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576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臂,包括纵长的臂体,所述臂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臂体的抓取件;多个升降机,各所述升降机沿所述臂体的长度方向分布,各所述升降机支撑所述臂体并同步驱动所述臂体纵向移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臂体相对各所述升降机水平移动、并同步于各所述升降机同时驱动所述臂体纵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械臂工作时,可根据需要的动作流程,实现下降抓取、携带工件上升然后平移至相应的加工工位上放件等操作,完全替代人工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人了成本,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

A mechanical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臂
本技术涉及汽车门框内外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抓取汽车门框内外板以代替人工搬运的机械臂。
技术介绍
小汽车的车门柱板包括前门A柱外板与前门A柱内板、前门B柱外板与前门B柱内板、后门B柱外板与后门B柱内板、后门C柱外板与后门C柱内板,一般随侧围呈弧形,目前一般由金属带料经连续滚压而成,弧形也在滚压时形成;并在滚压下线前切断成待冲压的工件,再经多道冲压工序后成为可组装成小汽车的前后两侧门框的零件。以上4种车门柱板的外板与内板均组成在一起作为可组装成小汽车门框的部件。另外,由于某些车门柱板结构自身结构的需要,某些部位需要弧形凹面朝上进行冲压,而另外某些部位需要弧形凹面朝下进行冲压。目前,以上4种车门柱板的外板与内板均需分别经多道工序完成冲压加工,需开发的冲压模具数量众多,配备数量众多的压力机与冲压操作人员,作业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冲压质量一直难以有效突破;而且冲压操作采用传统的由人工完成在压力机中的工件送取工作的操作方式,操作者人身安全就难以控制,往往事故频发。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自动抓取汽车门框内外板以代替人工搬运的机械臂,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械臂,能够自动抓取汽车门框内外板以代替人工搬运。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臂,包括:纵长的臂体,所述臂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臂体的抓取件;多个升降机,多个所述升降机沿所述臂体的长度方向分布,各所述升降机支撑所述臂体并同步驱动所述臂体纵向移动;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臂体相对各所述升降机水平移动、并同步于各所述升降机同时驱动所述臂体纵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抓取件包括与所述臂体垂直连接的横臂,所述横臂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横臂的吸盘柱、多个分别供各所述吸盘柱移动的斜槽,所述吸盘柱上设有真空吸盘。进一步的,所述臂体上还至少设有一个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与其连接的所述抓取件在所述臂体上的横向位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连接所述臂体与所述抓取件;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端与所述滑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所述抓取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包括机体、纵向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臂上连接有支撑所述臂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至少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相对的、用于夹持所述臂体的滑轮。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相对且能够沿所述支架相向或背向移动的支撑板,相对的两个所述滑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将所述驱动机构及各所述升降机串接的连接管。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沿其纵向移动且与所述臂体滑动连接的支撑架、驱动所述臂体相对所述支撑架水平移动的第一组件、驱动所述支撑架带动所述臂体纵向移动的第二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纵向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转轴上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两端均连接在所述臂体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升降齿条轴、与所述升降齿条轴传动连接的同步带、驱动所述同步带的带轮转动的第二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于所述齿轮两侧还分别转动连接有张紧所述齿条的导辊。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垂直设有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的导柱。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走线的坦克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机械臂工作时,可根据需要的动作流程,实现下降抓取、携带工件上升然后平移至相应的加工工位上放件等操作,完全替代人工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人了成本,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抓取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调节装置与抓取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中:501-臂体,510-抓取件,511-横臂,512-吸盘柱,513-斜槽,514-真空吸盘,520-调节装置,521-滑轨,522-第一气缸,523-连杆,530-升降机,531-机体,532-第二气缸,533-支架,534-滑轮,535-支撑板,540-连接管,550-驱动机构,551-机架,552-支座,553-支撑架,554-转轴,555-第一电机,556-齿轮,557-齿条,558-升降齿轮轴,559-同步带,560-带轮,561-第二电机,562-导辊,567-导柱,570-坦克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机械臂用于自动抓取汽车门框内外板以代替人工搬运,其具体结构如图1至6所示,包括纵长的臂体501、多个升降机530和驱动机构550,驱动机构550及各升降机530由连接管540串接。其中,臂体50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臂体501的抓取件510;各升降机530沿臂体501的长度方向分布,用于支撑臂体501并同步驱动臂体501纵向移动;驱动机构550用于驱动臂体501相对各升降机530水平移动、并同步于各升降机530同时驱动臂体501纵向移动。具体的,如图2所示,抓取件510包括与臂体501垂直连接的横臂511,横臂511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横臂511的吸盘柱512、多个分别供各吸盘柱512移动的斜槽513,吸盘柱513上设有有真空吸盘514。即利用真空吸盘514吸取汽车门框内外板实现抓取动作。通过在横臂511上设置斜槽513,可调节吸盘柱512在横臂511上的位置,从而可抓取不同长度的汽车门框内外板。当然,为了进一步能够抓取不同长度的汽车门框内外板,本技术在臂体501上还至少设有一个调节装置520,如图3所示,调节装置520用于调节与其连接的所抓取件510在臂体501上的位置。具体的,调节装置包括滑轨521和第一气缸522,滑轨521连接臂体501与抓取件510的横臂511;第一气缸522一端与滑轨521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523与抓取件510的横臂511连接。当第一气缸522伸缩时,即可带动横臂511沿滑轨521滑动,从而调整抓取件510在臂体501上的位置。如图4所示,升降机530包括机体531、纵向设置在机体531上第二气缸532,第二气缸532的伸缩臂上连接有支撑臂体501的支架533,支架533上至少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相对的、用于夹持臂体501的滑轮534。将臂体501夹持在两个相对的滑轮534之间,支撑臂体501的同时,可使臂体501顺畅地水平移动。为了使两个相对的滑轮534能够夹持不同宽度的臂体501,本技术在支架533上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相对的且能够沿支架533相向或背向移动的支撑板535,将相对的两个滑轮534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板535上。调节两个支撑板535之间的距离,即可调节两个相对的滑轮534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臂体501,同时也方便组装滑轮534与臂体501。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550包括机架551,机架551上设有支座552,支座552上设有沿其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械臂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纵长的臂体,所述臂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臂体的抓取件;多个升降机,多个所述升降机沿所述臂体的长度方向分布,各所述升降机支撑所述臂体并同步驱动所述臂体纵向移动;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臂体相对各所述升降机水平移动、并同步于各所述升降机同时驱动所述臂体纵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纵长的臂体,所述臂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臂体的抓取件;多个升降机,多个所述升降机沿所述臂体的长度方向分布,各所述升降机支撑所述臂体并同步驱动所述臂体纵向移动;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臂体相对各所述升降机水平移动、并同步于各所述升降机同时驱动所述臂体纵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件包括与所述臂体垂直连接的横臂,所述横臂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横臂的吸盘柱、多个分别供各所述吸盘柱移动的斜槽,所述吸盘柱上设有真空吸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上还至少设有一个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与其连接的所述抓取件在所述臂体上的横向位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连接所述臂体与所述抓取件;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端与所述滑轨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与所述抓取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包括机体、纵向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臂上连接有支撑所述臂体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至少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相对的、用于夹持所述臂体的滑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金陆风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钜亚汽车零部件技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