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51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一种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包括组装机外壳,自动上料机,组装机柜,电气控制系统。自动上料机上端设置有多轴机械手臂,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外侧的转盘组件,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底部与转盘组件之间的影像自动对位组件,所述转盘组件另一侧设置有GAP间隙检测机构,GAP间隙检测机构一侧设置有成品下料组件,以及安装在转盘组件上的复数个治具机构。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全部完成整个组装机,除胶框、LED灯条人工投料外,其他半成品及所有组装不需要人工参与,有利于提高组装对位效率和对位精度。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为的因素造成在贴合时产品表面被刮花和污染。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提高GAP间隙检测效率及精度的功效。

Backlight source assembly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cklight source pre process assembly machine, which includes an assembly machine shell, an automatic feeder, an assembly cabinet and an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Automatic feeding machin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multi axis mechanical arm mounted on the turntable assembly multi axis mechanical arm lateral, automatic image registrat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tom and the multi axis mechanical arm turntable assembly, the turntable assembly are arranged at the other side of GAP side of the GAP gap detection mechanism, gap detection mechanism has finished material components, and mounted on the turntable assembly on a plurality of fixture mechanism. The whole assembly machine can be completed through this technology scheme. Except for the rubber frame and LED light strip manual feeding, other semi-finished products and all assemblies do not need manual particip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parting efficiency and para location accuracy of the assembl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avoids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product to be scraped and pollu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also has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of GAP clearance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组装机一般都是采用手动上料方式以及人工检测完成所需要动作。由于手动上料方式,容易使组装对位效率低、精度差,同时也容易使产品表面被刮花、污染。由于人工检测GAP间隙时投入人力较多且人工检测误差大,导致其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组装对位效率及对位精度,提高GAP间隙检测效率及精度,以及避免在组装产品时,表面被刮花及污染各膜材的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为此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所采用一种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用于以胶框为主体,将反射片,保护膜,LED灯条以及导光板组合形成一条的背光源方面,其包括置于外部的组装机外壳,设置于组装机外壳内部的自动上料机,与自动上料机平行设置的组装机柜,设置于组装机柜内部的电气控制系统;所述自动上料机上端设置有多轴机械手臂,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外侧的转盘组件,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底部与转盘组件之间的影像自动对位组件,所述转盘组件另一侧设置有GAP间隙检测机构,GAP间隙检测机构一侧设置有成品下料组件,以及安装在转盘组件上的复数个治具机构。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及设于触摸屏一侧的报警三色灯。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自动上料机与组装机柜之间设置有机架,该机架与自动上料机固定安装,所述的转盘组件安装在机架上端,所述的治具机构固定安装在转盘组件内部的转盘平台上方;所述机架还包括钢结构底座、机架上罩;所述机架上罩是由钣金烤漆和有机玻璃门组成。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多轴机械手臂是由高精密级线性模组,高精密级减速机,伺服电机构成。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影像自动对位组件分别是由用真空吸住反射片、保护膜、导光板分别与胶框进行自动组装而成。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所述组装机柜底部设置有底板,该底板下面分别设置有复数个移动轮和支撑柱。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因所述自动上料机上端设置有多轴机械手臂,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外侧的转盘组件,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底部与转盘组件之间的影像自动对位组件,所述转盘组件另一侧设置有GAP间隙检测机构,GAP间隙检测机构一侧设置有成品下料组件,以及安装在转盘组件上的复数个治具机构。