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711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包括横板件主体,所述横板件主体为长条板状,且该横板件主体的下端边缘向左弯折,形成下折边,所述横板件主体板面的后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孔位,并在该第三安装孔位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五安装孔向右凸出,所述横板件主体的上端边沿向右弯折,形成上折边,所述上折边后部设置有四个缺口,前部设置有三个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一个连接件,安装连接在汽车侧围上,对整个汽车侧围的结构起到加强的作用,提高扭转刚度。

A car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transverse mem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 side connecting the upper plate, including plate body, the plate body is strip, the lower edge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and left bending member body, the formation of the lower hem, the back part of the main surface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stallation hole, and in the third mount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a mounting hole of the round, the fifth mounting holes to bulge at the upper edge of the transverse bending to the right body, formed on the hem, hem on the rear part is provided with four notches, the front is provided with three notch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design, reasonable design and convenient use. By using the utility model as a connecting piece, it is installed and connec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automobile to enha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entire automobile side wall and improve the torsional rigid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
技术介绍
汽车的侧围总成作为车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整车模态、强度、碰撞安全等性能起到关键作用。而目前靠侧围后段内板与周边零件连接的形式具有诸多弊端。现有技术在处理过程中因考虑成本、工艺成型的问题,侧围后段内板往往选用厚度较薄、强度较低的材料,故与周边零件焊接后,整体结构偏弱、且连接位置强度薄弱。不利于车身强度及碰撞安全。另外,因是薄板成型,故没有形成可靠的空间结构,造成侧围后段扭转刚度偏弱的情况。因此采用一种技术方案来提高侧围的结构强度是必须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本技术为一个长条形的连接加强件,安装在对应汽车侧围总成的上部,对相应位置起到结构加强作用,以提高汽车侧围部分的结构强度和抗扭转刚度。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包括横板件主体,所述横板件主体为长条板状,且该横板件主体的下端边缘向左弯折,形成下折边,所述横板件主体板面的后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孔位,所述第一安装孔位向右凸出,并在该第一安装孔位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前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位,该第二安装孔位向右凸出,并在该第二安装孔位上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前方设置有第一过孔,该第一过孔呈竖直设置的椭圆形状,且该第一过孔的边缘向左凸出,所述第一过孔的前方设置有第三安装孔位,该第三安装孔位向左凸出,并在该第三安装孔位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位的前方设置有向右凸出的第四安装孔位,该第四安装孔位上横向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通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位的前方设置有两个第二过孔,两个该第二过孔竖直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过孔呈矩形,所述第二过孔前方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三过孔,该第三过孔均呈椭圆形,两个所述第三过孔之间设置有第五安装孔,所述第五安装孔向右凸出,所述横板件主体的上端边沿向右弯折,形成上折边,所述上折边后部设置有四个缺口,前部设置有三个缺口。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为板件,且呈长条状用来安装连接在侧围的上部。横板件主体的下端边缘向左弯折,形成的下折边用来在具体安装时,嵌装在相应的部件内。第一安装孔位、第二安装孔位、第三安装孔位、第四安装孔位和第五安装孔位均为在具体安装时,用来在相应部位连接安装相应结构。第一过孔、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均为在具体安装时,对应的零部件从上述过孔穿过。上折边的作用也在于,在具体安装时,嵌入到相应零部件内,帮助本技术整体稳固地设置。上折边上的缺口,并与部分零部件从该缺口通过,同时也便于在安装时通过该缺口观察定位准确度的情况。