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围前支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71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侧围前支撑柱,包括弯曲成镰刀状的支撑柱主体,该支撑柱主体包括背面板和侧面板,背面板和侧面板均按照相同的弯曲轨迹弯曲,且侧面板连接在背面板的右端边缘,侧面板的中上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孔位,该第二安装孔位通过侧面板的板面呈阶梯状凹陷,并也在中心处设置一个安装通孔,侧面板的上部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孔位,其中三个第三安装孔位呈三角形排布,每个第三安装孔位均凸出,并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将具有新式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汽车侧围的前端,以使得汽车侧围整体结构稳定,强度大,抗冲击能力、抗扭转能力强。

An automobile side bracing column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6c7d\u8f66\u4fa7\u56f4\u524d\u652f\u6491\u67f1\uff0c\u5305\u62ec\u5f2f\u66f2\u6210\u9570\u5200\u72b6\u7684\u652f\u6491\u67f1\u4e3b\u4f53\uff0c\u8be5\u652f\u6491\u67f1\u4e3b\u4f53\u5305\u62ec\u80cc\u9762\u677f\u548c\u4fa7\u9762\u677f\uff0c\u80cc\u9762\u677f\u548c\u4fa7\u9762\u677f\u5747\u6309\u7167\u76f8\u540c\u7684\u5f2f\u66f2\u8f68\u8ff9\u5f2f\u66f2\uff0c\u4e14\u4fa7\u9762\u677f\u8fde\u63a5\u5728\u80cc\u9762\u677f\u7684\u53f3\u7aef\u8fb9\u7f18\uff0c\u4fa7\u9762\u677f\u7684\u4e2d\u4e0a\u90e8\u8bbe\u7f6e\u6709\u4e00\u4e2a\u7b2c\u4e8c\u5b89\u88c5\u5b54\u4f4d\uff0c\u8be5\u7b2c\u4e8c\u5b89\u88c5\u5b54\u4f4d\u901a\u8fc7\u4fa7\u9762\u677f\u7684\u677f\u9762\u5448\u9636\u68af\u72b6\u51f9\u9677\uff0c\u5e76\u4e5f\u5728\u4e2d\u5fc3\u5904\u8bbe\u7f6e\u4e00\u4e2a\u5b89\u88c5\u901a\u5b54\uff0c\u4fa7\u9762\u677f\u7684\u4e0a\u90e8\u8bbe\u7f6e\u6709\u56db\u4e2a\u7b2c\u4e09\u5b89\u88c5\u5b54\u4f4d\uff0c\u5176\u4e2d\u4e09\u4e2a\u7b2c\u4e09\u5b89\u88c5\u5b54\u4f4d\u5448\u4e09\u89d2\u5f62\u6392\u5e03\uff0c\u6bcf\u4e2a\u7b2c\u4e09\u5b89\u88c5\u5b54\u4f4d\u5747\u51f8\u51fa\uff0c\u5e76\u5728\u4e2d\u5fc3\u5904\u8bbe\u7f6e\u6709\u5b89\u88c5\u901a\u5b54\u3002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design, reasonable design and convenient use. The new structure with new structure is install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automobile side wall, so that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 side girth is stable, the intensity is strong, the impact resistance and the torsion resistance ability are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侧围前支撑柱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围前支撑柱。
技术介绍
汽车的侧围总成作为车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整车模态、强度、碰撞安全等性能起到关键作用。而目前靠侧围后段内板与周边零件连接的形式具有诸多弊端。现有技术在处理过程中因考虑成本、工艺成型的问题,侧围后段内板往往选用厚度较薄、强度较低的材料,故与周边零件焊接后,整体结构偏弱、且连接位置强度薄弱。不利于车身强度及碰撞安全。另外,因是薄板成型,故没有形成可靠的空间结构,造成侧围后段扭转刚度偏弱的情况。因此采用一种技术方案来提高侧围的结构强度是必须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侧围前支撑柱。本技术为提供了一种弯的汽车侧围前支撑柱,作为一种改进型汽车侧围总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安装,以提高汽车侧围部分的结构强度和抗扭转刚度。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侧围前支撑柱,包括弯曲成镰刀状的支撑柱主体,该支撑柱主体包括背面板和侧面板,所述背面板和侧面板均按照相同的弯曲轨迹弯曲,且所述侧面板连接在所述背面板的右端边缘,所述背面板的下部板面上设置有一个矩形盒状的安装固定件,该安装固定件的四周设置有安装边,该安装固定件通过所述安装边安装固定在所述背面板上,所述安装固定件上竖直设置有两个螺纹通孔,沿着所述背面板的左侧边缘弯折形成一个条安装边,所述侧面板的下部板面上竖直设置有三个大小不同的第一安装孔位,每个第一安装孔位均通过所述侧面板的板面呈阶梯状凸出,并在中心处设置一个安装通孔,所述侧面板的中上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孔位,该第二安装孔位通过所述侧面板的板面呈阶梯状凹陷,并也在中心处设置一个安装通孔,所述侧面板的上部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孔位,其中三个第三安装孔位呈三角形排布,每个第三安装孔位均凸出,并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通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整体作为支撑柱安装在汽车侧围前部位置,起到支撑固定,结构加强的作用。