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脑血管手术的机器人及其操控装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脑血管手术的机器人及其操控装置。
技术介绍
脑梗阻、脑溢血是对人类健康有重大威胁的高危病患,同时也是形成植物人、瘫痪、中风、老年痴呆的重要因素。心脏在向脑供血时,将血凝、血斑直接送入脑血管,短时间内可能会构成大面积脑血管梗阻,若不及时清除则会导致脑大面积水肿(脑疝),甚至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现有的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清楚、精准地定位出病灶位置,但是想要对其进行治疗则需要进行开颅手术,由于制定开颅手术方案的时间长、风险大且具有明显的后遗症状,治愈成功率不高,对大脑损害较大。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地研发专用手术机器人,从而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脑血管手术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实现在不开颅的情况下对脑内血管进行探测/诊断或者治疗。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具有内腔,用于安装各功能装置;以及磁感部,所述磁感部设置在软管的端部,以便在外部磁场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脑血管手术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具有内腔,用于安装各功能装置;所述软管的内腔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软管的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从头至尾延伸且相互独立的功能腔,其中至少一个功能腔为照明腔,用于安装照明装置;至少一个功能腔为感光腔,用于安装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磁感部,所述磁感部设置在软管的端部,以便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带动软管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血管手术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具有内腔,用于安装各功能装置;所述软管的内腔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软管的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从头至尾延伸且相互独立的功能腔,其中至少一个功能腔为照明腔,用于安装照明装置;至少一个功能腔为感光腔,用于安装图像采集装置;以及磁感部,所述磁感部设置在软管的端部,以便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带动软管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部包括设置在软管外周的金属材料和/或磁性材料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装设于照明腔内,用于提供照明光源;以及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导像光纤,所述导像光纤安装在感光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腔中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功能腔,该附加功能腔内安装有用于实现抽水、喷水、注射、热熔、药疗、电灼、机械切削、粘合和激光传送中任意功能的附加功能装置。5.一种用于操控机器人移动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环,以过调整环圆心且垂直于调整环所在平面的方向为第一轴向,以垂直于第一轴向且过直径的方向为第二轴向,以与第一轴向和第二轴向两两垂直的方向为第三轴向,所述调整环至少能够绕第二轴向和第三轴向中的一个以及第一轴向转动;以及用于产生磁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希思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