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轴电机及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689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轴电机及无人飞行器,包括安装板、主轴、第一电机总成、第二电机总成、第一浆座和第二浆座,第一电机总成包括与安装板连接的第一轴承座、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硅钢片、与主轴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机壳、安装在第一机壳内的第一磁体和连接在轴承座与主轴之间的第一轴承组,第一磁体位于第一硅钢片的周向上,第二电机总成包括第二机壳、与安装板连接的第二轴承座、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硅钢片、连接在第二机壳和主轴之间的第二轴承组和安装在第二机壳内的第二磁体,第二磁体位于第二硅钢片的周向上,第一浆座和第二浆座分别与主轴的第二端、第二机壳连接。该共轴电机及无人飞行器均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轴电机及无人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
,具体地说,是涉及无人飞行器用的共轴电机以及安装有该共轴电机的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载荷较大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大部分是采用X8式结构,以提高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起飞重量。具体地,此类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具有八旋翼,且八旋翼呈双层共轴布置,即此类多旋翼无人飞行器采用四个支撑臂,每一个支撑臂的末端均安装有两个共轴设置,且上下朝向相反的旋翼,并且,两个旋翼反向旋转,以相互抵消反扭矩。但是,由于同一支撑臂的两个旋翼需要通过两台电机进行驱动,使得在对电机进行安装时,增加了电机的安装难度,并且,位于支撑臂下方的旋翼容易与支撑臂产生干扰,进而对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性能产生一定的干扰。此外,由于旋翼的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而要保证同一支撑臂的两个旋翼呈共轴线布置,其实际操作是通过调节驱动两个旋翼的两台电机的驱动轴呈共轴线设置。而由于两台电机是分别单独安装在支撑臂的上下方,使得实际在对两台电机进行安装时,两台电机的驱动轴的同心度难以保证,往往会存在较大的安装误差,导致旋翼在工作时容易上下摆动,进而对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同心度高的共轴电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共轴电机同心度高的无人飞行器。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共轴电机,其中,包括安装板、主轴、第一电机总成、第二电机总成、第一浆座和第二浆座,安装板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主轴穿过第一通孔,第一电机总成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硅钢片、第一机壳、第一磁体和第一轴承组,第一轴承座与安装板的第一面固定连接,第一硅钢片固定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第一机壳与主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磁体固定安装在第一机壳内,且第一磁体位于第一硅钢片的周向上,第一轴承组连接在第一轴承座与主轴之间,第二电机总成包括第二机壳、第二轴承座、第二硅钢片、第二轴承组和第二磁体,第二轴承座与安装板的第二面固定连接,第二硅钢片固定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第二轴承组连接在第二机壳和主轴之间,第二磁体固定安装在第二机壳内,且第二磁体位于第二硅钢片的周向上,第一浆座与主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浆座与第二机壳固定连接,第一机壳的重心、第二机壳的重心、第一浆座的重心和第二浆座的重心均位于主轴的轴线上。由上可见,本技术通过对共轴电机的设置和结构设计,使得第一电机总成和第二电机总成集成在一根轴上,进而使得第一电机总成的驱动轴和第二电机总成的驱动轴能够保证较高的同心度,而安装板用于为第一电机总成和第二电机总成提供安装位置,且安装板还用于共轴电机与无人飞行器的机架进行连接。此外,共轴电机在完成封装时,其第一电机总成的驱动轴和第二电机总成的驱动轴的同心度已完成了校正,使得第一电机总成的驱动轴和第二电机总成的驱动轴具有较高的同心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对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同一支撑臂的两个旋翼的电机进行安装时,只需安装一个共轴电机而无需分别安装两台电机,既简化了安装步骤,又能够提高同一支撑臂的两个旋翼的同轴度,避免两个旋翼在工作时出现上下摆动的情况。可见,本技术提供的共轴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且同心度高的优点。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浆座包括第一浆托和第一压板,第一浆托套装在主轴的第二端上,第一压板与第一浆托固定连接。由上可见,第一浆托用于承载旋翼,第一压板用于对旋翼进行固定,并将旋翼压合在第一浆托上。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浆托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浆座还包括托芯,托芯连接在主轴和第一浆托之间,且托芯位于第二通孔内。由上可见,将托芯设置在第一浆托和主轴之间,能够提高第一浆托与主轴的同心度。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浆座包括第二浆托和第二压板,第二浆托与第二机壳固定连接,第二压板与第二浆托固定连接。由上可见,第二浆托用于承载旋翼,第二压板用于对旋翼进行固定,并将旋翼压合在第二浆托上。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轴承座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盲槽和第二盲槽,第一轴承组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位于第一盲槽内,第一轴承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一盲槽的底部、第一机壳邻接,第二轴承位于第二盲槽内,第二轴承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二盲槽的底部、安装板的第一面邻接。由上可见,第一盲槽用于容纳第一轴承,并且,第一盲槽通过结合第一机壳对第一轴承进行固定,防止第一轴承相对于主轴滑动,同理地,第二盲槽用于容纳第二轴承,并且,第二盲槽通过结合安装板对第二轴承进行固定,防止第二轴承相对于主轴滑动。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机壳的中部设置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盲槽和第四盲槽,第二轴承组包括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三轴承位于第三盲槽内,第三轴承的第一端与第三盲槽的底部邻接,第四轴承位于第四盲槽内,第四轴承的第一端与第四盲槽的底部邻接。由上可见,第三盲槽用于容纳第三轴承并对第三轴承进行限位,防止第三轴承相对于主轴滑动,同理地,第四盲槽用于容纳第四轴承并对第四轴承进行限位,防止第四轴承相对于主轴滑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共轴电机还包括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第一挡圈卡合在主轴上,且第一挡圈与第三轴承的第二端邻接,第二挡圈卡合在主轴上,且第二挡圈与第四轴承的第二端邻接。