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全部完成整个组装机,除胶框、LED灯条人工投料外,其他半成品及所有组装不需要人工参与,有利于提高组装对位效率和对位精度。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为的因素造成在贴合时产品表面被刮花和污染。另外,本技术还具有提高GAP间隙检测效率及精度的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背中光源前工序组装机内部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的侧面1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的侧面2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俯视方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一种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该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主要用于以胶框为主体,将反射片,保护膜,LED灯条以及导光板组合形成一条的背光源方面,其包括置于外部的组装机外壳1,自动上料机2,组装机柜3,多轴机械手臂4,转盘组件5,影像自动对位组件6,GAP间隙检测机构7,成品下料组件8,治具机构9,以及设置于组装机柜3内部的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及设于触摸屏一侧的报警三色灯。所述自动上料机2与组装机柜3之间设置有机架10,该机架10与自动上料机2固定安装,所述的转盘组件5安装在机架10上端,所述的治具机构9固定安装在转盘组件5内部的转盘平台上方;所述机架10还包括钢结构底座、机架上罩;所述机架上罩是由钣金烤漆和有机玻璃门组成。所述多轴机械手臂4是由高精密级线性模组,高精密级减速机,伺服电机构成。所述影像自动对位组件6分别是由用真空吸住反射片、保护膜、导光板分别与胶框进行自动组装而成。所述组装机柜3底部设置有底板11,该底板11下面分别设置有复数个移动轮12和支撑柱13。在组装机外壳1内部,所述自动上料机2安装在组装机外壳1内部一侧,所述组装机柜3与自动上料机2平行设置的,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设置于组装机柜3内部。所述的多轴机械手臂4安装在自动上料机2上面,且位于机架10上方。所述转盘组件5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4外侧的,且位于所述机架10上面。所述影像自动对位组件6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4底部与转盘组件5之间。GAP间隙检测机构7安装在转盘组件5的另外一侧,所述成品下料组8件安装在GAP间隙检测机构7一侧。所述的复数个治具机构9安装在转盘组件5内转盘平台上面。所述自动上料机2固定安装在机架10上面,机架10上端设置有转盘组件5,转盘组件5内部的转盘平台上方固定有治具机构9,机架10上端内部设置有多轴机械手臂4,影像自动对位组件6,GAP间隙检测机构7,成品下料组件8以及电气控制系统。所述自动上料机2位于转盘组件5侧面。所述的治具机构9位于转盘组件5的上方,并随转盘组件5一起运动,所述的多轴机械手臂4固定于底板11上,影像自动对位组件6固定在底板11下方,也同时位于多轴机械手臂4下方,GAP间隙检测机构7位于转盘组件5上方,胶框及LED灯条人工投入至治具机构9上,反射片、保护膜、导光板通过自动上料机2自动传输,通过多轴机械手臂4将胶框分别与反射片、保护膜、导光板进行组装。成品下料组件8用于组装完成后的下料。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及设于触摸屏一侧的报警三色灯。使用时,先人工将胶框及LED灯条放置于治具机构9上,反射片、保护膜、导光板通过自动上料机2自动出料,导光板通过转盘组件5与LED灯条自动组装,再由多轴机械手臂4分别吸取反射片、保护膜、导光板配合影像自动对位组件6分别与胶框组装并由GAP间隙检测机构7完成自动检测,最终下料至成品下料组件8上。由于所述机架10内部增加了多轴机械手臂4、影像自动对位组件6,减少了产品被污染率,减少了调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较为简单,且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少,对位精度高。综上所述,因所述自动上料机2上端设置有多轴机械手臂4,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4外侧的转盘组件5,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4底部与转盘组件5之间的影像自动对位组件6,所述转盘组件5另一侧设置有GAP间隙检测机构7,GAP间隙检测机构7一侧设置有成品下料组件8,以及安装在转盘组件5上的复数个治具机构9。通过此技术方案可以全部完成整个组装机,除胶框、LED灯条人工投料外,其他半成品及所有组装不需要人工参与,有利于提高组装对位效率和对位精度。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为的因素造成在贴合时产品表面被刮花和污染。另外,本技术还具有提高GAP间隙检测效率及精度的功效。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用于以胶框为主体,将反射片,保护膜,LED灯条以及导光板组合形成一条的背光源方面,其包括置于外部的组装机外壳,设置于组装机外壳内部的自动上料机,与自动上料机平行设置的组装机柜,设置于组装机柜内部的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机上端设置有多轴机械手臂,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外侧的转盘组件,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底部与转盘组件之间的影像自动对位组件,所述转盘组件另一侧设置有GAP间隙检测机构,GAP间隙检测机构一侧设置有成品下料组件,以及安装在转盘组件上的复数个治具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用于以胶框为主体,将反射片,保护膜,LED灯条以及导光板组合形成一条的背光源方面,其包括置于外部的组装机外壳,设置于组装机外壳内部的自动上料机,与自动上料机平行设置的组装机柜,设置于组装机柜内部的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机上端设置有多轴机械手臂,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外侧的转盘组件,安装在多轴机械手臂底部与转盘组件之间的影像自动对位组件,所述转盘组件另一侧设置有GAP间隙检测机构,GAP间隙检测机构一侧设置有成品下料组件,以及安装在转盘组件上的复数个治具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前工序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及设于触摸屏一侧的报警三色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施忠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