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或其他生物的行为、思想的机械设备。目前,机器人作为一种高智能的设备常见于智能家居、自动化生产车间、实验室等场合当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机器人为人形态机器人,人形态机器人是根据人体结构而设计出的一款机器人,其大体构造几乎与人体完全一致。人形态机器人在外观上越接近人体,外观效果越好。然而,现有技术当中,目前的人形态机器人通常采用共用底盘来做为行走动力系统,即人形态机器人的双腿设置在一个动力底盘上,这样虽然外观上是双足,但实际上没有达到双足的效果,外观效果差。同时,目前的人形态机器人在前行过程中的防撞检测,是靠共用底盘上的圆形防撞机构,这样不能真正模拟出双足情况下的碰撞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观效果好的机器人。一种机器人,包括两个机械腿,还包括两个足部底盘,每个所述机械腿设置在一个所述足部底盘上,所述足部底盘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碰撞检测组件及滑移组件,所述碰撞检测组件包括碰撞条、至少一轻触开关及至少一弹性元件,所述轻触开关及所述弹性元件均设于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包括两个机械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足部底盘,每个所述机械腿设置在一个所述足部底盘上,所述足部底盘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碰撞检测组件及滑移组件,所述碰撞检测组件包括碰撞条、至少一轻触开关及至少一弹性元件,所述轻触开关及所述弹性元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碰撞条设于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末端及所述轻触开关的压感部位分别与所述碰撞条相互抵靠;所述轻触开关与对应的所述滑移组件电性连接,当所述碰撞条被障碍物碰撞而挤压所述轻触开关的压感部位时,所述轻触开关发出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滑移组件远离所述障碍物移动,当远离所述障碍物时,所述弹性元件驱使所述碰撞条恢复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包括两个机械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足部底盘,每个所述机械腿设置在一个所述足部底盘上,所述足部底盘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碰撞检测组件及滑移组件,所述碰撞检测组件包括碰撞条、至少一轻触开关及至少一弹性元件,所述轻触开关及所述弹性元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碰撞条设于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弹性元件的自由末端及所述轻触开关的压感部位分别与所述碰撞条相互抵靠;所述轻触开关与对应的所述滑移组件电性连接,当所述碰撞条被障碍物碰撞而挤压所述轻触开关的压感部位时,所述轻触开关发出控制信号,以使所述滑移组件远离所述障碍物移动,当远离所述障碍物时,所述弹性元件驱使所述碰撞条恢复自然状态从而断开所述轻触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条呈“C”形,所述碰撞条包括限位板及碰撞板,所述碰撞板包括碰撞部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由所述碰撞部的顶部朝向一侧延伸而成,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碰撞板的底部,且与所述限位部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条还包括一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于所述碰撞部的外侧表面上,所述防护板由橡胶材质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扣合连接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顶盖及环设于所述顶盖底部边缘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顶盖形成一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上壳体的前端,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顶部的围板,所述围板靠近所述底板的前端,且呈“C”形,所述碰撞板容置于所述缺口内,且所述限位部贴靠在所述围板的顶部,所述限位板贴靠在所述底板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检测组件包括三个所述轻触开关,三个所述轻触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向阳,沈澈,杨旭,刘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