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丽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434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22:39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包括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开设的通口内均套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一侧的左右两端位于手持端内,且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持端左端套接有充电线头,所述充电线头的一端位于手持端内,且与固定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手持端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右侧。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手持端的改进,软垫的使用,使得在使用手持端时更加舒服,方便了对活动块的按压,通过对滑轨、伸缩杆和挤压弹簧的使用,使得活动块在按压下能够上下活动,从而能够稳定的带动卡杆进行上下活动,限位块的使用,能够将活动块进行限制。

A new energy car charging plug for new ener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energy for the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lug, including handheld terminal,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block set are the top end of the side surface and a bottom opening port and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movable block and is located in the end of the two hand respectively with the limiting block relative one en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hand,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thread, the charging head side and is located within the handheld terminal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herein the fixed connection through the other end of the tube wall and the right hand side extends to the right.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handheld terminal of the invention, the use of soft, make more comfortable in using a handheld terminal, convenient for pressing the movable block, the slide, telescopic rod and extrusion spring, the movable block in the press can move up and down, which can move up and down with the clamping rod stability the use of a block, and can limit the movable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设备逐渐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涉及制造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等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新能源汽车大部分为电动汽车,因此在使用中需要对汽车进行充电。常用的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直接将充电线的充电插头插进充电桩本体的输出端上,虽然操作简便,但是,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松动或者老化的现象,导致后期充电时,接触不稳定,使得汽车不能稳定的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插头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松动和老化的现象导致新能源汽车在充电式接触不稳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包括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开设的通口内均套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侧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手持端内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持端左端套接有充电线头,所述充电线头的一侧且位于手持端内与固定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手持端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右侧,所述固定连接管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通过伸缩杆与滑轨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滑块的另一侧与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贯穿滑轨内壁的另一侧并延伸至其外部与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右侧与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杆的另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贯穿滑轨内壁的一侧和手持端内壁右侧开设的活动槽并延伸至手持端的右侧,所述手持端上套接有软垫,且软垫的内侧壁与活动块的另一侧搭接,所述手持端的右端套接在充电桩本体一侧开设的插口内,所述插口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插头插孔,所述固定连接管的右端套接在插头插孔内,且固定连接管的输入端与充电桩本体的输出端搭接,所述插口内壁的一侧且位于插头插孔的上下方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杆的另一端插接在卡槽内。优选的,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挤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滑轨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为与滑块一侧的中部,且伸缩杆的顶部位于滑轨内壁一侧的中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位于滑块另一侧的中部,且固定杆的另一侧端位于活动块一侧的中部。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管的一侧位于充电线头一侧的中部,且固定来年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手持端内壁一侧的中部。优选的,所述插口内壁一侧的直径为手持端一侧圆心到软垫侧表面最短距离的四分之五,且插头插孔开设在插口内一侧的中部。(三)有益效果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专利技术通过对手持端的改进,软垫的使用,使得在使用手持端时更加舒服,方便了对活动块的按压,通过对滑轨、伸缩杆和挤压弹簧的使用,使得活动块在按压下能够上下活动,从而能够稳定的带动卡杆进行上下活动,限位块的使用,能够将活动块进行限制,从而保证了活动块不会脱离手持端。(2)、专利技术通过对充电桩本体的改进,插口的开设,能够将手持端插入插口内,卡杆与卡槽的使用,能够达到卡杆卡接在卡槽内,使得手持端能够牢固的在插口内被卡住,插头插孔位于插口内,使得在操作时,避免带电端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结构正面剖视图;图2为专利技术结构手持端的侧视图。