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5010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包括造粒装置,造粒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转动的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转子和喷淋装置;筒体倾斜设置且顶面设置有进料口、底面设置有出料口,筒体内设置有L形抄板,L形抄板底边沿筒体底面相对运动、侧边沿筒体内壁相对滑动;转子与筒体转动的方向相反,转子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搅拌子,搅拌子以转轴为轴转动,搅拌子包括凹多边形的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搅拌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高差速多功能造粒装置,筒体和转子高差速旋转产生高剪切力,使得物料之间碰撞频率高,碰撞作用力强,物料与物料之间,物料与设备之间相互挤压,在挤压和团聚的共同作用下,物料之间相互结合形成颗粒。

Multifunction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single fertilizer produc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肥生产
,具体涉及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测土配方和机械施肥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围绕植物营养进行肥料设计日趋普遍,这些对肥料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求肥料配方多样化,颗粒强度高,颗粒密度和粒度均匀,中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各种抑制剂等均匀、有效分散等。这就要求复合肥生产系统能够满足配方适应性强、配方更换灵活、全程温度低、混合性能好、产品颗粒强度高等要求,并且要求该生产系统生产成本低。现有的复合肥造粒系统主要有团粒法、料浆法/半料浆法、熔融高塔法、挤压法这四种,这四种系统由于其工艺本身限制,均难以单独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复合肥生产系统提出的以上几点要求,且这几种系统,原料损耗高、设备投资大、生产能耗高,使得生产成本整体较高,不符合化工生产节本降耗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肥生产系统的配方适应性弱、配方更换不灵活、生产能耗高、混合性能差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造粒装置,所述造粒装置包括底座(1)和在底座(1)上转动的筒体(2);所述筒体(2)倾斜设置且顶面设置有进料口、底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筒体(2)内设置有L形抄板(5),所述L形抄板(5)底边沿筒体(2)底面相对运动、侧边沿筒体(2)内壁相对滑动;所述筒体(2)内设有转子(3)和喷淋装置(4),所述转子(3)与筒体(2)转动的方向相反,转子(3)包括转轴(31)和设置在转轴(31)上的搅拌子,所述搅拌子以转轴(31)为轴转动,搅拌子包括凹多边形的底板(32)和设置在底板(32)上表面的搅拌棒(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造粒装置,所述造粒装置包括底座(1)和在底座(1)上转动的筒体(2);所述筒体(2)倾斜设置且顶面设置有进料口、底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筒体(2)内设置有L形抄板(5),所述L形抄板(5)底边沿筒体(2)底面相对运动、侧边沿筒体(2)内壁相对滑动;所述筒体(2)内设有转子(3)和喷淋装置(4),所述转子(3)与筒体(2)转动的方向相反,转子(3)包括转轴(31)和设置在转轴(31)上的搅拌子,所述搅拌子以转轴(31)为轴转动,搅拌子包括凹多边形的底板(32)和设置在底板(32)上表面的搅拌棒(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用传送带连接的配料装置、造粒装置、抛光装置、筛分装置、冷却装置和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筛分装置包括成品出口、大颗粒出口和小颗粒出口,所述成品出口与冷却装置相连,大颗粒出口通过破碎装置与造粒装置相连、小颗粒出口直接与造粒装置相连,且各装置均与PLC控制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复合肥、单质肥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面与侧面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立盛勇周佩沙桐肖尧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成都研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