本技术主要由背面板和侧面板拼接组合形成,成为支撑柱主体,提高了结构的抗扭转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支撑柱主体弯曲呈镰刀状,达到适配的目的,在遭受冲击的情况下,起到缓冲的作用。背面板下部板面上的安装固定件用来在相应部位安装附属的零部件,具体是通过安装固定件上的螺纹通孔来安装,针对安装的零部件,安装固定件起到底座支撑和减轻压强的作用,使得安装更加稳固且安全。背面板左侧边缘的安装边用来与旁边零部件进行接触,增加接触的牢固性。侧面板上的第一安装孔位、第二安装孔位和第三安装孔位均为了在对应位置安装附属的构件,且通过形成凸出或者凹陷的结构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为了在支撑柱主体的上端位置与相应的结构实现良好而稳定的连接,所述支撑柱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一个连接头,该连接头的端板和边板分别与所述背面板和侧面板连接为一体,且在该连接头的上端水平弯折形成一个接触面板。有益效果: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将具有新式结构的本技术安装在汽车侧围的前端,以使得汽车侧围整体结构稳定,强度大,抗冲击能力、抗扭转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侧围前支撑柱,具有弯曲成镰刀状的支撑柱主体1。该支撑柱主体1包括背面板1a和侧面板1b,背面板1a和侧面板1b均按照相同的弯曲轨迹弯曲,且侧面板1b连接在背面板1a的右端边缘。背面板1a的下部板面上设置有一个矩形盒状的安装固定件2,该安装固定件2的四周设置有安装边2a。该安装固定件2通过安装边2a安装固定在背面板1a上,安装固定件2上竖直设置有两个螺纹通孔2b。沿着背面板1a的左侧边缘弯折形成一个条安装边1f。侧面板1b的下部板面上竖直设置有三个大小不同的第一安装孔位1c,每个第一安装孔位1c均通过侧面板1b的板面呈阶梯状凸出,并在中心处设置一个安装通孔。侧面板1b的中上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孔位1d,该第二安装孔位1d通过侧面板1b的板面呈阶梯状凹陷,并也在中心处设置一个安装通孔。侧面板1b的上部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孔位1e,其中三个第三安装孔位1e呈三角形排布。每个第三安装孔位1e均凸出,并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通孔。支撑柱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连接头3,该连接头3的端板和边板分别与背面板1a和侧面板1b连接为一体,且在该连接头3的上端水平弯折形成一个接触面板3a。本技术的原理如下:本技术整体作为支撑柱安装在汽车侧围前部位置,起到支撑固定,结构加强的作用。本技术主要由背面板1a和侧面板1b拼接组合形成,成为支撑柱主体1,提高了结构的抗扭转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支撑柱主体1弯曲呈镰刀状,达到适配的目的,在遭受冲击的情况下,起到缓冲的作用。背面板1a下部板面上的安装固定件2用来在相应部位安装附属的零部件,具体是通过安装固定件1上的螺纹通孔2b来安装,针对安装的零部件,安装固定件2起到底座支撑和减轻压强的作用,使得安装更加稳固且安全。背面板1a左侧边缘的安装边1f用来与旁边零部件进行接触,增加接触的牢固性。侧面板1b上的第一安装孔位1c、第二安装孔位1d和第三安装孔位1e均为了在对应位置安装附属的构件,且通过形成凸出或者凹陷的结构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为了在支撑柱主体1的上端位置与相应的结构实现良好而稳定的连接,因此设置了连接头3,该连接头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与支撑柱主体1一体形成。具体安装使用时,连接头3的接触面板3a直接抵触在相应的物件上。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侧围前支撑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侧围前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曲成镰刀状的支撑柱主体(1),该支撑柱主体(1)包括背面板(1a)和侧面板(1b),所述背面板(1a)和侧面板(1b)均按照相同的弯曲轨迹弯曲,且所述侧面板(1b)连接在所述背面板(1a)的右端边缘,所述背面板(1a)的下部板面上设置有一个矩形盒状的安装固定件(2),该安装固定件(2)的四周设置有安装边(2a),该安装固定件(2)通过所述安装边(2a)安装固定在所述背面板(1a)上,所述安装固定件(2)上竖直设置有两个螺纹通孔(2b),沿着所述背面板(1a)的左侧边缘弯折形成一个条安装边(1f),所述侧面板(1b)的下部板面上竖直设置有三个大小不同的第一安装孔位(1c),每个第一安装孔位(1c)均通过所述侧面板(1b)的板面呈阶梯状凸出,并在中心处设置一个安装通孔,所述侧面板(1b)的中上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孔位(1d),该第二安装孔位(1d)通过所述侧面板(1b)的板面呈阶梯状凹陷,并也在中心处设置一个安装通孔,所述侧面板(1b)的上部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孔位(1e),其中三个第三安装孔位(1e)呈三角形排布,每个第三安装孔位(1e)均凸出,并在中心处设置有安装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围前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曲成镰刀状的支撑柱主体(1),该支撑柱主体(1)包括背面板(1a)和侧面板(1b),所述背面板(1a)和侧面板(1b)均按照相同的弯曲轨迹弯曲,且所述侧面板(1b)连接在所述背面板(1a)的右端边缘,所述背面板(1a)的下部板面上设置有一个矩形盒状的安装固定件(2),该安装固定件(2)的四周设置有安装边(2a),该安装固定件(2)通过所述安装边(2a)安装固定在所述背面板(1a)上,所述安装固定件(2)上竖直设置有两个螺纹通孔(2b),沿着所述背面板(1a)的左侧边缘弯折形成一个条安装边(1f),所述侧面板(1b)的下部板面上竖直设置有三个大小不同的第一安装孔位(1c),每个第一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英铮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鸿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