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5364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染料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I),a+b+c=3.5,其中,CuPc、M、n、X、R1、R2、R3和R4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活性染料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其分子内含有黄色和蓝色双发色体,可直接实现分子内配色,彻底解决了染料复配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且耐日晒牢度性能优异,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A light green pyridone reactive dye compoun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染料及其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分子内配色的含有黄色和蓝色的双发色体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活性染料具有色泽鲜艳,色谱齐全,湿处理牢度优良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纤维素纤维以及蛋白质纤维的染色及印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款式、颜色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绿色染料多是由两种或三种染料复配制得,但由于复配染料溶解性、在染色时对纤维的直接性、遇碱固色的反应性等性能差异,造成染色时稳定性差、易染花、头尾差大。例如活性蓝色系的酞菁结构染料,其分子由四个异吲哚结合组成,并与铜形成络合物,共平面性良好,但由于分子量大,在纤维中的扩散性能较差,在与黄色染料进行拼色时经常会出现配伍性差等问题(参考文献:杨晓红.活性翠蓝与活性黄拼染的配伍性能[J].印染,2007,33(14):18-21.)。因此,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急需被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通过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I):其中:CuPc所代表的结构如式(II)所示;a+b+c=3.5;M选自H、Na和K;n选自1和2的整数;R1选自-H、-OCH3和-SO2Y;R2选自-SO2Y和-H;其中,Y选自-CH2CH2OSO3M、-CH=CH2和-CH2CH2OH;R3选自-H、-SO3M、-OCH3、-COOM和-OH;X选自-Cl和-F;R4选自-CH3和-CH2CH3。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晒翠绿色吡啶酮活性染料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氯磺化反应在40℃下,将铜酞菁粉末缓慢(半小时内)加至氯磺酸中,搅拌30min后升温至135~140℃,维持反应3h;降温至80℃,并在2h内滴加氯化亚砜,再升温至90℃,保温2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边搅拌边倒入至冰水中,析出沉淀;静置、过滤,滤饼用冰水洗至中性,得到铜酞菁磺酰氯滤饼,备用;(b)一次缩合反应将二氨基苯磺酸衍生物加水溶解,调节pH值为6,再与均三嗪衍生物进行一次缩合反应,控制温度及pH值,反应结束后得到一缩物溶液;(c)重氮化反应维持步骤(b)的一缩物溶液为0~5℃,并加入浓盐酸,然后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氨基磺酸,得到重氮盐溶液;(d)偶合反应将吡啶酮衍生物加水溶解,调节pH值为6~7,再将步骤(c)的重氮盐溶液滴加至溶解的吡啶酮衍生物中,保持pH值为6~7,温度控制在5~10℃,反应1~2h,得到偶合溶液;(e)二次缩合反应将对苯二胺加水溶解,并调节pH值为6~7,然后在其中滴加步骤(d)的偶合溶液,pH值保持6~7,反应温度为45~50℃,反应3~4h,得到二缩物溶液;(f)三次缩合反应将步骤(a)的铜酞菁磺酰氯滤饼加水打浆,并调节pH值为6~7,再向其中加入β-硫酸酯基乙基砜衍生物和步骤(e)的二缩物溶液,反应温度为45~50℃,pH值保持6~7,反应7~8h;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轩刘卫斌张凤第程翠云周雷云章燕琴李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俪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