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559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墙体及外脚手架之间起拉结作用的多组连墙件,每组连墙件均包括1个L型拉杆、2个垫板、1根短钢管及1个螺母;L型拉杆的短边与短钢管侧面焊接,且短边平行于短钢管轴线;L型拉杆上靠近短边一端的长边上焊接1个垫板,L型拉杆的另一端从螺杆孔处穿过剪力墙墙体;短钢管与外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或立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L型拉杆的穿出端加设另1个垫板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剪力墙支模时的螺杆孔作为拉结时连墙件的穿出孔,采用钢筋作为穿墙杆件,剪力墙墙体施工时无需另外预留PVC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剪力墙墙体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为保证脚手架的稳固,常需要在脚手架与建筑物墙体之间设拉结构结构。脚手架施工中有“两步三跨一拉结”的说法,即上下两步、左右三跨即需要设置一个拉结点,对于不同墙体结构,拉结点的设置方式也不同。对于剪力墙处外脚手架的拉结,传统做法是在墙体内预留直径500mm的PVC管,拉结时将钢管穿过PVC管后,一端与外脚手架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剪力墙墙体固定。全部施工完成后,需要将预留孔封堵,但是由于预留孔直径较大,封堵后容易导致外墙渗水等严重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利用剪力墙支模时的螺杆孔作为拉结时连墙件的穿出孔,采用钢筋作为穿墙杆件,剪力墙墙体施工时无需另外预留PVC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剪力墙墙体的施工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墙体及外脚手架之间起拉结作用的多组连墙件,其中剪力墙墙体上留有支模时留下的多个螺杆孔,这些螺杆孔沿剪力墙墙体的高向及纵向均匀分布;所述外脚手架由立杆、横向水平杆及纵向水平杆构成;所述螺杆孔中的一部分作为连墙件穿墙孔,每组连墙件均包括1个L型拉杆、2个垫板、1根短钢管及1个螺母;L型拉杆的短边与短钢管侧面焊接,且短边平行于短钢管轴线;L型拉杆上靠近短边一端的长边上焊接1个垫板,L型拉杆的另一端从螺杆孔处穿过剪力墙墙体;短钢管与外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或立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L型拉杆的穿出端加设另1个垫板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所述L型拉杆的直径为螺杆孔直径-0.5~2mm,长边长度≥剪力墙墙体厚度+300mm,短边长度≥100mm;垫板的厚度不小于5mm,垫板中部开设拉杆孔,拉杆孔的直径为L型拉杆直径+0.3~0.6mm;短钢管的直径与外脚手架水平杆的直径相同,长度≥200mm;L型拉杆远离短边的长边一端设螺纹与螺母配合连接,且螺纹段长度≥150mm;所述所述L型拉杆采用钢筋制作。所述垫板为正方形钢板,边长为50~80mm。所述连接件为扣件或钢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剪力墙支模时的螺杆孔作为拉结时连墙件的穿出孔,采用钢筋作用穿墙杆件,剪力墙墙体施工时无需另外预留PVC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剪力墙墙体的施工质量;2)连墙件与外脚手架连接方式灵活,采用就近原则,与外脚手架的立杆及横向、纵向水平杆均可牢固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图中:1.剪力墙墙体2.外脚手架21.立杆22.纵向水平杆23.横向水平杆3.连墙件31.L型拉杆32.短钢管33.垫板34.螺母4.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墙体1及外脚手架2之间起拉结作用的多组连墙件3,其中剪力墙墙体1上留有支模时留下的多个螺杆孔,这些螺杆孔沿剪力墙墙体1的高向及纵向均匀分布;所述外脚手架2由立杆21、横向水平杆23及纵向水平杆22构成;所述螺杆孔中的一部分作为连墙件穿墙孔,每组连墙件3均包括1个L型拉杆31、2个垫板33、1根短钢管32及1个螺母34;L型拉杆31的短边与短钢管32侧面焊接,且短边平行于短钢管32轴线;L型拉杆31上靠近短边一端的长边上焊接1个垫板33,L型拉杆31的另一端从螺杆孔处穿过剪力墙墙体1;短钢管32与外脚手架2的横向水平杆23、纵向水平杆22或立杆21通过连接件4连接固定,L型拉杆31的穿出端加设另1个垫板33后通过螺母34锁紧固定。