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砂吊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454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砂吊耳,包括圆台形状的补砂吊耳本体和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上,且所述凹槽的延展方形穿过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的圆心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补砂吊耳,是一种根据铸件设计的专用补砂吊耳。该补砂吊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等待树脂砂的固化的时间,提高有效的空间利用率,提高过滤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San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nd lug comprises a round table shape of the sand body and the lug grooves;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groove is positioned in the lug on the main body of complement of sand on the bottom surface, and extends to the center square groove through the sand body complement lug. The sand - filling sling ea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a special sand - filling ear which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the casting. The sand lifting lug ca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curing time of resin sand, improve effective space utilization, improve filtration efficiency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砂吊耳
本技术涉及铸造工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补砂吊耳。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砂型铸造是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其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尤其针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结构相关铸件这样的大型铸件铸造时,由于风电铸件坭芯大,起模时吊耳坭芯去除;然而,在配模后吊耳坭芯去除的空间还需重新填埋,填埋后需等待树脂砂固化,等待时间长,这样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综上,如何在克服传统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砂吊耳,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补砂吊耳,包括圆台形状的补砂吊耳本体和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上,且所述凹槽的延展方形穿过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的圆心处。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凹槽的槽深深度尺寸小于圆台形状的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高度尺寸。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凹槽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的直径尺寸。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直径尺寸为28000mm,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下底面直径尺寸为32000mm。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高度尺寸为20000mm。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凹槽的长度尺寸为25000mm。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凹槽的宽度尺寸为6000mm。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圆台形状的所述补砂吊耳本体为耐热结构件。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圆台形状的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表面还设置有耐热涂层。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耐热涂层具体为纳米复合陶瓷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补砂吊耳,分析上述补砂吊耳的主要结构可知:很显然,上述补砂吊耳,其主要包括圆台形状的补砂吊耳本体和凹槽,与此同时,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上,且所述凹槽的延展方形穿过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的圆心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砂吊耳其,是一种根据铸件设计的专用补砂吊耳(即或称补砂坭芯)。起模时补砂坭芯去除;同时由于凹槽内储存了一些砂量,所以在配模后吊耳坭芯去除会被自动填埋一部分空间,这样就缩短了填埋和等待树脂砂固化时间,增强了加工效率,该补砂吊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等待树脂砂的固化的时间,提高有效的空间利用率,提高过滤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补砂吊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补砂吊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补砂吊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补砂吊耳的透视结构示意图。标号:100-补砂吊耳本体;20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具体结构可参见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补砂吊耳,包括圆台形状的补砂吊耳本体100和凹槽200;所述凹槽200位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100的上底面上,且所述凹槽200的延展方形穿过所述补砂吊耳本体100的上底面的圆心处。分析上述补砂吊耳的主要结构可知:分析上述补砂吊耳的主要结构可知:很显然,上述补砂吊耳,其主要包括圆台形状的补砂吊耳本体100和凹槽200,与此同时,所述凹槽200位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100的上底面上,且所述凹槽200的延展方形穿过所述补砂吊耳本体100的上底面的圆心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砂吊耳其,是一种根据铸件设计的专用补砂吊耳(即或称补砂坭芯)。起模时补砂坭芯去除(而且圆台形状的补砂吊耳便于起模);同时由于凹槽200内储存了一些砂量,所以在配模后吊耳坭芯去除会被自动填埋一部分空间,这样就缩短了填埋和等待树脂砂固化时间,增强了加工效率,该补砂吊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等待树脂砂的固化的时间,提高有效的空间利用率,提高过滤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砂吊耳,即补砂坭芯,其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2、重量较轻,使用灵活,适用于各种大型铸件;3、操作简便,单个工人经简单培训后即可完成操作;关于树脂砂铸件生产操作工艺步骤简要说明一下:一、模具整理与检查检查模具芯盒是否齐全,清除模具芯盒表面存在的多余残留堆积物。检查模具芯盒是否存在缺角、变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活块、浇冒口是否残缺。检查定位销、孔配合是否合适;模具的起模装置及吊运装置的安装是否合适。检查模底板是否平直。⑥砂箱大小是否合适;准备所需要烘烤的冷铁,芯撑(冷铁、芯撑烘烤后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使用)起模吊运工具、通气绳、填砂的用的砂块。二、加砂与舂实:大型铸件应从砂箱某一角开始放砂,并注意适当调整固化剂的加入量,延长树脂砂的可使用时间。要边放砂边捣实,从砂箱一角逐渐沿模具其它方向连续扩展,直至放满整个砂箱。对于大空间砂箱,,必须保证浇口、冒口、出气孔部位的树脂砂达到工艺要求的高度,浇冒口、出气孔部位的高度可用冒口圈等达到工艺要求。放砂结束时,应注意尾砂不得放在浇冒口、出气孔部位,只能放在不重要的地方。由于树脂砂的流动性非常好,舂实只要求速度快,但不必过分用力。拐角、凹槽等部位必须要舂实。待砂放满后,刮平砂箱和芯盒并气针扎气孔。对于厚大件、墙板件等在盖箱上造型时必须认真扎好通气孔。加砂块或其他填充物由于树脂砂成本较高,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可用废砂块或其他填充物填实砂箱不重要的空间。填充砂块间不得有空隙,应捣实。三、起模:几分钟后树脂砂略有变色发黏,可拔出冒口、直浇口、出气棒等。起模时间的确定。当砂型外层硬化,内层有强度但未完全硬化时起模。起模时间控制的好,有利于保护模样和加快砂型硬化。起模时间太早要塌箱;太迟,起模困难,容易损坏模样。四、修型:起模后需要对起模后破损的部位进行修补。具体要求如下:①因起模而带断的凹槽、拐角或棱角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补砂吊耳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补砂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形状的补砂吊耳本体和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上,且所述凹槽的延展方形穿过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的圆心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砂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形状的补砂吊耳本体和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上,且所述凹槽的延展方形穿过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的圆心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砂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深深度尺寸小于圆台形状的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高度尺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砂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的直径尺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砂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上底面直径尺寸为28000mm,所述补砂吊耳本体的下底面直径尺寸为32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宪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龙马重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