进一步,为了在所述横板件主体上相应位置安装对应的零部件,所述横板件主体后板面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向右凸出,该连接座上并排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有益效果:本技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将本技术作为一个连接件,安装连接在汽车侧围上,对整个汽车侧围的结构起到加强的作用,提高扭转刚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包括横板件主体1,横板件主体1为长条板状,且该横板件主体1的下端边缘向左弯折,形成下折边1a。横板件主体1板面的后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孔位1b,第一安装孔位1b向右凸出,并在该第一安装孔位1b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位1b前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位1c,该第二安装孔位1c向右凸出,并在该第二安装孔位1c上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位1c前方设置有第一过孔1d,该第一过孔1d呈竖直设置的椭圆形状,且该第一过孔1d的边缘向左凸出,第一过孔1d的前方设置有第三安装孔位1e,该第三安装孔位1e向左凸出,并在该第三安装孔位1e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位1e的前方设置有向右凸出的第四安装孔位1f,该第四安装孔位1f上横向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通孔,第四安装孔位1f的前方设置有两个第二过孔1g,两个该第二过孔1g竖直并排设置,且第二过孔1g呈矩形,第二过孔1g前方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三过孔1h,该第三过孔1h均呈椭圆形,两个第三过孔1h之间设置有第五安装孔1i,第五安装孔1i向右凸出,横板件主体1的上端边沿向右弯折,形成上折边1j,上折边1j后部设置有四个缺口1k,前部设置有三个缺口1k。横板件主体1后板面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座1l,连接座1l向右凸出,该连接座1l上并排设置有两个安装孔1m。本技术的原理如下:本技术为板件,且呈长条状用来安装连接在侧围的上部。横板件主体1的下端边缘向左弯折,形成的下折边1a用来在具体安装时,嵌装在相应的部件内。第一安装孔位1b、第二安装孔位1c、第三安装孔位1e、第四安装孔位1f和第五安装孔位1i均为在具体安装时,用来在相应部位连接安装相应结构。第一过孔1d、第二过孔1g和第三过孔1h均为在具体安装时,对应的零部件从上述过孔穿过。上折边1j的作用也在于,在具体安装时,嵌入到相应零部件内,帮助本技术整体稳固地设置。上折边1j上的缺口,并与部分零部件从该缺口1k通过,同时也便于在安装时通过该缺口1k观察定位准确度的情况。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件主体(1),所述横板件主体(1)为长条板状,且该横板件主体(1)的下端边缘向左弯折,形成下折边(1a),所述横板件主体(1)板面的后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孔位(1b),所述第一安装孔位(1b)向右凸出,并在该第一安装孔位(1b)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1b)前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位(1c),该第二安装孔位(1c)向右凸出,并在该第二安装孔位(1c)上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1c)前方设置有第一过孔(1d),该第一过孔(1d)呈竖直设置的椭圆形状,且该第一过孔(1d)的边缘向左凸出,所述第一过孔(1d)的前方设置有第三安装孔位(1e),该第三安装孔位(1e)向左凸出,并在该第三安装孔位(1e)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位(1e)的前方设置有向右凸出的第四安装孔位(1f),该第四安装孔位(1f)上横向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通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位(1f)的前方设置有两个第二过孔(1g),两个该第二过孔(1g)竖直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过孔(1g)呈矩形,所述第二过孔(1g)前方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第三过孔(1h),该第三过孔(1h)均呈椭圆形,两个所述第三过孔(1h)之间设置有第五安装孔(1i),所述第五安装孔(1i)向右凸出,所述横板件主体(1)的上端边沿向右弯折,形成上折边(1j),所述上折边(1j)后部设置有四个缺口(1k),前部设置有三个缺口(1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围上部连接横板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件主体(1),所述横板件主体(1)为长条板状,且该横板件主体(1)的下端边缘向左弯折,形成下折边(1a),所述横板件主体(1)板面的后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孔位(1b),所述第一安装孔位(1b)向右凸出,并在该第一安装孔位(1b)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1b)前方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位(1c),该第二安装孔位(1c)向右凸出,并在该第二安装孔位(1c)上设置有一个椭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1c)前方设置有第一过孔(1d),该第一过孔(1d)呈竖直设置的椭圆形状,且该第一过孔(1d)的边缘向左凸出,所述第一过孔(1d)的前方设置有第三安装孔位(1e),该第三安装孔位(1e)向左凸出,并在该第三安装孔位(1e)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英铮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鸿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