图中:1手持端、2活动块、3限位块、4充电线头、5固定连接管、6滑轨、7滑块、8伸缩杆、9挤压弹簧、10固定杆、11软垫、12卡杆、13充电桩本体、14插口、15活动槽、16插头插孔、17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包括手持端1,手持端1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开设的通口内均套接有活动块2,活动块2侧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手持端1内分别与两个限位块3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手持端1左端套接有充电线头4,通过对充电线头4的使用,充电线头4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端通过电线电连接,充电线头4的一侧且位于手持端1内与固定连接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对固定管5的设置,固定管5内设置有电线,保证了电流能够进入新能源汽车,从而保证了固定管5能够保证保护电线,固定连接管5的另一端贯穿手持端1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右侧,固定连接管5的一侧位于充电线头4一侧的中部,且固定来年接管5的另一端贯穿手持端1内壁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管5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6,滑轨6内套接有滑块7,滑块7的一侧通过伸缩杆8与滑轨6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伸缩杆8的顶部为与滑块7一侧的中部,且伸缩杆8的顶部位于滑轨6内壁一侧的中部,通过将伸缩杆8的顶部为与滑块7一侧的中部,且将伸缩杆8的顶部位于滑轨6内壁一侧的中部,保证了滑块7、伸缩杆8和滑轨6之间能够稳定的活动,进而能够顺利的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操作,伸缩杆8上套接有挤压弹簧9,挤压弹簧9的一端与滑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挤压弹簧9的另一端与滑轨6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7的另一侧与固定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杆10的另一端贯穿滑轨6内壁的另一侧并延伸至其外部与活动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10的一端位于滑块7另一侧的中部,且固定杆10的另一侧端位于活动块2一侧的中部,通过将固定杆10的一端位于滑块7另一侧的中部,且将固定杆10的另一侧端位于活动块2一侧的中部,使得活动块2在被挤压时能够稳定的通过固定,10挤压压力弹簧,从而使得充电时更加方便操作手持端1,滑块7的右侧与卡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杆12的另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贯穿滑轨6内壁的一侧和手持端1内壁右侧开设的活动槽15并延伸至手持端1的右侧,手持端1上套接有软垫11,且软垫11的内侧壁与活动块2的另一侧搭接,通过对手持端1的改进,软垫11的使用,使得在使用手持端1时更加舒服,方便了对活动块2的按压,通过对滑轨6、伸缩杆8和挤压弹簧9的使用,使得活动块2在按压下能够上下活动,从而能够稳定的带动卡杆12进行上下活动,限位块3的使用,能够将活动块2进行限制,从而保证了活动块2不会脱离手持端1,手持端1的右端套接在充电桩本体13一侧开设的插口14内,插口14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插头插孔16,插口14内壁一侧的直径为手持端1一侧圆心到软垫11侧表面最短距离的四分之五,且插头插孔16开设在插口14内一侧的中部,通过将插口14内壁一侧的直径设置为手持端1一侧圆心到软垫11侧表面最短距离的四分之五,能够保证手持端1稳定的进入插口14内,且将插头插孔16开设在插口14内一侧的中部,从而保证了固定连接管5能够插入插头插孔16内,固定连接管5的右端套接在插头插孔16内,且固定连接管5的输入端与充电桩本体13的输出端搭接,插口14内壁的一侧且位于插头插孔16的上下方均开设有卡槽17,卡杆12的另一端插接在卡槽17内,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包括手持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开设的通口内均套接有活动块(2),所述活动块(2)侧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手持端(1)内分别与两个限位块(3)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持端(1)左端套接有充电线头(4),所述充电线头(4)的一侧且位于手持端(1)内与固定连接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管(5)的另一端贯穿手持端(1)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右侧,所述固定连接管(5)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6),所述滑轨(6)内套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侧通过伸缩杆(8)与滑轨(6)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8)上套接有挤压弹簧(9),所述滑块(7)的另一侧与固定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的另一端贯穿滑轨(6)内壁的另一侧并延伸至其外部与活动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的右侧与卡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杆(12)的另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贯穿滑轨(6)内壁的一侧和手持端(1)内壁右侧开设的活动槽(15)并延伸至手持端(1)的右侧,所述手持端(1)上套接有软垫(11),且软垫(11)的内侧壁与活动块(2)的另一侧搭接,所述手持端(1)的右端套接在充电桩本体(13)一侧开设的插口(14)内,所述插口(14)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插头插孔(16),所述固定连接管(5)的右端套接在插头插孔(16)内,且固定连接管(5)的输入端与充电桩本体(13)的输出端搭接,所述插口(14)内壁的一侧且位于插头插孔(16)的上下方均开设有卡槽(17),所述卡杆(12)的另一端插接在卡槽(1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包括手持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开设的通口内均套接有活动块(2),所述活动块(2)侧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手持端(1)内分别与两个限位块(3)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持端(1)左端套接有充电线头(4),所述充电线头(4)的一侧且位于手持端(1)内与固定连接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管(5)的另一端贯穿手持端(1)内壁的右侧并延伸至其右侧,所述固定连接管(5)侧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6),所述滑轨(6)内套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侧通过伸缩杆(8)与滑轨(6)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8)上套接有挤压弹簧(9),所述滑块(7)的另一侧与固定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的另一端贯穿滑轨(6)内壁的另一侧并延伸至其外部与活动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的右侧与卡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杆(12)的另一端从左到右依次贯穿滑轨(6)内壁的一侧和手持端(1)内壁右侧开设的活动槽(15)并延伸至手持端(1)的右侧,所述手持端(1)上套接有软垫(11),且软垫(11)的内侧壁与活动块(2)的另一侧搭接,所述手持端(1)的右端套接在充电桩本体(13)一侧开设的插口(14)内,所述插口(14)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插头插孔(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王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