所述L型拉杆31的直径为螺杆孔直径-0.5~2mm,长边长度≥剪力墙墙体2厚度+300mm,短边长度≥100mm;垫板33的厚度不小于5mm,垫板33中部开设拉杆孔,拉杆孔的直径为L型拉杆31直径+0.3~0.6mm;短钢管32的直径与外脚手架水平杆22、23的直径相同,长度≥200mm;L型拉杆31远离短边的长边一端设螺纹与螺母34配合连接,且螺纹段长度≥150mm;所述所述L型拉杆31采用钢筋制作。所述垫板33为正方形钢板,边长为50~80mm。所述连接件4为扣件或钢丝。采用本技术所述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实施拉结作业的步骤如下:1)剪力墙支模浇注混凝土后墙体1上留有多个支模时用的螺杆孔,这些螺杆孔沿剪力墙墙体1的高向及纵向均匀分布;测量这些螺杆孔的具体位置并做图标记,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些螺杆孔作为外脚手架2拉结时的连墙件穿墙孔;测量剪力墙墙体1到外脚手架最2近侧立杆21的距离,及作为连墙件穿墙孔的螺杆孔到最近的外脚手架水平杆之间的距离,水平杆包括横向水平杆23及纵向水平杆22,距离包括竖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以上述测量数据为依据设计制作连墙件3;不同拉结点的连墙件3的结构组成相同,具体尺寸根据具体情况确定;2)设计连墙件3;每组连墙件3均包括1个L型拉杆31、2个垫板33、1根短钢管32及1个螺母34,其中L型拉杆31的直径为螺杆孔直径-0.5~2mm,长边长度≥剪力墙墙体2厚度+300mm,短边长度≥100mm;垫板33的厚度不小于5mm,垫板33中部开设拉杆孔,拉杆孔的直径为L型拉杆31直径+0.3~0.6mm;短钢管32的直径与外脚手架水平杆22、23的直径相同,长度≥200mm;L型拉杆31远离短边的长边一端设螺纹与螺母34配合连接,且螺纹段长度≥150mm;3)制作连墙件3;将L型拉杆31的短边与短钢管32侧面焊接,且短边平行于短钢管32轴线;根据拉结点的具体位置,在L型拉杆31上靠近短边一侧焊接1个垫板33,垫板33到短钢管32轴线的距离等于剪力墙墙体2到拉结点的距离;4)实施外脚手架拉结作业;对应各拉结点,焊接短钢管32的一端留在外脚手架2一侧,将L型拉杆31的另一端从螺杆孔处穿过剪力墙墙体1;通过扣件或钢丝4将短钢管32与外脚手架2的横向水平杆23、纵向水平杆22或立杆21连接固定,然后将L型拉杆31穿出端加设另1个垫板33后通过螺母34锁紧固定;逐个拉结点通过连墙件3对外脚手架2和剪力墙墙体2之间进行连接固定,全部完成后即实现外脚手架2的拉结作业。所述连墙件3优先与外脚手架2的横向水平杆23连接,其次是纵向水平杆22,最后考虑与立杆21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

【技术保护点】
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墙体及外脚手架之间起拉结作用的多组连墙件,其中剪力墙墙体上留有支模时留下的多个螺杆孔,这些螺杆孔沿剪力墙墙体的高向及纵向均匀分布;所述外脚手架由立杆、横向水平杆及纵向水平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孔中的一部分作为连墙件穿墙孔,每组连墙件均包括1个L型拉杆、2个垫板、1根短钢管及1个螺母;L型拉杆的短边与短钢管侧面焊接,且短边平行于短钢管轴线;L型拉杆上靠近短边一端的长边上焊接1个垫板,L型拉杆的另一端从螺杆孔处穿过剪力墙墙体;短钢管与外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或立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L型拉杆的穿出端加设另1个垫板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剪力墙处外脚手架拉结结构,包括设置在剪力墙墙体及外脚手架之间起拉结作用的多组连墙件,其中剪力墙墙体上留有支模时留下的多个螺杆孔,这些螺杆孔沿剪力墙墙体的高向及纵向均匀分布;所述外脚手架由立杆、横向水平杆及纵向水平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孔中的一部分作为连墙件穿墙孔,每组连墙件均包括1个L型拉杆、2个垫板、1根短钢管及1个螺母;L型拉杆的短边与短钢管侧面焊接,且短边平行于短钢管轴线;L型拉杆上靠近短边一端的长边上焊接1个垫板,L型拉杆的另一端从螺杆孔处穿过剪力墙墙体;短钢管与外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或立杆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L型拉杆的穿出端加设另1个垫板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处外脚手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江暴帅斌刘红钢欧英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