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99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具体包括套管外壳、高压电极、金属针;所述套管外壳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高压电极包括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导电部;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包括底座、连接部;连接部固定在底座上,导电部固定在连接部上,高压电极的导电部套接在套管外壳内部并通过连接部与套管外壳的底部连接,底座设置在套管外壳底部的外部;金属针设置在套管外壳内部并与高压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填补了没有能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的模型的空缺,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变压器的运行影响小。

A simulated partial discharge model of transformer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变电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供电可靠的基础。变压器的故障以过热性故障和放电性故障为主。由于电场集中程度高,结构复杂,变压器的套管易发生局部放电,并且发展十分迅速,电网中相当一部分的变压器事故是由其套管局部放电引起的,所以需要加强对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的检测和研究以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带给变压器的伤害,但是目前缺少一种能够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的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包括套管外壳、高压电极、金属针;所述套管外壳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高压电极包括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导电部;所述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包括底座、连接部;连接部固定在底座上,导电部固定在连接部上,高压电极的导电部套接在套管外壳内部并通过连接部与套管外壳的底部连接,底座设置在套管外壳底部的外部;金属针设置在套管外壳内部并与高压电极连接。进一步,所述套管外壳的底部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的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高压电极的导电部套接在套管外壳内部并通过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的连接部的外壁上的外螺纹与套管外壳的底部的内壁上的内螺纹匹配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的连接部为空心圆柱体结构,连接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进一步,所述高压电极的导电部为圆柱体结构,高压电机的导电部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导电部设置有外螺纹的一端通过外壁上的外螺纹与连接部内壁上上的内螺纹匹配固定在连接部上。进一步,所述金属针焊接在高压电极的导电部上。进一步,所述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的底座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制作材料为有机玻璃。进一步,所述高压电极的制作材料为黄铜。进一步,还包括第二高压电极安装座,所述第二高压电极安装座与套管外壳的顶部连接,用于保护金属针。进一步,所述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的底座的底部设置螺纹通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填补了没有能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的模型的空缺,且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变压器的运行影响小,本技术实现了真实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可以用以校验局部放电监测装置或检测仪器对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的测量效果,有助于提高局部放电监测装置或检测仪器品控质量、健康水平和使用效率,达到了局部放电监测装置或检测仪器运维中的风险、效能和成本综合最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套管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高压电极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电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安装用到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套管外壳、2:高压电极、3:金属针、21:高压电极安装座、22:导电部、211:底座、212:连接部、213:螺纹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包括套管外壳1、高压电极2、金属针3;套管外壳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高压电极2包括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21、导电部22;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21包括底座211、连接部212;连接部212固定在底座211上,连接部212为空心圆柱体结构,连接部212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高压电极2的导电部22为圆柱体结构,高压电机的导电部22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导电部22设置有外螺纹的一端通过外壁上的外螺纹与连接部212内壁上上的内螺纹匹配固定在连接部212上,高压电极2的导电部22套接在套管外壳1内部并通过连接部212与套管外壳1的底部连接;底座211为圆柱体结构,底座211的底部设置螺纹通孔213,用于与螺钉配合固定导线,底座211设置在套管外壳1底部的外部;金属针3设置在套管外壳1内部并焊接在高压电极2的导电部22上。套管外壳1的底部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21的连接部212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高压电极的导电部22套接在套管外壳1内部并通过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21的连接部212的外壁上的外螺纹与套管外壳1的底部的内壁上的内螺纹匹配连接。套管外壳1的制作材料为有机玻璃;高压电极2的制作材料为黄铜,套管外壳1的长度为4-6cm。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还包括第二高压电极安装座21,第二高压电极安装座21与套管外壳1的顶部连接,用于保护金属针3,使用时将第二高压电极安装座21卸下即可。在实验时,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21接高压端,通过套管外壳1内部的金属针3产生不均匀的电场,当局部电场强度超过气体的电离电场强度时气体就会发生电离和激励,从而产生电晕放电来模拟变压器的套管外部电晕放电缺陷。由于套管抽头置于变压器的外部从而方便了人员的操作,故选用板件安装的方式将本技术安装于变压器套管抽头上,如图3所示,安装板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安装板上设置一个六角螺母形状的通孔I和一个与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21大小匹配的通孔II,安装板的一端通过通孔I与抽头上的螺母固定在变压器一项的抽头上,本技术通过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21与通孔II匹配将本技术固定在安装板的另一端上,从而实现了为本技术供电,在使用时需要人工将安装板安装在抽头上,实验完毕后应将其拆除,避免对其他放电波形的干扰。本技术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外壳、高压电极、金属针;所述套管外壳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高压电极包括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导电部;所述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包括底座、连接部;连接部固定在底座上,导电部固定在连接部上,高压电极的导电部套接在套管外壳内部并通过连接部与套管外壳的底部连接,底座设置在套管外壳底部的外部;金属针设置在套管外壳内部并与高压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外壳、高压电极、金属针;所述套管外壳为空心圆柱体结构;高压电极包括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导电部;所述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包括底座、连接部;连接部固定在底座上,导电部固定在连接部上,高压电极的导电部套接在套管外壳内部并通过连接部与套管外壳的底部连接,底座设置在套管外壳底部的外部;金属针设置在套管外壳内部并与高压电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外壳的底部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的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高压电极的导电部套接在套管外壳内部并通过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的连接部的外壁上的外螺纹与套管外壳的底部的内壁上的内螺纹匹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电极安装座的连接部为空心圆柱体结构,连接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变压器套管局部放电模型,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金雨张炜赵坚张玉波黎大健邬蓉蓉苏星华王乐蒙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