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新型车下电气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新型车下电气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磁悬浮列车,车下电气箱一般采取内、外箱结构,且背部装有传统的圆形连接器,实现电气箱与车体间电力、电信号传输。该种电气箱,存在以下不足:(1)电气箱的内箱与外箱采用抽插式结构,但是,二者间存在间隙,列车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由于惯性、加减速或急速过弯过程会造成电气箱发生位移,从而导致圆形连接器接触失效,从而产生连接瞬断或芯件电蚀等现象;(2)外箱上的连接器安装在背板上,且连接器与背板为一整体,中间无可拆卸的活动板,整体固定在车体上,由于不可局部拆卸,连接器的维护检修不方便;(3)散热片设置在电气箱的前部,采用风机冷却,但是,电气箱的电气设备安装在箱内底板上,底部的热量高,不直接通过散热片传导散热,散热效率低;(4)电气箱的锁杆与把手采用一体式设计,锁扣处虽占用空间小,但是锁舌厚度薄,与锁扣锁紧时容易造成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磁悬浮列车采取内、外箱结构的电气箱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新型车下电气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箱体(1)和外箱体(2),所述外箱体(2)能够容纳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内箱体(1),所述内箱体(1)通过导轨机构安装在外箱体(2)内,形成抽屉式结构,所述内箱体(1)的后端部通过浮动连接器与外箱体(2)实现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新型车下电气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箱体(1)和外箱体(2),所述外箱体(2)能够容纳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内箱体(1),所述内箱体(1)通过导轨机构安装在外箱体(2)内,形成抽屉式结构,所述内箱体(1)的后端部通过浮动连接器与外箱体(2)实现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新型车下电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1),包括内箱主体(101)、把手(102)、浮动插座(103)、插座面板(104)、橡胶密封条(118)、第一防插错功能键(105)、散热板(106)、尼龙导轨(107)和箱盖(108),所述尼龙导轨(107)为两组,分别安装在内箱主体(101)的两侧侧面板上,所述箱盖(108)固定在内箱主体(101)的上方,所述把手(102)为两组,呈左、右对称安装在内箱主体(101)的前面板前侧,所述散热板(106)安装在内箱主体(101)的底面板下方,所述插座面板(104)通过橡胶密封条(118)安装在内箱主体(101)的后面板后侧,所述浮动插座(103)安装在插座面板(104)上,所述第一防插错功能键(105)安装在内箱主体(101)的后面板后侧的浮动插座(103)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新型车下电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1)内的电气安装在内箱主体(101)的底面板上,所述内箱主体(101)采用型材焊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新型车下电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02)上安装有锁闭机构,所述锁闭机构用于实现内箱体(1)和外箱体(2)锁闭;所述锁闭机构,包括安装在把手(102)上的锁钩(109)、把手摇柄(110)、圆柱销(111)、锁扣(112)、弹簧(113)、螺钉垫圈(114)、尼龙塞(115)、橡胶垫(116)和紧定螺钉(117),所述锁钩(109)通过圆柱销(111)安装在把手(102)上,且锁钩(109)以圆柱销(111)为转动中心转动,所述锁钩(109)的钩头与把手(102)的头部所设的缺口形成钳口结构,所述锁钩(109)在转动过程中与外箱体(2)上的锁紧杆(201)配合,实现锁闭或解锁内箱体(1),所述把手摇柄(110)的一端部固定在锁钩(109)的后端,用于驱动锁钩(109)转动,所述把手摇柄(110)的另一端可陷入把手(102)的凹槽内,所述锁扣(112)通过螺钉垫圈(114)固定在凹槽的端部,用于释放或者锁紧把手摇柄(110),所述弹簧(113)套接在螺钉垫圈(114)上,所述尼龙塞(115)安装在把手(102)的头部,位于锁钩(109)的外侧孔内,用于增加锁钩(109)转动时的摩擦力,所述橡胶垫(116)安装在尼龙塞(115)外侧,用于提供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兵,施淼森,徐强,李春生,朱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