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447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平台,包括机台;以及转盘,转盘与机台转动连接,转盘上均匀设有多个可拆卸的台板,各台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能够沿台板移动的搁置架;其中,机台内设有驱动转盘转动的电机,电机连接有控制其启停的脚踏开关,脚踏开关外露于机台;转盘上设有多个分别用于限定各台板安装位置的定位组件,各定位组件均包括两个分别抵挡台板相邻两侧边的定位块。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料平台,在冲切汽车门框内外板工作过程中,只需人工将内外板工件放置在台板上,由转盘转动送至下一道工序,无需人工搬运送件,大大提高了汽车门框内外板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以及人工劳动强度。

A feeding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tform material, including the machine; and a turntable, the turntable and the rotating machine connected to a plurality of removable platen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the turntable, the bed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an along the shelf platen moving; the machine is arranged in the drive motor of the rotat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The start and stop of the foot pedal switch, the switch is exposed on the machine; rotary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ositioning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for defining the platen installation position, the positioning component comprises two positioning blocks respectively against the adjacent two sides of the bed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eeding platform in punching automobile frame plat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work process, only the artificial inner and outer plate of the workpiece is placed on the table, the rotary table is sent to the next procedure, without manual handling and delivery, great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automobile frame and outer plate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greatly reduce the labor costs and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料平台
本技术涉及汽车门框内外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上料后可以自动送料的上料平台。
技术介绍
小汽车的车门柱板包括前门A柱外板与前门A柱内板、前门B柱外板与前门B柱内板、后门B柱外板与后门B柱内板、后门C柱外板与后门C柱内板,一般随侧围呈弧形,目前一般由金属带料经连续滚压而成,弧形也在滚压时形成;并在滚压下线前切断成待冲压的工件,再经多道冲压工序后成为可组装成小汽车的前后两侧门框的零件。以上4种车门柱板的外板与内板均组成在一起作为可组装成小汽车门框的部件。另外,由于某些车门柱板结构自身结构的需要,某些部位需要弧形凹面朝上进行冲压,而另外某些部位需要弧形凹面朝下进行冲压。目前,以上4种车门柱板的外板与内板均需分别经多道工序完成冲压加工,需开发的冲压模具数量众多,配备数量众多的压力机与冲压操作人员,作业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冲压质量一直难以有效突破;而且冲压操作采用传统的由人工完成在压力机中的工件送取工作的操作方式,操作者人身安全就难以控制,往往事故频发。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可以高效安放汽车门框内外板、上料后可以自动送料、减轻人工劳动强度的上料平台,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料平台,上料后可以自动送料、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料平台,包括:机台;以及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机台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均匀设有多个可拆卸的台板,各所述台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能够沿所述台板移动的搁置架;其中,所述机台内设有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其是否工作的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外露于所述机台;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分别用于限定各所述台板安装位置的定位组件,各所述定位组件均包括两个分别抵挡所述台板相邻两侧边的定位块。进一步的,所述机台朝向所述转盘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转盘的表面滚动接触的滚轮,各所述滚轮相对所述转盘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搁置架包括与所述台板滑动连接的支杆、设置在所述支杆端部的直角件、设置在所述直角件底壁上的柔性支撑件,所述直角件的侧壁端部向外倾斜。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支撑件的表面为平面或球面。进一步的,各所述台板上均设有多个分别供所述支杆滑动的滑槽组,所述滑槽组包括两个相平行的直槽。进一步的,各所述台板上均设有两个相对的提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冲切汽车门框内外板工作过程中,只需人工将内外板工件放置在台板上,由转盘转动送至下一道工序,无需人工搬运送件,大大提高了汽车门框内外板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以及人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料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料平台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料平台中台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01-机台,102-转盘,103-台板,105-脚踏开关,106-定位块,107-滚轮,108-支杆,109-直角件,110-柔性支撑件,111-直槽,112-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上料平台,包括机台101、与机台转动连接的圆形转盘102、四个均匀分布在转盘102上的矩形台板103、移动地设置在各台板103上的多个搁置架。其中,机台101内设有驱动转盘102转动的伺服电机,即,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转轴,转轴与转盘102同轴连接,转轴与机台10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如此,伺服电机转动,即可带动转盘102转动;另外,伺服电机连接有控制其是否工作的脚踏开关105,脚踏开关105外露于机台101,如此,当工作人员将内外板工件放置在搁置架上后,脚踩脚踏开关105,即可开启伺服电机工作,操作方便。为了进一步确保转盘102可相对机台101平稳地转动,本技术在机台101朝向转盘102的端面上设有四个分别与转盘102的表面滚动接触的滚轮107,各滚轮107相对转盘102均匀分布。各滚轮107一方面可支撑转盘102,一方面与转盘102滚动接触,从而可使转盘102平稳、顺畅地转动。本技术中,各台板103与转盘102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更换。为确保将台板103安装在精确位置,以便台板103随转盘102精确地转动至该加工流水线中机械臂的取件位置,本技术在转盘102上设有多个分别用于限定各台板103安装位置的定位组件,各定位组件均包括两个分别抵挡台板103相邻两侧边的定位块106。利用两定位块106即可限定台板103的安装位置。为了方便拿取、搬运台板103,本技术在各台板103上均设有两个相对的提手112。台板103上的各搁置架用来搁置汽车门框内外板工件,因此,各搁置架在台板103上的分布与汽车门框内外板工件仿形,具有防呆作用。具体的,搁置架包括与台板103滑动连接的支杆108、设置在支杆108端部的直角件109、设置在直角件109底壁上的柔性支撑件110,直角件109的侧壁端部向外倾斜。由于汽车门框内外板的侧围呈弧形,将直角件109的侧壁部分倾斜、并利用柔性支撑件110可以适应汽车门框内外板的侧围形状,可以更好地支撑汽车门框内外板工件。优选的,柔性支撑件110的表面为平面或球面,对汽车门框内外板工件进行柔性支撑,可以与汽车门框内外板面接触或点接触,避免硬接触的方式损伤汽车门框内外板工件。为了使各搁置架可在台板103上移动,以便根据不同形状的汽车门框内外板调整其在台板103上的分布,本技术在各台板103上均设有多个分别供支杆108滑动的滑槽组,滑槽组包括两个相平行的直槽111。将搁置架沿直槽111移动到合适位置,用螺栓锁定即可。值得强调的是,本技术将台板103上的搁置架设置为根据不同产品进行调节的结构,另外,台板103可快速定位,目的是以适应不同产品,实现柔性生产。工作时,操作人员将汽车门框内外板工件搁置在搁置架上,踩下脚踏开关105,转盘带动汽车门框内外板工件带动至下一道工序位置,在下一道工序位置,与本技术同日申请的“机械臂”将工件吸取至冲床进行冲压。可见,利用本技术的上料平台无需人工搬运送件,大大提高了汽车门框内外板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与生产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以及人工劳动强度。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上料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以及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机台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均匀设有多个可拆卸的台板,各所述台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能够沿所述台板移动的搁置架;其中,所述机台内设有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其启停的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外露于所述机台;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分别用于限定各所述台板安装位置的定位组件,各所述定位组件均包括两个分别抵挡所述台板相邻两侧边的定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以及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机台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上均匀设有多个可拆卸的台板,各所述台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能够沿所述台板移动的搁置架;其中,所述机台内设有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其启停的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外露于所述机台;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分别用于限定各所述台板安装位置的定位组件,各所述定位组件均包括两个分别抵挡所述台板相邻两侧边的定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朝向所述转盘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转盘的表面滚动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柳根陆风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钜亚汽车零部件技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