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板水养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805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轨道板水养池,包括池体、安装在池体左侧内壁上端的安装座、固定于池体右侧内壁上端的搭接座及连接安装座及搭接座的固定杆;搭接座与安装座的位置相对应,固定杆的一端与安装座通过销轴连接,另一端搭接在搭接座上;池体底板上设有轨道板支撑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轨道板水养池结构设计合理,轨道板立放于池体内,相邻的轨道板之间由固定杆隔开,避免了轨道板叠放导致的碰撞破损,同时还在板与板之间提供了水流流动通道,确保轨道板表面浸润效果好,还能够通过水流将板与板之间存留的杂质污物带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板水养池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轨道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板水养池。
技术介绍
双向先张预应力轨道板主要生产工序包括模板清理、钢筋骨架入模、预应力钢筋张拉、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轨道板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放张、脱模、封锚和水养等工序,其中水养工序需要将脱模后的轨道板在水中养护3天以上,且保证水养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现有的水养装置结构简陋,仅为一个可以放置轨道板的池体,池体内放满养护用水,同时在养护过程中监测池内水温,放置在池内的多个轨道板之间叠放,相互接触,容易使轨道板相互碰撞,导致轨道板表面破损,同时由于轨道板之间的距离过近,水流无法顺畅的流过轨道板的表面,轨道板表面浸湿效果不好,还容易导致板与板之间存留杂质污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轨道板水养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养池内轨道板相互叠放导致的碰撞破损、轨道板表面浸湿效果不好、板与板之间易存留杂质污物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板水养池,包括长方体结构的池体、轨道板固定机构及轨道板支撑机构;所述池体内腔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池体侧壁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轨道板水养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板水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结构的池体(1)、轨道板固定机构及轨道板支撑机构;所述池体(1)内腔设有温度传感器(2),所述池体(1)侧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轨道板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3)、固定杆(4)及搭接座(5);所述安装座(3)有多个,均沿前后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等距安装在所述池体(1)左侧内壁的上端,相邻的安装座(3)之间的距离稍大于轨道板的厚度;所述搭接座(5)有多个,均固定于所述池体(1)右侧内壁的上端并与所述安装座(3)的位置一一对应;每组相对应的所述安装座(3)与所述搭接座(5)之间均设有所述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左端通过销轴与所述安装座(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板水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结构的池体(1)、轨道板固定机构及轨道板支撑机构;所述池体(1)内腔设有温度传感器(2),所述池体(1)侧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水管及出水管;所述轨道板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3)、固定杆(4)及搭接座(5);所述安装座(3)有多个,均沿前后方向在同一水平面上等距安装在所述池体(1)左侧内壁的上端,相邻的安装座(3)之间的距离稍大于轨道板的厚度;所述搭接座(5)有多个,均固定于所述池体(1)右侧内壁的上端并与所述安装座(3)的位置一一对应;每组相对应的所述安装座(3)与所述搭接座(5)之间均设有所述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左端通过销轴与所述安装座(3)连接,所述固定杆(4)可以所述销轴为基点向上旋转,所述固定杆(4)的右端搭接在所述搭接座(5)上;所述轨道板支撑机构包括数条由左至右固定于所述池体(1)底板上的轨道板支撑底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板水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支撑底座(6)为长条结构,其前后两端与所述池体(1)的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峰谢铁桥谢志礼谢志安谢志杰闫崇健谢铁根杨振环许正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