螺栓的设置用于在横梁2a上形成一组限位块,使壳体总成置于横梁2a上后,壳体总成的两侧由限位螺栓阻挡限位,防止壳体总成在吊装过程中左右滑移。作为另一种改进,上述限位板2b可以为弧形板,两个限位板2b为一组相对贴合固定在横梁2a的端部的周侧壁上。其中,限位板2b两两一组相对焊接在横梁2a上,保持对称,可以防止起吊时吊带脱落发生事故,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板2b之间存有间隙,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支撑梁1a的两端设置有U形开口7,耳板1b的中部卡持于U形开口7内焊接于支撑梁1a上。具体地,该U形开口7的尺寸较耳板1b的厚度略大,其开口深度较耳板1b的宽度略宽,便于将耳板1b插入该开口内进行焊接,焊接时对支撑梁和耳板的相交部位周圈焊接,焊缝表面应平整均匀。作为其中一种改进,上述第一吊带3可以包括涤纶套管以及贴合设置于涤纶套管内的芯纱,涤纶套管和芯纱之间填充有弹性纤维丝,并且第一吊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吊环。其中,芯纱可以是由高强度的第一纤维束和第二纤维束呈螺旋缠绕而成,第一纤维束可以是由相互螺旋缠绕的涤纶纤维线和聚乙烯纤维线组成,第二纤维束则可以是由相互螺旋缠绕的涤纶纤维线和聚酯纤维线,第一吊带表面涂覆有耐磨的树脂耐磨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平衡梁、起吊横梁、第一吊带、至少两个第二吊带以及多个卸扣;所述起吊平衡梁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耳板,所述耳板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支撑梁两侧的通孔,所述起吊横梁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防止吊带滑脱的限位板,所述第一吊带的两端分别通过卸扣与支撑梁两端的耳板连接,所述第二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所述耳板连接,所述第二吊带的另一端套合在所述横梁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平衡梁、起吊横梁、第一吊带、至少两个第二吊带以及多个卸扣;所述起吊平衡梁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耳板,所述耳板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于所述支撑梁两侧的通孔,所述起吊横梁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防止吊带滑脱的限位板,所述第一吊带的两端分别通过卸扣与支撑梁两端的耳板连接,所述第二吊带的一端通过卸扣与所述耳板连接,所述第二吊带的另一端套合在所述横梁上且位于所述限位板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壳体总成吊装的工装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靠近所述限位板的内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直线排列的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对应安装有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