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22623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3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打磨单元和筛分单元,打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打磨腔,相邻两个打磨腔互相套接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任一打磨腔上设有进砂口,进砂口通过进砂管延伸至最外一层打磨腔外部,且每个进砂管上设有开关阀;以及驱动打磨腔转动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筛分单元,筛分单元包括套设于最外一层打磨腔外侧的筛沙网,筛沙网与打磨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相互套接的至少两个打磨腔对废砂进行旋转打磨,便于将废砂进行分散,提高废砂之间的碰撞摩擦几率,提高废砂的打磨效率;筛沙网与打磨腔同心球状结构设置,打磨腔内嵌在筛沙网内,打磨后的废砂直接流入筛沙网内进行筛分,结构简单方便。

A foundry waste sand grinding and recove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生产铸件的大国,铸件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其中砂型铸造在铸造业中占绝大部分,我国每生产一吨合格铸件可产生约1.2吨废砂,而废砂的再利用率只有20%-30%,其余大部分会被丢弃,一方面会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废砂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废砂再生就是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手段去除废砂颗粒表面附着的惰性膜,使废砂的各种工艺性能得到恢复的一种废砂处理工艺。但传统的废砂再生装置制作复杂、成本较高,处理废砂速度较慢,采用化学方法也有产生化学污染的风险,因此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废砂再生物理处理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打磨效率高且处理速度快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包括打磨单元,所述打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打磨腔,相邻两个所述打磨腔互相套接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任一所述打磨腔上设有进砂口,所述进砂口通过进砂管延伸至最外一层所述打磨腔外部,且每个所述进砂管上设有开关阀;以及驱动所述打磨腔转动的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打磨腔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打磨腔、第二打磨腔和第三打磨腔,所述第一打磨腔、第二打磨腔和第三打磨腔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打磨腔、第二打磨腔和第三打磨腔为同心球状结构。进一步的,还包括筛分单元,所述筛分单元包括套设于最外一层所述打磨腔外侧的筛沙网,所述筛沙网与所述打磨腔固定连接,且所述筛沙网对应每个所述进砂管的位置设有物料口,所述物料口处设有可以开关所述物料口的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筛沙网一端通过旋转轴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弹性支撑于固定平台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振动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平台通过固定支架支撑,所述固定平台的上表面对应所述筛分单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下侧设置用于收集所述筛沙网内废砂的收集箱。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封闭所述打磨单元和筛分单元的罩体,所述罩体顶部设有进料口,以及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料口的进料门。进一步的,相邻所述打磨腔相对的腔壁上以及最内层所述打磨腔的内壁上设有磨砂层,所述打磨腔的内壁和外壁之间固定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的电池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打磨腔、第二打磨腔和第三打磨腔内部均设置有多个磨砂球,所述磨砂球的摩擦系数为0.6-0.8,所述磨砂球直径为5-10mm。进一步的,所述进砂管远离所述进砂口一侧的管口为喇叭口。本技术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中,采用相互套接的至少两个打磨腔对废砂进行旋转打磨,便于将废砂进行分散,提高废砂之间的碰撞摩擦几率,可提高废砂的打磨效率。(2)本技术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中,筛沙网与打磨腔同心球状结构设置,打磨腔内嵌在筛沙网内,打磨后的废砂直接流入筛沙网内进行筛分,结构简单方便。(3)本技术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振动筛分过程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弹性支撑的设计加大了筛沙网的振动幅度,大大提高其振动筛分效率。(4)本技术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中,磨砂层、磨砂球以及电热丝的设计进一步加快了对废砂的打磨效率,有利于废砂表面惰性膜的去除。(5)本技术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打磨单元和筛分单元一体设置,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实现了对废砂表面惰性膜的去除,实现了废弃资源的二次利用,并减少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内A-A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打磨腔、2-第二打磨腔、3-第三打磨腔、4-连接杆、5-进砂口、6-进砂管、7-开关阀、8-筛沙网、9-物料口、10-门、11-驱动电机、12-旋转轴、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固定平台、16-振动器、17-固定支架、18-通孔、19-收集箱、20-罩体、21-进料口、22-进料门、23-磨砂层、24-加热丝、25-电池、26-喇叭口、27-套筒、28-弹簧、29-挡片、30-蝶形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包括打磨单元,所述打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打磨腔,相邻两个所述打磨腔互相套接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任一所述打磨腔上设有进砂口,所述进砂口通过进砂管延伸至最外一层所述打磨腔外部,且每个所述进砂管上设有开关阀;以及驱动所述打磨腔转动的驱动装置。采用相互套接的至少两个打磨腔对废砂进行旋转打磨,便于将废砂进行分散,提高废砂之间的碰撞摩擦几率,进一步提高打磨效率。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打磨单元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打磨腔1、第二打磨腔2和第三打磨腔3,第一打磨腔1、第二打磨腔2和第三打磨腔3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杆4固定连接,第一打磨腔1、第二打磨腔2和第三打磨腔3为同心球状结构。任一打磨腔上设有进砂口5,进砂口5通过进砂管6延伸至最外一层打磨腔外部,且每个进砂管6上设有开关阀7;以及驱动打磨腔转动的驱动装置。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还包括筛分单元,筛分单元的结构不唯一,其可以设置为位于打磨单元下侧水平设置的筛沙网,当打磨完毕后,驱动装置驱动各打磨腔的进砂管6转动至正对筛沙网的上侧即可,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废砂在筛沙网上堆积影响筛沙效率,因此,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如图1所示,筛分单元包括套设于最外一层打磨腔外侧的筛沙网8,筛沙网8与打磨腔固定连接,且筛沙网8对应每个进砂管6的位置设有物料口9,物料口9处设有可以开关物料口9的门10。更具体的,门10的一侧铰接在物料口9一端,另一侧通过挡片29使用蝶形螺栓30与筛沙网8固定,锁紧结构保证了筛分过程的安全性。筛沙网8与三个打磨腔为同心球状结构,打磨腔的进砂管6延伸至第一打磨腔1与筛沙网8之间,废砂经打磨单元打磨完全后,打开进砂管6上的开关阀7,通过驱动装置控制打磨腔旋转,各打磨腔内的废砂可分别通过进砂管6排至筛沙网8与第一打磨腔1之间,使废砂进入筛分单元。该装置将打磨单元与筛分单元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1,筛沙网8一端通过旋转轴12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支架13上,另一端与驱动电机11的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单元,所述打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打磨腔,相邻两个所述打磨腔互相套接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任一所述打磨腔上设有进砂口,所述进砂口通过进砂管延伸至最外一层所述打磨腔外部,且每个所述进砂管上设有开关阀;以及驱动所述打磨腔转动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单元,所述打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打磨腔,相邻两个所述打磨腔互相套接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任一所述打磨腔上设有进砂口,所述进砂口通过进砂管延伸至最外一层所述打磨腔外部,且每个所述进砂管上设有开关阀;以及驱动所述打磨腔转动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腔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打磨腔、第二打磨腔和第三打磨腔,所述第一打磨腔、第二打磨腔和第三打磨腔之间分别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打磨腔、第二打磨腔和第三打磨腔为同心球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筛分单元,所述筛分单元包括套设于最外一层所述打磨腔外侧的筛沙网,所述筛沙网与所述打磨腔固定连接,且所述筛沙网对应每个所述进砂管的位置设有物料口,所述物料口处设有可以开关所述物料口的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废砂打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筛沙网一端通过旋转轴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支架上,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