由上可见,第一挡圈用于对第三轴承进行定位和固定,防止第三轴承沿主轴的轴向进行滑动,提高了第三轴承与第二机壳、主轴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同理地,第二挡圈用于对第四轴承进行定位和固定,防止第四轴承沿主轴的轴向进行滑动,提高了第四轴承与第二即可、主轴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轴承和第四轴承均为角接触球轴承。由上可见,角接触球轴承具有较强的单向轴向抗拉性,使用角接触球轴承作为第一轴承和第四轴承,能够有效的提高共轴电机的轴向抗拉性能,并大幅度提高第一轴承和第四轴承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硅钢片设置有24个开口向内的第一嵌线槽,第一嵌线槽包括第一槽孔和第一槽口,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槽孔之间形成第一槽条,第二硅钢片设置有24个开口向内的第二嵌线槽,第二嵌线槽包括第二槽孔和第二槽口,且相邻的两个第二槽孔之间形成第二槽条,第一磁体包括28片第一磁瓦,28片第一磁瓦沿第一机壳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磁体包括28片第二磁瓦,28片第二磁瓦沿第二机壳的周向均匀分布。由上可见,第一硅钢片和第二硅钢片均设置有24个嵌线槽,提高了电机的极数,有利于降低电机的转速,提高共轴电机的扭力,而在第一机壳内设置28片第一磁瓦,使28片第一磁瓦与第一硅钢片进行配合,进而降低共轴电机的转速,提高共轴电机的扭力,同理地,在第二机壳内设置28片第二磁瓦,使28片第二此外与第二硅钢片进行配合,进而降低共轴电机的转速,提高共轴电机的扭力。为了实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多个支撑臂,其中,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共轴电机,所述共轴电机包括安装板、主轴、第一电机总成、第二电机总成、第一浆座和第二浆座,安装板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安装板与支撑臂的端部连接,主轴穿过第一通孔,第一电机总成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硅钢片、第一机壳、第一磁体和第一轴承组,第一轴承座与安装板的第一面固定连接,第一硅钢片固定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共轴电机及无人飞行器

【技术保护点】
共轴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主轴,所述主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一电机总成,所述第一电机总成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硅钢片、第一机壳、第一磁体和第一轴承组,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硅钢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主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壳内,且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第一硅钢片的周向上,所述第一轴承组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主轴之间;第二电机总成,所述第二电机总成包括第二机壳、第二轴承座、第二硅钢片、第二轴承组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硅钢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组连接在所述第二机壳和所述主轴之间,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机壳内,且所述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硅钢片的周向上;第一浆座,所述第一浆座与所述主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浆座,所述第二浆座与所述第二机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壳的重心、所述第二机壳的重心、所述第一浆座的重心和所述第二浆座的重心均位于所述主轴的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共轴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主轴,所述主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一电机总成,所述第一电机总成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硅钢片、第一机壳、第一磁体和第一轴承组,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硅钢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机壳与所述主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机壳内,且所述第一磁体位于所述第一硅钢片的周向上,所述第一轴承组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主轴之间;第二电机总成,所述第二电机总成包括第二机壳、第二轴承座、第二硅钢片、第二轴承组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硅钢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承组连接在所述第二机壳和所述主轴之间,所述第二磁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机壳内,且所述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第二硅钢片的周向上;第一浆座,所述第一浆座与所述主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浆座,所述第二浆座与所述第二机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壳的重心、所述第二机壳的重心、所述第一浆座的重心和所述第二浆座的重心均位于所述主轴的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座包括:第一浆托,所述第一浆托套装在所述主轴的第二端上;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浆托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托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浆座还包括托芯,所述托芯连接在所述主轴和所述第一浆托之间,且所述托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浆座包括:第二浆托,所述第二浆托与所述第二机壳固定连接;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浆托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盲槽和第二盲槽;所述第一轴承组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第一盲槽内,所述第一轴承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盲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机壳邻接;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第二盲槽内,所述第二轴承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盲槽的底部、所述安装板的第一面邻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壳的中部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盲槽和第四盲槽;所述第二轴承组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第三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应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双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